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校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校庆 (第1/2页)卧室的灯被重新打开,暖黄色的光晕将唐宋笼罩。
他没有立刻去查看新触发的任务,而是再次点开了那个画质粗糙,充满了年代感的视频。
安静地看着视频里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十八岁的他,意气风发,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毫不掩饰的憧憬。
身边,是吵吵闹闹的、充满善意起哄的同学;
窗外,是盛夏里明亮到刺眼的灿烂阳光;
心里,幻想着大学的美好生活。
那时候的他,坚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坚信终有一天,和自己的白月光在约定的顶峰相见。
也正是因为那段回忆太美好,所以当后来他离开帝都、告别白月光、人生彻底陷入谷底时,再看到邓雅姿朋友圈里那张毕业照,才会感到那般刺骨的疼痛。
那种梦想被现实彻底碾碎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
还好梦想成真,游戏资产降临现实。
现在……
曾经遥不可及的白月光,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
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少年狂言,也正在一一变为现实。
他甚至,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当年那个自己,最大胆的期许。
唐宋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内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近乎滚烫的感慨与豪情。
“嗡嗡嗡——”
【邓雅姿:“这几年一直都很想再见见咱们曾经那些朋友,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不过大家都很忙,而且天南地海,想见面也不容易。今天看到了现在的你,真的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小宋不知不觉就这么优秀了。真为你高兴!不愧是我看好的人!”】
唐宋看着她那依旧爽朗直白的文字,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
打字回复道:“谢谢鸭子,很惊喜今天能遇到你,也很感谢你能保留着这些珍贵的照片和视频。”
【邓雅姿:“我经常翻出来看咱们那时候的东西,真的好怀念、好怀念。哎呀,不聊了,我们主任又在催稿了,我得赶紧干活儿了。你早点休息,明天见。”】
唐宋:“明天见。”
放下手机,唐宋靠躺在床头发呆。
许久后,他的眼睛重新恢复了冷静和深邃。
打开系统界面,查看任务详情。
这个分支任务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任务描述中,用的是“落实一项战略投资意向”和“撼动本地产业格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签一份投资合同、捐一栋教学楼所能完成的了。
泉城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独立经济体。
想要真正“撼动”它的产业格局,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海量的资金,还有顶层的战略设计、庞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与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博弈的政治智慧。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变数。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
如今的他,正站在“魅力90”蜕变的关键门槛上。
也确实需要这样一场真正的、重量级的“政商实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
而且,“回报家乡”,大概是每一个心怀抱负的男人,都曾幻想过的终极浪漫。
这种亲手改变故土面貌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也必然是无与伦比的。
这不仅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更是在圆曾经的自己的一个梦。
唐宋的嘴角微微上扬,目光中燃起蓬勃的朝气。
再次拿起手机,直接拨通了沈玉言的电话。
“嘟嘟嘟——”电话响了几声,很快便被接通。
听筒里,立刻传来沈玉言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甜美嗓音:“喂…唐总,这么晚打电话给我,是不是需要我帮您处理一些‘特别’的私人事务呀?”
唐宋轻笑一声,并没有回应她的撩拨,直接道:“Shirley,通知容流投资的陈伟天,让他组织一个五人左右的投资小组,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硬件方向的。团队成员要求有相关的产业背景和政府引导基金的对接经验,让他们明天下午到泉城,向我当面汇报。”
电话那头的沈玉言明显愣了一下,声线瞬间变得专业而干练:“好的,唐总!我记下了!”
“嗯。”唐宋顿了顿,继续道:“还有,明天和李市长的会面,我计划牵头在泉城设立一支产业基金。Shirley,你做一下准备,这个项目,未来也会交给你来负责前期的对接工作。”
“…是,谢谢唐总的信任,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唐宋能清晰地听到,沈玉言急促而紊乱的呼吸声。
……
振德大酒店,706标间。
房间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咖啡与泡面混合的,属于“加班狗”的独特气息。
邓雅姿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尖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屏幕上,是关于明天一中校庆庆典的新闻通稿。
她正在对其中关于“杰出校友返乡”的段落,进行最后的字句斟酌。
“雅姿,我不行了!”旁边的位置上,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发出了一声哀嚎,“这都第几稿了,他还想怎么改啊!”
邓雅姿头也不抬,一边盯着屏幕上那份来自市委宣传部的“报道核心要点”文件。
一边安慰道:“晓楠,再坚持一下,刘主任就那风格,出了名的‘一稿过敏’。你先把他的意见记下来,等我把这篇通稿顺完,帮你一起改。”
她早就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折磨。
从外地的合同工,到考上心心念念的泉城电视台事业编,她比任何人都更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好吧…”孙晓楠叹了口气。
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和偶尔的叹息声中一点点流逝。
晚上十一点半。
两人才终于将修改完毕的新闻通稿和专题片脚本,发到了刘主任的邮箱里。
邓雅姿如释重负地瘫在椅子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从卫生间里洗漱完的孙晓楠,路过邓雅姿的电脑时,脚步猛然一顿。
“雅姿!这帅哥是谁啊?!新出道的明星吗?这气质也太绝了吧!宽肩窄腰大长腿…哇哇哇,是我的菜!等等,这个是他高中的时候吗?也好帅!不过…还是现在更绝!”
