第1411章 长沙
第1411章 长沙 (第1/2页)官道旁的凉亭瞧着有很久的岁月了,就连牌匾上的字都已经模糊不见。
从秦时开始,就讲究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
汉高祖就当过亭长,亭长权利还是蛮大的,除了捕拿盗贼外,还有传送驿递的职责。
总之。
这是封建皇朝消息传递的重要节点。
至于驿站,基本上是休息的地方,一天走三十里是正常的速度。
这处亭子下方的石头早已风化了,而且大概分了三层。
怕是历朝历代中,一层层不断在上面修建的。
最下面的可能已经超过了千年历史,再上面的可能五六百年,再上面的可能二三百年。
至于亭子,则是大胡皇朝时期修的,上面还有一些弓箭射中的孔,反倒是上面的瓦片简陋了些,铺的竟然是稻草。
湖广多产稻米,相应的稻杆数量也就多了,路途中秦风瞧见一些村落的屋顶,也都以稻杆儿为主。
这东西毕竟有很多,舒适又保暖,但凡勤奋一点,就不至于会淋到冻到。
至于杜甫说的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则可能杜甫偷了懒,导致屋顶被吹走了。
杜甫再怎么说,也是当年顶顶大名京兆杜氏的人,不懂这些生活也算正常。
当然。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风真的很大。
漆黑反射着光芒的座驾带着一股野兽般的压迫感,呜噜呜噜的引擎声,更像是野兽在低吼,让湖广的诸多官员,对辽王的行辕产生了极大的畏惧。
他们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在漠北大破北胡人的战车。
关于辽地的车辆传说太多。
传着传着,传到湖广这边,大多就已经失真了。
就连许多官员,都是第一次瞧见,眼中不免充满了敬畏。
因为秦风车队所展现的。
是已经完全超越了他们认知的力量。
未知的往往才是最恐惧的。
车队自然也给秦风带来了一层神秘色彩。
至少目前是这般的。
“臣湖广布政使冯俊,率湖广上下官员,恭迎辽王殿下!”
虽官道上仍有积水以及泥泞。
然而这些官员们根本不在意,全都叩拜了下去,以头触地。
“恭迎辽王殿下!”
“王爷万岁!”
“大庆万岁!”
三声齐呼,显然是有所准备过的。
天上还下着蒙蒙细雨,有辽兵为秦风打开了车门,举着伞,黑军靴踏在泥泞的官道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秦风望着湖广的官员,似乎无人胆敢跟他对视一眼。
仿佛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展现出身为帝皇的尊贵。
这是延续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传统,到了湖广这边也就越发的讲究,哪怕秦风并不喜如此,但到了这里,也只能遵循。
移风易俗,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在对湖广之地掌控力度不够强的时候,通过这种叩拜方式来展现的天家的权威,是最为直接有效的。
甚至对秦风对于湖广的统治,短期内是有所好处的。
既如此,秦风便也默认了。
甚至……
被叩拜了这么久,也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
秦风只需要清楚他们叩拜的并非是自己,而是自己所代表的黎民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