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混沌秘境
第551章 混沌秘境 (第2/2页)“可你猜猜,诛仙门的江长歌要干什么!
“他要所有人一起陪他死!
“简直比荡天真君还要癫狂!”
洛云舒叹了口气:“诛仙门的那些人,脑子本来就不正常,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能做些什么”
老瞎子盘膝而坐,枯瘦的手指抚过面前一块龟甲上的裂痕,自他的指尖燃起一缕幽蓝火焰,那不是凡火,而是本命魂火,以点燃元神为代价而燃烧。
火焰顺着龟甲纹路蔓延,所过之处,龟甲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
他那双早已失明的眸子深处,似有星河流转。
魂火骤然暴涨,将他整个人吞没,无数卦象同时亮起,化作漫天星辰将整座阁楼笼罩其中。
老瞎子从中抓住一道金光,仿佛将风暴攥在掌心,须发倒竖,衣袍狂舞,直到盏茶过后,一切才渐渐平息。
他苍老的面孔肉眼可见地惨白起来。
“如何”
洛云舒问道:“可有办法拦住他们”
“陈三石,又是陈三石………”
老瞎子喘着粗气:“唯有除掉此子,才能维护住天道平衡!”
“他躲进诛仙门那个不知所在的洞天福地之内很多年了,很多身怀气运之人想要找他,都没找到。”
洛云舒说道:“要不然前辈算算诛仙门的总舵藏在哪里,我们直接找过去”
“他不在那里。“
老瞎子冷笑起来:“想藏人还没有人能够在老夫面前藏得住!
“洛小子!
“一旦我找到陈三石的下落,你就立马集齐所有其余气运携带之人一起前去围杀,告诉他们,谁要是能杀死陈三石,我就保他成就仙帝之位!”
话音落下。
他再次铺开星辰万象,开始寻找天道的一线生机。
“混沌秘境。
“诞生洪荒时期,曾经是诸多仙帝的洞府,后来,由于其所处的区域,在一场人族和妖祖的大战中崩坏,便遁入虚空当中,成为一处秘境。
“传闻秘境当中,有一样宝物,能够让原本不具备气运之人,得到争夺气运的资格。
“故此,每次开启,三界六道之内不甘止步于仙圣、准帝的大能亲自前来探寻,也有身怀气运之人,想要来这里提升修炼速度。
“秘境开启的时间并不固定,或是数千年,或是数万年,距离上次开启,已经过去足足八千年。”
这些。
便是陈三石从江长老给的玉佩中看到的信息。
他和绛夜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北元仙洲的极北之地。
放眼望去,夜幕之下,山舞银蛇,雪霜漫天。
陈三石一路走来,也算是闯过不少秘境,以往秘境尚未开启,便会有大量的修士聚集,可这次却人迹罕至。
很显然。
此处秘境的凶险程度,令世间绝大多数的低境修士,根本不敢来凑热闹。
“绛夜。”
陈三石开口道:“这些年,你就是在找混沌青莲”
绛夜颔首:“在洪荒时期,混沌青莲并不稀有,一直以来,我都在凭着模糊的记忆寻找,可始终没能发现踪迹,想必是年代过于久远,那些秘境都崩塌、湮灭了。
“他们到底对你做了什么”
陈三石问道:“我是指,把你从混沌之灵变成魔种。”
绛夜沉默。
只是阵阵杀意,无法抑制地从她体内升腾而且。
“好吧。
陈三石安抚道:“我不问便是,但既然你一直在寻找青莲,就说明,你也不愿意苍生遭到屠戮。”
“苍生与我无关。”
绛夜冷冷道:“我只是不愿意,让那些人达成目的而已,我要活,要他们死。”
陈三石语塞。
不论是吕籍、陈渡河还是绛夜,他们这些人纵然没有真的去做什么恶事,可内心对于外人也是漠不关心的。
他其实能够理解这种心理。
可这些人始终不明白一个道理,他们也是苍生的一部分,倘若苍生过得都好,那么自己只会过得更好。
“嗡!”
走神间。
大地突然开始颤抖,引发起一片片雪崩。
一道前所未有的瑰丽极光,悄然撕裂夜幕。
亿万道霞光奔涌而出,并非简单的色彩,而是糅合无法言喻的道韵与法则,宛如涅的真凰、初开的鸿蒙,又如同大道崩灭又重生的无尽异象!
“看样子,秘境已经开启。”
陈三石看着宏伟的异象:“我们来的正是时候,出发吧。”
他施展神通,为自己和绛夜易容改面,然后飞入极光夜空,朝着异象的发源地迅速靠近。
只见。
极光最盛处,漫天霞光忽如百川归海,向着冰原核心一处巨大的深渊漩涡倒卷而去。
漩涡之下,并非黑暗,而是无尽翻涌的混沌之气。
混沌之中,又有一点清光乍现,化作一座横亘天地的巨大光门轮廓。
这道巨门,非金非玉,乃是整块混沌晶石雕琢而成,其上符文生灭,每一枚都重若星辰。
“真不愧是洪荒时期遗留下来的秘境!”
一阵血气从天而降。
陈三石不用转身,用元神探查,就看到此人的真实面貌,是一个穿着朱红长袍,相貌英俊的魔道修士,而且是仙圣境界。
魔圣!
“哈哈哈!厉道友,你我颇有缘分,不久前才碰过面,想不到又在这里遇上。”
第二道身影出现。
这次来到人,身高足有丈余,额头长着一对犄角,瞳孔散发出金色的光泽,赫然是古魔族的修士,也是仙圣境界。
“原来是兀蚀大君。”
厉化幽不冷不热地说道:“缘分称不上,混沌秘境开启,大家聚集过来很正常。”
“呵呵”
兀蚀大君沉声道:“秘境虽好,风险也大,你我既然遇上,不如就结伴而行如何”
“嗯。”
厉化幽思忖片刻:“也好。”
“这位人族的道友呢”
兀蚀大君投来目光:“二位看着面生,不知道是何方的修士”
“贫道来自东海。”
陈三石随口编造道:“姓陈名峰,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