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沈乐:要一吨重的飞剑?我尝试给你铸剑?
第53章 沈乐:要一吨重的飞剑?我尝试给你铸剑? (第1/2页)关于“云鲲需要多大的飞剑才能带动”这件事,沈乐毫无概念。
他把求教的目光投向舰队司令,司令也满脸为难,苦笑摇头:
“这个……我们真的不确定。沈先生,咱们开个会,讨论讨论?专家已经在路上了……”
专家确实已经在四面八方赶来了。
没办法,云鲲现在的优先级特别高,序列特别靠前。它把国内这些地方转完,总有一天要出去测绘,出去执行任务的。
到时候,能够飞起来,能够快速撤离,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命,这个要求是一定要满足的!
所以,特事局的专家,成洛马和沈霍伊的专家,葫芦岛的专家,蜀山的剑仙,以及不知道哪个研究所的专家,济济一堂——
有些是慕名前来参观小木船的,有些忙不过来,只好开个视频会议,还有一些,虽然很想赶过来,速度却比不上沈乐,还在半路上。
就像蜀山的清月道长,他和沈乐差不多时间收到电话,奈何沈乐可以通过地脉穿行,一小时内到达,他只能苦哈哈坐飞机……
什么?
你说御剑?
御剑还要打电话给各个航空管理部门,申请、报备航线,和飞私人飞机也差不了多少。有那时间,还不如买张机票呢!
所以,沈乐紧急啃了一大堆资料,给云鲲,给李星堂,给船上的小家伙们,挨个儿做了灵力保养。
第二天下午,云鲲的驾驶室里拉起电子大屏幕,几个专家端坐在会议室里,和葫芦岛的专家,沈霍伊的专家,隔着摄像头遥遥相对。
长桌另外一边,特事局的专家,沈乐,并肩而坐。
沈乐右手边,一个纸人,一身没有脸的铁甲,一身没有脸的罗裙,一枚罗盘,一副画卷,依序列座,或者摊开摆在会议桌上。
惹得外来专家们透过隔离用玻璃墙,一眼一眼不停地看过来:
这怎么,不是人的存在,也参与专家会议了?
“首先,我们先陈述一下我方的需求。”军方专家轻咳一声,第一个开口:
“我们希望,让云鲲能够利用飞剑,拥有一定程度的快速机动能力。
云鲲的最大排水量是400吨,在利用法术进行延展以后,排水量可以达到2000吨,法术缩小到极限,排水量……”
葫芦岛和沈霍伊的专家,先前还在恋恋不舍地抚摸云鲲的船舷,这会儿已经摇摇欲坠,两只眼睛里都转起了蚊香圈圈。
视频会议系统里,不知哪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一张嘴,那口型几乎就是在说:
“这不可能!”
“明白了。”幸好,在他开口之前,已经有另外一个研究所的专家,按下了发言按钮:
“所以,我们需要让云鲲在哪一个质量上,达成快速机动,特别是快速空中机动的能力?”
这个……
沈乐一声不吭,扭头,斜眼,看向身边纸人。纸人噼里啪啦敲打键盘,即刻,被专门调教过的,代表云鲲的声音,迫不及待响起:
【当然是越大越好啊!越大,我速度越快,也越强,越能和人对打!缩到三寸长,什么弹片一擦我就没了!】
啊这,云鲲啊,咱们不兴狮子大开口啊。
2000吨的一艘大铁船,破水而出,直接在天上飞,你想过那种轰动性吗?
想过你飞起来的一瞬间,有多少国家,有多少天上的卫星,会立刻看过来吗?想过五角大楼周围会半夜堵车多久吗?
在摇摇欲坠的专家们忍无可忍,开口怒喷之前,沈乐已经一巴掌按在了桌上:
“云鲲啊,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器,也没有2000吨啊!咱们稍微立足一点现实,不要难为专家们,好吗?”
【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它的起飞重量是2040吨啊!】
云鲲不服气地顶嘴。沈乐“啪”地一下,拍在自己脑门上,满脸无语向专家赔笑:
不好意思,教子无方,把孩子惯成了这个样子。这孩子我是管不住了,你们替我教训一下?
满会议室,甚至挂起来的大屏幕后面,都传来了高高低低的笑声。片刻,特事局派来的那位专家轻咳一声,接过话头:
“云鲲同志需要的飞行方式,应该不是火箭助推,我是说,一边喷火,一边把下半截扔掉,甚至还可能把自己外壳点着这种方式。
——用飞剑形式飞行,最大起飞重量,目前是多少吨来着?”
他扭头看向清月道长。清月道长微微叹了口气,翻开一本古旧的册子:
“这个……我们没有详细测算过。一般来说,剑仙都是单人飞行,偶尔会多携带一个人。
需要携带的物件,多半是装在各种空间装备里,不能算重量。总的来说,最多最多,500斤以下吧?”
云鲲立刻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身边,李星堂,罗裙,画卷,罗盘,红嫁衣,等等等等,同声叹息:
【这么小啊……】
沈乐脑门上青筋直跳。不小了啊孩子!不小了!
重量越大,你的体积也越大,雷达上面显示的信号越明显——
怎么,你还打算让别人把你认成一枚导弹,直接动手击落啊?!
咱们闷声发大财啊孩子!
他满腹吐槽,和云鲲打交道更多的专家们,却显然对于哄孩子——满腹奇思妙想的熊孩子——抱有无限耐心。
一个沈乐有点儿眼熟,应该是在戈壁滩基地里见过的专家,笑吟吟地询问云鲲,声音柔和,半带诱哄:
“那么,云鲲同志,你觉得你最小需要展开到多大,才能在飞行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反击能力呢?
太大可不行哦,太大的话,目标过大,容易招导弹的!”
【这……】
云鲲一时僵住了。他为难地来回摇晃着身子——船上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明显的晃动——好一会儿,才不太确定地回答:
【就是,我做测试的时候,能够最快速度连发火箭弹的那个?你们带来了吗?】
还真带来了。戈壁滩里那位专家熟练地敲打键盘,调出一个文件,在大屏幕上放给云鲲看。
一轮一轮实验,水面上,水面下,普通形态,收起桅杆的潜水艇形态,各种大小,甲板上、船舱里的各种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