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那个操作系统不行(4k)
第1361章 那个操作系统不行(4k) (第1/2页)作为集体主义教育最为浓厚的几代人的领头这一代,三分厂电子实验室的同志们对这件事的重视,以及带来的荣誉感,都是最高的。
高总工这里就是带劲,时不时就有这种重大课题可以做,现在都上太空了。
在这之前,三分厂技术处不是没有相关的课题,但是一般是作为零配件、材料在搞,而这种大系统,还是第一次。
如果他们知道这东西是我们和北方同志合作的一环的话,估计他们心中的兴奋感,还要再上几个台阶。
不管怎么说,北方同志还是帮助我们不少,在普通人朴素的观感里,现在的好感是几乎拉满的。
送走兴奋得有些不知道东南西北的几位同志,高振东办公室的门响了。
随着高振东一声“请进”,他那几位学弟学妹中的唯一女将走了进来。
“高师兄,您找我?”马娟叫高振东,一向是叫师兄的,此时她的眼里闪耀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高师兄一个电话把自己从京城工大叫回来,不知道有什么好事情。
如果没事,是断然不会叫自己回来的。
此时他们三个人带着运算所的同志,已经和京城工大这边的同志合兵一处,正在对网络操作系统发起最后的总攻。
因此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自己叫回来,必定是有要事。好在两边会师之后,又是最后的工作,人力资源是多多少少有些溢出的,也不至于影响到那边的工作。
看见她进来,高振东泡了杯茶递给她,在茶几边上坐了下来。
“那边的人手够不够足?”高振东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瞬间就点燃了马娟的激情,看,我没猜错吧,必定是有要事,否则不可能问人手问题。
“足,还有点多,哈哈哈。”她很是乐呵的道。
高振东点点头:“那就好,这样的话,有个新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有没有信心?”
这个“你们”,指的是马娟带领的那一组同志。
马娟不假思索,狠狠的点点头:“有!”
不是她乱立军令状,而是她知道,高师兄这里的任务再艰巨,但是有两个有利的地方。
一来,他会评估承担者有没有这个能力,要是他觉得没能力,那这件事情想都别想能上手,而且他估计得很挺准。
二来,他会兜底,这种兜底,是各种意义上的兜底,包括预先准备好路线、技术、材料、人员、资金等等。
这让马娟的信心非常足,再说了,她高低也是带着一组人,完成了网络操作系统内核升级的人。虽然其中得到了高振东很多的帮助,但是事情总是做好了的。
高振东点点头:“嗯,那就好。我记得你是负责操作系统内核的吧?任务调度等等部分,都在你那一组手里。”
马娟点点头:“是的,是我们在做。”就说高师兄分配任务,会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他既然问这句话,必定是此次的新任务,和操作系统内核有关。
“那就好,这次啊,是要你们搞一种新的操作系统,用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地方。”高振东笑道。
操作系统啊?那没事儿了。
此时的马娟,信心足得可怕!毕竟网络操作系统的内核和调度部分是她在负责,虽然是在高振东原本打下的基础上,并在高振东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她也可以说是最贴近操作系统底层的人了。
高师兄这个任务,对她来说简直是贴身定制,可以说,在国内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她更适合做这件事情。噢,对了,高师兄除外。
不过对于这个,她有些不解:“高师兄,我们不是已经有了操作系统了吗?还要搞一个?”
高振东摇头笑道:“那个操作系统是通用操作系统,讲究一个大而全,为了兼容性、功能性,做出了太多的妥协,庞大而臃肿,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来说,有些大而无当了。”
马娟点点头,仿佛有点明白,但是又没全明白:“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操作系统如果剥离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是能大大的瘦身的,应该也可以吧?”
高振东还是摇头:“不行的,实时性不够。这么说吧,现有这个操作系统,就不是为了实时系统而研制的,它的重点不在这方面。你看起来它反应很快,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它从根子上来说,就不是干这个的。”
实时操作系统(RTOS),一种特殊的操作系统,别说现在,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普通人和它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如果要举例的话,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常见的RTOS,应该是汽车的ECU里面那个。
这种操作系统别的要求都可以往后放放,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实时性,而且这是硬指标。
几十年后很多操作系统看起来是实时的,实际上只是硬件的强大能力和较低的负载造成的一种假象。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在内的,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从根子上来说都不是RTOS。
RTOS虽然在普通人里名声不显,但是其实时性这个重要特性,能在很多重要的地方得到应用,汽车、机床、航空、自控等等,自然也包括航天。
而高振东准备搞RTOS,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和白熊合作一个火箭推力控制系统那么简单,现在的技术环境和需求来说,也应该是RTOS可以出世的时候到了。
远的不说,机床、航空,可都等着呢。
尤其是在60年代,计算机硬件并不发达的时候,RTO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操作系统,毕竟硬件不够,软件来凑,要用软件保证其对重要任务的实时性。
专门写循环值守程序也不是不能用,但是通用性和成果复用性就差了很多。
听了高振东的介绍,马娟才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啊,原来是这样……那……会不会很难?”
在高振东说明之前,她被计算机硬件发展带来的宏观层面上的假实时性给迷惑住了,但是当高振东解释清楚之后,她又有点担心,这东西一听要求就很高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