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伊莲娜-霍莱
第53章 伊莲娜-霍莱 (第1/2页)从两个日本豪门公子身上赢下了小两百万美刀,进入留学第三周。
陈文全面适应了法国的生活,小日子过得那个写意,这一周的星期四上午第一节大课,《法国音乐史》,迎来了大明星进课堂。
上个星期去意大利之前,也是这堂课,教授介绍过,今天有一位来自别的学校的老师来参与课堂互动,凡尔赛大学文学院两个年级六个班全体同学将在学校的小礼堂上课。
其实不是老师。
是伊莲娜-霍莱,法国民谣第一歌星,被誉为“法兰西之歌”。
霍莱给陈文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那个女老师挺漂亮,一头的金发飘散在肩膀,前额留着学生气的刘海,挺年轻的,大约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身宽松的休闲装,走路时带来一股很自信的气场,却又一点也不盛气凌人,她边走边友善地冲着学生们微笑。
出国前陈文和孟想狂欢的那晚,俩人跳贴面舞的伴奏曲是霍莱的《离去的列车》,陈文看过霍莱照片,但印象不深,没认出本尊。班上法国同学们可认识她,嗷嗷叫。
伊莲娜-霍莱拿着麦克风发表演说:“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这话不是客套,我是真的很高兴。其实……其实我今天并不是来给大家做客座教师,我的本意是请求凡尔赛大学给予我一次做学生的机会。
我曾经是约瑟芬教授的学生,当时她在另一所大学的音乐专业任教,我有幸听过她的课。最近我在创作歌曲时遇到了一点麻烦,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找回做学生的感觉,帮助我突破瓶颈。亲爱的凡尔赛大学文学院学生们,我恳请你们允许我加入你们,在今天成为你们的同班同学,和你们一同听约瑟芬教授的课,可以吗?”
就这样,霍莱以临时学生身份旁听昔日恩师的课,坐到了陈文身旁。
课后,约瑟芬教授邀请陈文前往他的办公室,霍莱也在。
原来霍莱是专门奔陈文来的,前世不存在这段瓜葛,这一世陈文上法国领事馆办理签证,负责面试的签证官是霍莱的师兄佩特罗,那哥们看完材料得知陈文是华夏当红的词曲作家,便写信向霍莱推荐。
面对霍莱求歌,陈文果断装逼,盗出了前世通力唱片为霍莱量身打造的传世名曲《我的名字叫伊莲》。
一听之下霍莱被彻底打动,表示买下歌曲,但希望陈文放弃词曲作家的名号,说这是通力唱片的意思。
约瑟芬教授大怒,扬言向媒体揭发。
陈文按住老太太,大度地答应了霍莱的要求。
凭借这首歌和做人的风格,陈文得到了约瑟芬教授的器重,也收获了霍莱的尊敬。
又过了两周,霍莱邀请陈文赴瑞士,拜访两位瑞士和德国的自由音乐人,班得瑞的创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