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他很懒
96.他很懒 (第2/2页)“为了汉森上校!”周围响起一片压抑却狂热的回应。
他们依托着残垣断壁,向着前方步步紧逼的新美国部队倾泻着火力,他们坚信,自己正在保卫家园,捍卫狗镇的独立与尊严,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一个更伟大的未来,而他们的领袖,正与他们同在。
与此同时,进攻的一方,新美国的士兵们,也同样在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而拼死战斗。
根据荒坂和军用科技签订的阿尔文协议,新美国的士兵本应该是不能进入到夜之城中的,但是由于荒坂濑宣和罗莎琳德-迈尔斯所进行的会谈,狗镇这个地方被模糊化为了‘存疑’的夜之城土地,所以在特工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为主力的新美国士兵身处于战争之中。
这些士兵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他们只是在对国家的忠诚心和狂热之中被告知了他们作战的目的。
他们是为了根除汉森这个叛徒而来的,他拥军自立,又袭击新美国总统,破坏和压迫狗镇居民,罪无可恕,为了杀死这个存在就是侮辱他们新美国的军阀,他们必须要杀死掉他。
一名新美国中士躲在燃烧的装甲车残骸后,对着通讯器嘶吼:“压制火力,不要停!情报显示汉森那个刽子手就在里面,拿下他,这场战争就结束了!为了新美国!为了自由!”
他身边的年轻士兵,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是一名如同了曾经强尼银手一样,其实是虚报了年龄,因为爱国心而主动参军的士兵,他相信上级的简报,相信他们是在铲除一个威胁地区稳定的军阀,是在解放被奴役的狗镇人民。
每一次扣动扳机,他都认为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
“为了新美国!”他呐喊着,冒着横飞的子弹和炮弹破片,向前推进,他看到身边的战友倒下,但是那些鲜血却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他们必须胜利,不能让战友的血白流。
那份死亡的恐惧不仅仅没有让他退缩,还让他更加拼命地奋战了。
他绝对不会让那个刽子手逃脱,绝对要让汉森死在体育场中,为了告慰战友们的牺牲!
新美国士兵们接到的命令是死死咬住幽冥犬,不让他们有任何突围的机会,他们以为这是为了防止汉森逃脱,却不知道这道命令的真正目的,是将他们和幽冥犬一起,牢牢钉死在这片即将被彻底毁灭的土地上。
双方士兵,在狭窄的街道、坍塌的建筑、阴暗的通道内,进行着惨烈而徒劳的厮杀,子弹呼啸,爆炸声此起彼伏,每一声惨叫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逝去。
幽冥犬士兵靠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一股被煽动起来的绝望勇气,顽强抵抗。
新美国士兵则凭借更精良的装备和严格的战术纪律,步步紧逼。
他们都以为自己在执行光荣的任务,都以为自己的牺牲具有崇高的价值,他们互相视对方为必须消灭的敌人,他们以为自己的每一处奋斗,都是在为胜利添砖加瓦,但是其实他们所作出的一切奋斗都是无用的。
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奋斗,如何去拼命,杀死了多少敌人,牺牲了多少人,在二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后,这些牺牲,这些鲜血,都将化为虚无。
体育场核心通道内,强尼无声地穿行着,他能听到外面传来的激烈交火声,也能听到汉森那充满蛊惑力的广播,他看到了那些幽冥犬士兵眼中盲目的狂热,也透过缝隙看到了新美国士兵拼死进攻的决绝。
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愤怒在他心中涌动。
这和曾经的他又有什么区别。
如此相似,如此一模一样。
可他又能做到什么?
就算是强尼现在拥有了肉体,是本人出现在这场战场中,他又能向着血肉拼杀到癫狂的战争去阻止些什么。
“不过是几个人,在推着一群人去向着另外一群人送命而已。”
卡尔
你,能成功的吧。
“早上好啊,库尔特-汉森先生。”
就在汉森一边通过通讯指挥着部下赴死,一边快步赶往地下避难所时,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那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可凡是听过这声音的人,就绝不会忘记。
库尔特-汉森的脚步骤然停住。
与通讯中那个英姿勃发、威严十足的形象截然不同——
这一刻,他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不明白对方为何会出现在此。
但他清楚一件事:
KK的出现,总是与死亡相伴。
在这昏暗无光、仅有他们三人的通道里,
死亡应该降临在谁头上——
对KK而言,或许根本无需思考。
但汉森毕竟是历经战火、掌控狗镇多年的军阀,几乎在下一秒就控制住了自己的反应,他缓缓转过身,脸上试图挤出一个镇定自若、甚至带着些许倨傲的表情,尽管他心脏跳得如同擂鼓。
站在通道阴影处的,正是卡尔,他看起来风尘仆仆,衣服上沾着灰尘,并且皱巴巴的,看上去十分的狼狈,但是他的眼神却很平淡,那双眼睛注视着汉森,不带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KK”汉森干涩地开口,声音失去了广播里的浑厚,掺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来办点事。”
“能让你出动的,应该不是什么小事吧”
“不。”
卡尔微微摇了摇头,看着汉森。
“只是小事而已。”
几乎是同一瞬间,汉森感觉到了一丝冰冷感。
而后,他就知道了何为小事。
他好像看到了一抹银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
黑暗如潮水般涌来,吞没了一切光与声,汉森连下一步的思考都未有产生,他的意识便开始了消散。
没有解释,没有多余的对话。
时间很急,而且卡尔很懒。
所以他一句话都懒得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