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万物互联,皆可送
第818章 万物互联,皆可送 (第1/2页)“.我回去再看。”
“此事不急。”于东来摆摆手,“我也没下决心呢。”
陈默忽然正经起来:“其实今天来,是怕你灰心。”
于东来释然一笑,“如果你的这次培强计划失败了,你会放弃么?”
“不会!”
“那不得了,我们是一类人。”
两只酒杯在月光下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接下来怎么打算?”陈默问,“出省扩张还是深耕京城?”
“贪多嚼不烂,我准备先从供应链入手,用两年的时间把京东仓储、顺丰物流和彼岸系统,这套模式跑通,反正软硬件和人工都是现成的,以河南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各建立一座供应链(含冷链)中心。
供应链体系搭建完毕,再用两年,以每年开10个店的速度选择‘高消费+强社区’的城市进行扩张,不求快,但求稳。”
“思路没问题,有需要你在咱们群里直接Q东子和王卫就行,彼岸这边我到时候让陆奇给你拉个技术支持团队。”
“谢就不说了,都在酒里,走一个!”
于东来举杯示意,两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陈默抄起酒瓶晃了晃,一瓶已见底,好在他带了两瓶。
当然茅子是真茅子,也有些年头,在外面卖起码5位数是有的,但82年就是他信口胡诌的。
当今世上,能让陈默彻底放下戒心共饮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完。
家里那几个女人不必说,孙子维、小雷、东子,再加上眼前这位老大哥,差不多就是全部了。
此刻陈默已有几分醉意,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道:
“东来哥,其实我心底还有一个设想,你说现在网购已经很方便了大到家电,小到水果,都能在网上买到,但以目前的电商物流还是很慢,即便是京东,再快也许要等一天的时间。
以后用户在网上买东西,无论买什么一个小时内就送到家了
就像现在胖东来的3公里内配送一样。”
于东来有些咋舌,“你小子还真是酒壮英雄胆,还真敢想,那样得具有多么庞大的供应链和配送团队,才能达到这么严苛的要求。”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真实现了,起码是万亿级市场,老百姓的日子都得变个样。”于东来咂摸着这个愿景,忽然坐直了身子,“你小子不是要来真的吧?”
“京东仓储还在扩建,顺丰物流越来越强,大疆的物流机器人已经在研发了,蜂鸟配送也不满足于只送外卖。等你这边的供应链跑通,说不定咱们真能实现'万物皆可送'。”
'万物皆可送'于东来不禁咽了下口水,眼里冒出火光,“如此看来,那我真得加油了。”
“一起加油!”
月光把两个男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酒杯相撞的脆响里,藏着比酒更烈的豪情。
两天后,于东来收到了陈默发来的《关于胖东来调改目标选择之我见》。
文件里把各家零售企业的优劣分析得明明白白,首先排除了外企,最终结合战略定位、企业背景、供应链、过往经营口碑等因素,锁定了京城本地的商超品牌:京客隆。
“首先京客隆以社区超市为主,与胖东来‘邻里服务’理念天然匹配。
作为本土商超品牌,在京城足足有200家门店,数量庞大。
其门店面积也接近胖东来标准店型,就调改成本来说也是最低的。
其次京客隆是首商集团这种国企控股的企业,过去两年京客隆受到各种挑战,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亟需引入创新模式。
国企对这种社会责任项目(如员工福利升级)接受度更高,对短期利润波动容忍度较高。
若合作成功,京客隆可转型为‘北方版胖东来’,而胖东来则能以轻资产模式打开京津冀市场,实现双赢,这一选择既务实又有战略纵深感。
至于物美和华联,前者掌门人回归,内部派系纷杂,而后者全国性扩张导致管理半径过大,家族式管理存在弊端。
贸然选用这两家容易步永辉后尘。
最重要的一点是,京属企业,我有人.”
原本在物美和京客隆之间摇摆的于东来,当即拍板:就京客隆了。
接下来几天,他频繁约见京客隆董事长李建文。
得知对方正推动企业从传统国企向社区零售转型,两人一拍即合,聊着聊着又把饿了么和蜂鸟拽进来做线上配送试点。
4月21日,胖东来与京客隆达成战略合作。
同一天,京客隆宣布APP将于9月上线,胖东来则联手首农集团在京郊开发生鲜直采基地,预计投入5亿。
这一系列消息直接引爆华夏零售圈,引起诸多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