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重耳
第730章 重耳 (第2/2页)‘重耳,申生。’袁谭放下手中的书信,目光闪烁不定,神情亦是起伏,他喃喃起了郭图文书中所言的两个名字,重耳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在晋国生乱的情况下出奔,后得秦国帮助回到晋国,一番治政演武,终成春秋霸主,而申生,由于留在晋国,落得了败亡的结局。
袁谭无需多加思考,他明白了郭图文书中的深意,这是让他不要前往邺城,以免落得身死的下场,而是应当出奔他处,于外间保全自身的性命,等待天时降下。
前往邺城,还是出奔他处?袁谭犹豫了起来,他的父亲刚死,作为长子的他理应前往邺城奔丧,不然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不孝之子,但若是奔向邺城,他担心一入邺城,就让坐上魏公之位的袁尚遣人监管了起来,成为了笼中鸟,釜底鱼,身家性命操于袁尚之手。
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公子,我家家主还有一句话着我递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郭图家的子弟瞧见了袁谭面容上的犹豫,他依着郭图临行前对他的嘱托,向袁谭道了一句时下的名言。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袁谭目光逐渐聚焦,屋内的烛火入目,越发的亮堂了起来。
是也,袁谭下了决定,如今事关身家性命之事,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结果,什么孝心,什么奔丧,何如性命重要,理当行非常之事,不往邺城奔丧,愚蠢的往囚笼中蹿去。
更何况,袁谭眸子中闪烁起了熊熊燃烧的怒焰,父亲袁绍越过他这位长子,将河北交给了袁尚,这是不把他当做长子,他又何必强行表率孝心,将袁绍视作父亲。
‘出奔。’袁谭决意了下来,他打算效仿重耳在外而生。
只是应当出奔何处,袁谭面色纠结,低头陷入了沉思当中,片刻后袁谭抬起了头,他向着郭图家的子弟言道:“郭先生可还有他言递来?”
郭图家的子弟拱手道:“还有一言,只是不知公子是做打算重耳,还是做申生,若是做申生,剩下的这一句话,言与不言,确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重耳,我将效仿重耳,在外而生。”袁谭目光坚定,向郭图家的子弟索要起了郭图的话语。
“我家家主说,倘若公子选择做重耳,可向青州一行,或有生机一线。”郭图家的子弟没有遮掩什么,他直白的道出了郭图让他们递上的最后一句话,而后拱手束身,等待袁谭的吩咐。
“青州。”袁谭霎时间眸子一亮,他早年受袁绍所遣,征伐青州,数载辛苦讨定一州,先任青州都督,后为青州刺史,于青州坐镇了不少岁月,青州有他不少的部下,皆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若奔青州,一州之权可得也。
袁谭思定,他向郭图家的子弟言道:“汝二人可现下返回邺城,切记可走漏风声,且为我向郭先生递上谢意,今次非是先生,谭败亡有日也,此外且告言先生,蛰伏候时,以待良机。”
“公子的话,小人必将带到。”郭图家的子弟应声了下来。
接着袁谭亲自将二人送到驿馆马棚,同时着侍从带来五十金,递到了郭图家的子弟手上作为谢谊,郭图家的子弟假意推脱一二后也就收下了,而后二人拱手向袁谭告辞,上马向北面的邺城方向飞驰而去。
当见到郭图家的子弟身影渐不可见,袁谭收回了目光,他转头向侍从吩咐道:“备好马匹,我们现下就走,东奔青州。”
等侍从备好了马匹,袁谭旋即翻身上马,他没有第一时间离去,而是向着邺城的方向望了一眼,目光中露出不甘和愤意,随后他双腿一夹,在亲卫侍从的簇拥下向青州而去。
第二日。
夜间酣睡沉眠梦乡的驿馆小吏,于晨曦初露后,他先是安排驿馆的老妪准备好早餐,而后上楼去敲击袁谭居住的房门,欲请袁谭下楼吃早饭,但敲了半天不见门开,又不见袁谭的侍从在门外站岗,他索性强行闯了进去,只见人去楼空。
‘走了?’驿馆小吏下得楼去,往马棚一观,只见归属于袁谭的骏马也是不见了,他有些纳闷,本以为他起的够早,没想到袁谭起的比他还早,全无世家子弟清贵的姿态。
‘走了也好。’驿馆小吏轻叹了一声,袁谭即是离去了,他也就省得卖力伺候,白得清闲一场。
一念至此,驿馆小吏准备去将为袁谭准备的早饭吃下,为了伺候袁谭这位长公子,他可是用了驿馆里本就不多的精粮,如今袁谭即是走了,若是他不吃可就太浪费了,那可是精粮。
只是驿馆小吏脚步还没挪动几步,但见北面一行骑卒奔来,他见到后连忙迎了上去。
“长公子呢?”逢纪向着迎上来的驿馆小吏问道,语气略显焦急。
“大清早就走了,护军南来,没有和长公子撞上吗?”驿馆小吏纳闷了一句,袁谭北上,逢纪南来,路上应该会碰到才是。
“走了?”逢纪双目微微聚焦了起来,片刻后他再度发问道:“长公子早上什么时候走的,走了多久了?”
驿馆小吏摇了摇头道:“这小人就不知道,只是小人晨间上去唤长公子吃饭,长公子就不见了,料来是天色还没亮走了。”
“坏了。”逢纪双手一鼓,嘶然了一声,他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一个不太好的念头从他的脑海中升起,他招呼了一声左右的骑卒,让骑卒向驿馆四方探查,以求查出袁谭一行人的行踪。
不多时,骑卒还报逢纪,称发现了一行向着东南而去的马蹄印,且瞧上去已经是数刻钟前的印记。
“青州。”逢纪确定了他的推测,他厉声喝令:“走,回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