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缓兵之计
第531章 缓兵之计 (第1/2页)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刘封、庞统就真欺凌申家了。
因为上庸的重要性,刘封对申家还是比较宽容的,允许申家暂不迁出上庸,但必须交出大部分实权。
如今上庸上下,从主簿到功曹再到督邮,以及下面的各县大小官吏,十有六七都是申家的人,或是依附于申家的士族豪强。
不退让部分实权,这上庸就算换了城头大王旗,可骨子里依旧姓申不姓刘。
当然了,刘封大部分情况下都算脾气比较好的,也从来不讲究吃独食。
刘封给予申家的经济条件相当优渥,不但许诺了上庸境内的雪盐、霜糖、香油、纸张、农具等生意可以悉数交予申家经营,等于是许诺了上庸郡的垄断经营权。
这些可都是暴利生意,哪怕上庸郡体量不大,但依旧能带来不菲的利润。况且这些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别说对外销售了,就是留着自己用也一样不吃亏。
除了经济特权以外,在名誉上刘封也给与了承诺,只要申家肯交出大部分实权,最少许诺给申家一个将军号,若是申家表现的特别优异,为其请封关内侯,乃至于列侯也不是不可以。
按理说这条件是相当优厚了,但凡精明一点的骑墙派也该满足了。
可申家却好似鬼迷心窍了一般,就是不肯低头,老想着上庸地形险要,又没多大经济价值,不值得对方大动干戈。
申耽等到自家弟弟发完牢骚后,这才慢悠悠道:“那依你的意思,就是没得谈了?”
“这……”
申仪吃兄长一问,却有些犹疑起来,脸上闪过一丝畏惧之色。
说到底,别看申仪嘴炮上多豪横,可对刘封还是相当忌惮的。
十几万兵马的刘表他们都对付不了,只能让出部分房陵给蒯家。
现在面对的可是几十万精锐兵马,至今未有一败的刘封。
真要跟刘封开战,哪怕申仪吃了熊心豹子胆,这心肝也得颤个不停啊。
看见弟弟那没用的模样,申耽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随即转头看向李贤问道:“德芳,城中军粮可供支用多久?”
李贤低头思索了一下,抬头回答道:“如果只是以城中兵马来计的话,足可支用三年有余。若是将周遭兵马悉数撤回,那就只够一年所用了。”
申家掌控整个上庸,兵力自然要分地驻扎,别说是西城、钖城了,就是房陵也有申家部曲驻扎。
申家总共有兵马一万两千余人,其中四千驻扎在老巢上庸,西城两千、钖城三千,竹溪两千,房陵一千。
这样分散驻军,不但能够有效的支撑起申家在上庸郡各地的权力,同时也能够节约军粮开支。大军云集,粮价必涨,况且集中粮食来上庸也是有运送成本的,显然不如就食各地来的划算。
西城、钖城和上庸之间距离不远,也都有水道连通,可谓是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也符合兵法布防之策。
李贤看了眼申耽,上庸城并不小,平时四千人确实是足够防守了,可若是面临大军进攻,四千人就显得不够用了。而且上庸险要险在地形,若是守方兵力足够,那必然是要出城利用地形布防,层层阻击,这样才能将己方力量最大化。
四千人守上庸城都有些紧巴巴的,那城外的要地不想放弃,那就只能提前调集部分兵力增援上庸了。
果然,正如李贤所想的那样,申耽沉吟了片刻后,下达了命令:“从钖城抽两千人,西城抽一千,至于房陵,全都抽走,让他们尽快回援上庸。”
“大兄,这是不是动静太大了?”
劝阻申耽抽调兵力的人不是李贤,反而是对刘封大为不满的申仪。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还是两个原因,别看申仪嘴上强硬,实际上他还是很畏惧刘封的,因此,他的强硬仅仅限于嘴上,就连兄长的调兵遣将之举,到了他眼睛里,却成了可能会刺激到刘封的鲁莽举动。
第二个原因是,他觉得如今庞统还在竭力游说他们,和谈的局面完全没有破裂,现在就调动兵力并不划算。
上庸的确是申家一家独大,但不代表其他家就甘心给申家当狗。
申家在上庸的话语权可都是靠着麾下的部曲撑出来的,各地的兵马,就是申家最有效的嘴巴。况且抽走容易,再想回去可就麻烦了。
其他地方大族可不会白白看着申家力量的收缩而啥事都不干的,他们必然会填补这片力量,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就算申家拿回这些权力,也得付出许多代价。
申仪更担心这些权柄再也拿不回来了。
申耽斜着眼看了眼弟弟,语调平静的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申仪偷看了眼申耽,发现兄长脸上并没有不悦之后,这才偷偷松了口气,壮着胆子道:“我昨日已经暗示了庞士元,只要能够保障我家的地位,其他都能谈,我们也可以向左将军效忠的。”
“有用吗?”
申耽没好气的白了弟弟一眼,先前不就是这个条件吗,庞士元的答复可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申仪脸上闪过一丝得色,颇有些自得道:“庞士元这次退让了。”
“退让了?”
申耽闻言,却是不喜反惊,赶忙冲着自家弟弟道:“怎么回事,你快给我详细说清楚。”
申仪看见申耽的做派,心中一颤,咽了口口水,小声解释道:“庞士元开了价,他要钖城和房陵。如果我们肯答应他,他就去替我们在左将军面前作保。”
“要钖城和房陵?”
申耽声音一下子拔高了起来,就是李贤也是面露惊色。
这庞士元好大的胃口。
上庸郡本来就只有上庸、西城、房陵、钖城四县,并以其中前三城为主,再加上竹溪、武陵、北巫三个据点。
现在庞统张口就要房陵和钖城,等于咬下了三分之一个上庸,胃口不可谓不大。
不过若是真能让刘封满意,答应承认他们申家在上庸的特权,申耽虽然鼠目寸光,但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左将军能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