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内忧外患的欧洲!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内忧外患的欧洲! (第1/2页)彼得·罗斯柴尔德在听到马塞尔·达索的询问之后,正色的点点头。
“马塞尔先生,家族经过长期的考察,一致认为Victor是个很合适的合作对象。”
“他在米国的表现足以说明,他是个金融天才,或者不只是金融,他在商业上,都有着很独特的见解。”
“而且他对洛克菲勒家族和加州财团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他的商业信誉很好,这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懂的分享和合作。”
“对我们来说,他是个非常好的合作对象,尤其是在亚洲!”
“以往,我们只把目光放在东瀛的身上,因为我们觉得,只有东瀛的家族才有足够的认知跟我们产生交集。”
“但是现在,我想我们需要做出改变了。”
“Victor是亚洲人,更是华人,他的这个身份,对我们来说,很有帮助,尤其是对于我们在亚洲的拓展。”
“你知道的,那个国家到底有多大,即便是他们现在还很贫穷,但是只要有一两个城市发展起来,那对我们来说,都是不逊色于巴黎,甚至远超巴黎的收益。”
“当年远东的明珠魔都就是如此!”
彼得轻声的说道。
马塞尔听到彼得的话,点了点头。
他年轻的时候也听过魔都的名号,那座远东的都市,即便是在欧洲也是鼎鼎大名。
“既然要跟Victor选择合作,那弗兰克怎么办?”
“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要不然,我想我们很难跟Victor达成合作!”
“当然,弗兰克这件事情,我觉得他必须付出代价,因为Victor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的过错。”
“我的意思是,我们提前处理掉弗兰克,以此表示诚意。”
彼得这一刻,微笑着说道,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无比的冷酷。
马塞尔一听,微微皱眉。
“彼得,真的要这么做吗?”
“现在都还没跟Victor商谈,就要处理掉弗兰克?”
彼得轻轻地点点头,微笑着说道:“马塞尔先生,是的,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如此做。”
“在我看来,Victor对我们的重要性,或许超出你的想象。”
“抛开政治元素不说,只说经济层面,苏联的影响力如今在逐步的扩大,密特朗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他的国产化政策对我们来说是共同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异常强大。”
马塞尔这时候则是陷入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彼得说是是事实。
其实本质上来说,马塞尔家族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是一路人,因为马塞尔是戴高乐主义下的法国军工受益者。
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他是米国冷战模式下欧美之间的中间人,可以算是米国势力在欧洲的代表,又可以算做是欧洲犹太势力推出来的跟米国合作的盟主。
两者本来不是同道中人,但是现在,因为面临着共同的困境,所以走到了一起。
这个困境不单单是密特朗,更重要的是,那个叫苏联的庞大国家。
众所周知,七十年代的苏联是气势正盛的时候,国力达到了巅峰,也压得欧美一众国家喘不过气来。
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中美开始了破冰之旅,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而同样在欧洲,强大的苏联带来的影响力,一样不容小觑。
这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国产化浪潮思维,尤其是西欧。
作为跟华约挨着最近的国家,西欧的政客和经济学者,很多也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虽然他们并不完全信封马列,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思路却开始借鉴甚至照搬,就比如国产化。
密特朗并不是欧洲第一个推行国产化的国家,事实上在欧洲,英国比法国更早推行国产化。
在英国铁娘子上台之前,工党执政的那些年,英国也推行了国产化,国家开始大力收购大英国内的各大企业,把他们变成国企或者国家控股。
而现在的密特朗只能说是紧随其后而已。
这还只是经济上,政治上的影响力更甚,意大利那边甚至出现了支持GCD势力加入政府的总理,没错,就是那个后面被黑手党绑架撕票的总理。
表面上看是黑手党背了这口锅,但是本质上,还是因为他的政治路线发生了偏移,然后引得欧美的资产阶级痛下杀手。
所以现在的马塞尔跟罗斯柴尔德联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家族的飞机企业,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业,都要被密特朗国有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现在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要共同对抗从苏联辐射出的这种社会变革的浪潮。
这才是他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马塞尔先生,其实我们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跟米国有关联,但是我们很清楚,欧洲才是我们的大本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核心,一直在欧洲。”
“其实达索家族也是。”
“但是目前的欧洲,在金融上,我们没有对抗米国的力量,不管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融资本,还是其他工业家族的金融资本,我们其实都远远落后于米国。”
彼得看马塞尔陷入了思索,便主动地继续开口说道。
马塞尔点点头,表示认可。
二战以后,开始重建的欧洲需要米国的帮助,于是冷战的铁幕下,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的复苏的资金,但是同样带来的是欧洲金融秩序的摧毁。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后面石油美元的捆绑,欧洲的金融秩序其实一直被米国的资本暗中掌控。
即便是罗斯柴尔德这种算是米国资本势力合作者的身份,获得了一部分蛋糕,比如说捆绑了法国的金融借贷,完成了新的寄生。
但是对于曾经拥有着整个欧洲金融帝国的罗家来说,这些依然算不了什么。
这也是罗家找上达索家族的原因,他们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只依靠米国,他们的核心一直在欧洲。
即便是罗家同样是美联储的股东之一,但是相比较于就在米国本土发展金融势力的沃伯格,希夫,洛克菲勒,摩根这些家族,罗家太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