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根据血迹痕迹还原现场
第972章 根据血迹痕迹还原现场 (第1/2页)小孙握紧手中的激光笔,红色的光束刺破昏暗的空气,首先落在墙面斑驳的血迹上。那些血迹早已干涸,呈现出暗褐色,有的呈喷溅状,有的则是流淌而下的痕迹,宛如一幅抽象的恐怖画作。“血迹是破解这场谋杀的关键。”小孙对着身旁拿着记录本的小杨说道,声音在防护面罩下显得有些沉闷。
小杨点点头,蹲下身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地面。现场的足迹确实太过混乱,各种深浅不一、大小各异的脚印相互交叠,还有不少因拖拽造成的擦痕。“普通的足迹分析在这里根本行不通。”小杨皱着眉头,用笔尖指着地面,“这些脚印很可能是案发后,来这里玩真人射击游戏的人留下的,给我们的勘查增加了太多干扰。”
小孙没有回应,他的目光依然紧锁在墙面上的血迹上。根据血迹形态学的知识,不同的血迹形态能反映出当时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他从工具包中拿出测量尺,开始仔细测量每一处血迹喷溅的高度、角度和范围。“看这里。”小孙招呼小杨过来,“这一片呈扇形分布的喷溅血迹,说明当时受害者受到外力冲击,血液呈高速喷射状。测量这些血迹最上端的位置,再结合抛物线的原理,我们就能推算出受害者遇袭时的姿势和凶手的大致身高。”
小杨迅速拿出卷尺,两人配合着测量起来。经过一番计算,小孙在记录本上写下初步结论:“从血迹喷溅的最高点来看,受害者遇袭时如果是站立状态,那么凶手的身高应该在178厘米到182厘米之间。而且,这些血迹的分布比较集中,说明凶手行凶时距离受害者很近,很可能是近身搏斗。”
接着,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地面上的血泊。血泊周围有一些拖曳的血迹,形成了不规则的线条。“这些拖曳痕迹表明,受害者在受伤后并没有立即死亡,而是有过挣扎和移动。”小杨用相机拍下这些痕迹,“我们可以通过血迹的走向,还原出受害者当时的行动轨迹。”
两人沿着拖曳的血迹,一点一点地在仓库内移动。血迹从墙角的一个位置开始,蜿蜒曲折地延伸到仓库中央,最后在通风管道下方消失。“受害者应该是想逃到通风管道那里,”小孙分析道,“可能是想通过通风管道呼救或者逃生,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在通风管道下方,他们发现了更多的血迹,而且这些血迹的形态与之前的有所不同。这里的血迹更加密集,呈现出滴落状。“这说明受害者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而且伤口还在持续出血。”小杨用棉签提取了一些血迹样本,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DNA检测,“也许能在这里找到与凶手有关的线索。”
小孙则继续观察通风管道的内壁。他打开头灯,光束照亮了管道内部。突然,他发现管道壁上有一些细小的毛发和纤维。“快来看!”小孙兴奋地喊道,“这些可能是凶手或者受害者留下的。如果是凶手的,那我们就有了新的突破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