说着,她几乎要把脸怼到屏幕上去了。
邓雅姿看着自己同事那副“花痴”的模样,脸上立刻露出了无比骄傲的神色,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帅吧?我高中同学,唐宋。右边这张,就是我今晚刚在楼下给他拍的。”
“你同学?!”孙晓楠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真的假的?!快快快,微信推给我!我要他的联系方式!”
邓雅姿笑着推开她凑过来的脑袋,“你可别想了,人家是名草有主,我们高中那会儿,他就和我们班的超级学霸是一对。”
“啊?他们现在是男女朋友?”
邓雅姿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这…我倒是不清楚。”
她之前一直在外省发展,今年才考入的市电视台,回到老家泉城。
当时心潮澎湃,还特意在朋友圈发了那张珍藏多年的高中毕业照。
想着一定要抽空去见见这些老同学,看看大家如今都变成了什么样。
甚至还想为他们重新拍一张照片,做成有趣的对比照。
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这个计划便一直被搁置了。
所以,她也真的不清楚,如今的唐宋和柳青柠到底是什么情况。
孙晓楠的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继续追问道:“那不就是还有机会,对了对了,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也在泉城发展吗?”
邓雅姿摇了摇头,“他是计算机专业的,程序员。之前在帝都一家大厂,后来回了燕城,现在应该还在燕城那边吧。”
“程序员?也不错啊!赚得多!”孙晓楠兴奋不已,“明天校庆他也来吧?”
“得了吧你,人家可是很专一的,你还是别捣乱了。”
“哎呀,你就别管了嘛,快跟我说说,这个唐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让我提前掌握一下敌情。”
邓雅姿笑了笑,眼里闪过一丝回忆的色彩,低声叙述起了她眼中的唐宋。
她是高一下半年文理分班后,才和唐宋到了一个班。
那时的唐宋,阳光开朗帅气,少年感十足,是那种会让女生们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类型。
高三那年开始,为了能和柳青柠在一个城市,他像是变了个人,拼了命地学习。
可惜,天赋的差距终究难以逾越,他最后还是差了一大截,去了燕城科技大学,与梦想遗憾错过。
大学期间像是变了个人,沉默内敛、不修边幅,和很多同学断了联系。
当时邓雅姿担心这位老同学的心理健康,还特意去看过他几次。
后来开始工作后,两人基本就很少联系了。
但她也知道,唐宋依旧追随着柳青柠的脚步,跑到了帝都。
说着话,她点开了云盘里那个七年前的“采访视频”。
画面里,青涩的少年正坐在课桌前,被同学们起哄着回答对未来的期许。
邓雅姿看着屏幕,轻轻叹气。
这些年,她也断断续续地知道一些高中同学的近况。
除了柳青柠那个一路开挂的“变态”之外,大家混得最好的,大概也就是孙佳悦了,在上海一家不错的金融公司募资部工作。
而更多的……
有人高考失利后便直接踏入了社会,如今辗转在各个工地上,皮肤晒得黝黑,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
有人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却还是普通的社畜,在大城市挣扎;
还有人,早已结婚生子,朋友圈里只剩下了晒娃和拼多多的链接。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他们最年少轻狂的时候。
谁不曾对着未来,许下过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宏伟的诺言呢?
可如今再回头看,更多的,却是被现实磨平棱角后的唏嘘与无奈吧。
毕竟,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活成少年时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呢?
比如她自己,虽然在唐宋面前,故作轻松地吹嘘自己是市电视台的记者,但其实这次跟着栏目组过来,主要也就是干些对接、跑腿的杂活儿。
目前在台里,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而已。
……
2023年11月20日,周一,晴,4~19℃。
清晨六点。
窗外一片大雾,灰白色的雾气裹住了整个县城。
邓雅姿和孙晓楠在一阵刺耳的闹钟声中醒来,挣扎着从床上坐起。
洗漱、换上准备好的黑色女士正装,拿着包下了楼。
在酒店餐厅匆匆吃完早餐,便立刻赶往了学校。
校园外拉起了横幅,迎宾的红毯铺到了校门口,安保、礼仪队井然有序地排开。
签到、领取媒体证、拍摄校门口的空镜素材、随机采访几位学校早已安排好的学生和退休老教师…
做完工作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