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 第498章 对孩子们清澈的爱

第498章 对孩子们清澈的爱

第498章 对孩子们清澈的爱 (第1/2页)

努力吧,如果你没有人脉,那就让自己成为人脉。
  
  当前,童教授请顾陆在成府园食堂吃饭。
  
  上过北大的朋友都知道,佟园食堂、燕南美食、勺园食堂、畅春园食堂等等,诸多食堂中,成府园是比较好的。
  
  “顾专家怎么对伤痕文学突然感兴趣了?”童教授问。
  
  称呼小顾,貌似没那么熟稔,以眼前人的声望,童教授感觉自己也没那个资格,叫不出口。称呼老师,对方是本校硕士,又倒反天罡。所以就叫专家吧。进入了国内六大核心智库,不是专家是什么?
  
  但被路过的同学听到了,不由咂舌。瞧瞧,什么叫学生的天花板,教授反称呼学生为专家。路过同学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想要让父亲称呼他爸爸,结果被好一顿揍……我如果有学长这么厉害,想必父亲也会满足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愿望吧。
  
  “有个新书的灵感,需要找些资料,正好童教授有这个课程。”顾陆说。
  
  那就很好了。童教授马上表示,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
  
  如果不是顾陆,童教授是没办法这么轻松的约见《人民文学》《文汇报》两刊主编的,毕竟不在同一个领域。
  
  童教授留着非常漂亮的胡子,又长又白,都可以把脖子遮住。好看是好看,打理整齐,有股子隐士范。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进食有那么一点不方便。
  
  “我记得……”童教授摸了一把胡须,“顾专家的下部作品,不是欧洲篇吗?和哈利波特一样的奇幻主义。”
  
  “童教授还对畅销书有所关注啊?”顾陆说。
  
  “太忙了,”童教授摆手,“很难再分心关注通俗文学,不过顾专家你的作品,已经跳出通俗文学的步调了吧。”
  
  至少在教授看来是这样。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主播带货那只是网红,但大主播那就是渠道,前后的层级根本不同。
  
  “一年大概创作一个中篇和一个长篇,”顾陆说,“如果没有短篇灵感的话,或许会创作两个长篇。”
  
  童教授感慨,年轻真好,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
  
  两人边吃边聊,最后童教授表示自己非常期待以伤痕文学为灵感的新作。
  
  是真期待。
  
  你想想,伤痕文学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创作,而顾陆这九五后创作同一个题材,那可太期待了。
  
  下午三点左右,顾陆从学校离开。
  
  他今天要去接机,姚小驹从大嘤来华。事情也比较复杂,那就长话短说。
  
  咕噜大王目前有法兰西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授勋者。而因为蛤蟆先生,大嘤好像也要颁发什么勋章。
  
  可有一个要求,希望给蛤蟆先生加一个序。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叫复杂。但提出加序的是两方人。
  
  一方是大嘤皇室:[受大嘤皇室xx邀请,关注大嘤青少年健康所创作的书籍。]
  
  另一方是大嘤目前的执政党,想要的序内容和上述差不多。
  
  姚小驹夹在中间,也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反正也有一些其他事,就干脆回国,和作家当面说清楚。
  
  双方给出的条件也差不多,顾陆惊讶的是,“为什么皇室和执政党能打起来?”
  
  “打起来很正常,皇室代表的是面子上的大嘤,执政党代表的是里子的大嘤。况且这种事发生也不是一两次了。”姚小驹在伦敦呆了这么久,肯定是比较了解的。
  
  大嘤是真擅长得寸进尺,不愧为是世界的搅屎棍。
  
  顾陆要对双方提出的条件进行对比,才能给姚小驹答案。
  
  从长线来说,皇室是一直存在的,给个面子,能够保证长线利益。但执政党在短期内能够给予很大的支持,顾陆身为成年人,他想全都要。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全都要呢……”
  
  新作的成绩,姚小驹没多说,顾陆也没多问。因为能让双方想抢功的前提是,蛤蟆先生是功。成绩不言而喻。
  
  没错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口碑迎来一个反转——用反转来形容或许不够恰当,更准确说是“惊喜”。
  
  好比心理学家贝恩·比昂,他在《伦敦早报》有专栏,平日分享很多被误解的心理学知识。就跟中文互联网“鉴定互联网热门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的专栏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21世纪心理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顾陆为我们献上了一个惊喜。
  
  很多人还以为贝恩也被充值了呢。
  
  好在他写的评论言之有物,详细内容太长,就稍稍引用两段。
  
  [1936年,意大利医学博士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念———“儿童乃成人之父”。
  
  作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确信,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在童年就埋下祸根。所以我不会完全的将所有一切都推到童年身上,但我也尊重事实。
  
  昨日我通读了华夏著名作家顾陆的新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本心理学科普。作家和心理学科普,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会让人皱眉,但顾陆的作品做足了准备。
  
  他的新书蛤蟆先生,十分立体的展现了“儿童乃成人之父”,对于内容的逻辑,以及严谨的科普,我惊叹与感动。
  
  为方便我们大嘤公民阅读,顾陆甚至借用了我们国家最家喻户晓的童话《柳林风声》为故事背景。以一位热情、爱冒险的蛤蟆先生陷入抑郁为开篇,描绘了一幅心灵成长的地图。
  
  抑郁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进行了10次面谈后,内心重获光明。身为心理咨询师,我也不敢说能够比苍鹭先生做得更好。
  
  面谈过程中,咨询师苍鹭提到了三种重要的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而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曾经体验了糟糕的儿童自我状态,这充分对应了“儿童乃成人之父”的理念。
  
  童年阶段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我在之后的许多学校演讲中,将尝试提出这个观念。
  
  而教育委员会在初中小学对本书进行宣传,是我在看完俗话才能够体会到的,教育委员会的用心良苦。校园教育者需要了解这些,更应该像咨询师苍鹭先生那样,成为学生的心灵捕手,保护好孩子们的童年。站在苍鹭先生的视角用心揣摩,能够从中习得一些和孩子们沟通的奥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