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精彩!
第518章 精彩! (第2/2页)“顾陆先生真不是随便的敷衍创作,他对德意志文学的了解,可能不比我低。他为克莱斯特,即便评价是失败的搏斗,但话语里充满了同情。克莱斯特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在此之前,柯尼斯不会把伟大和克莱斯特联系起来。就如同前面所说,剧作、和诗歌,三个领域在德意志最多算T2,文学成就和歌德、海涅、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埃里希·玛利亚差太远……
可以想象吧?连柯尼斯这位见多识广的副主席都这样,更何况是其他读者。
难怪说,诗人、作家、画家等创意者死后,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会出现顾陆这种最强“辅助”!
他目光投向其他委员,发现有两个同行也抬起头,脸色类似,均是凝重而叹息。
都是看了第一篇,情绪就难以平复吗?
其他委员这个其他中,有一位就是先看的荷尔德林篇,她叫贝德,她就是一名诗人。
如果克莱斯特是德意志文学领域的T2,那么荷尔德林就——不好评价。
说是被世界遗忘了一个世纪的“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但在德意志留学,或是对德意志文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听过这位吗?
贝德看过的诗篇很多,也仅仅看过荷尔德林的两篇代表作。
[但新的世纪并不爱它鲁莽的年轻一代,它担心他们的充盈,多疑地惧怕他们的洋溢。它用铁质的大镰刀毫不留情地割掉自己春天的秧苗。……]
文章开篇冷酷的话语,为这篇传记打下了基调。
荷尔德林说是创作,更准确的是用诗歌在与神对话。
他将诗歌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
诗人可以是“众神的声音。”
诗人可以是“人民的喉舌。”
这是荷尔德林的坚守,也是他的心魔,更是他诗篇带有神秘和庄重感的主要原因。
荷尔德林是“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在激情的烈焰中燃烧,最终化为灰烬。
“‘信神的只有那些本身是神的人’。好壮美的诗句,荷尔德林在追求神性,那么我在追求什么?”贝德当前的情绪其实柯尼斯有点不同。
后者是看完后对作家悲剧且精彩一生的叹息,而贝德是对自己的写作生涯有了怀疑,因为她仔细想来,也没找到一生追求的主题。
说句题外话,或许很难理解外国诗歌的优美,但不求甚解地看看,是真会找到好多好句。如前面出自《诗人的使命》一诗的句子,让人想起了某部鸽了的国漫的经典台词“真正相信奇迹的家伙,本身就和奇迹一样了不起。”
总上所述,出名的东西无聊时看看也可以。
瞎扯的功夫,一晃大概又过了十几分钟。
圆桌七人都看完了,包括主席奥尔在内都只看了一篇。不过各自的表情,都没了刚开始的游刃有余。
喉咙里有很多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