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宝安县借启动金
第932章 宝安县借启动金 (第1/2页)王晋没想到会问自己,挠了挠头道:
“至少我们村也有这种情况,老人和小孩生病基本都不管,如果村子里有土郎中的还好,能自己上山采点草药。
比如我们平时感冒发烧了,就会去采柴胡熬汤喝。如果有跌打损伤,则会用一些鸡血藤,都是山上能找到的草药。
能熬就熬,熬不过去也只能那样了,基本上是不会送县医院的。
像我们村在拉烈公社,离县城有50公里,现在还不通车,如果有人生病了,只能靠这种简易轿子抬出来。”
王晋指了指院子里山民们自己制作的竹椅轿子。
“老板,你想,50公里,还是上上下下的山路,一天时间根本就走不到县城,除了解放前的地主有这个条件,普通老百姓家没这能力的。
所以你说要在农村新建村卫生室,要村村都有赤脚医生,要让农民有病也有地方治病,我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我们农民实在太苦了。
如果老板你愿意在我家乡拉烈公社成立村卫生室,我愿意贡献我一年的工资。”
黄晓吉一听也赶忙保证道:“我也一样,我也愿意捐献我一年的工资。”
单光明一听,眼睛瞬间就亮了:
“林部长,您的意思是?”
林三七也不再隐瞒,反正有王晋这些本地退伍兵在,他应该是能了解真实的情况。
而且在安都县试点赤脚医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安都籍的退伍兵总共有50多人,分布在各个公社,到时林三七想要了解真实情况会很简单。
这些退伍兵跟老家没有利益纠葛,肯定更愿意讨好老板说实话,心甘情愿当眼线。
林三七这时候继续说道:
“金县长,单院长,国家是肯定要在全国农村推广赤脚医生制度的,这个是任务,是不能商量的事情。
但是你们也不要发愁,国家敢推广赤脚医生,那就是做好了可操作方法。
就像金县长刚刚说的几点顾虑,我现在就可以回答,首先资金投入不需要太多,比如赤脚医生可以在自己家里开卫生室,不需要新建医院。
如果自己家里地方不够大,可以借村里的寺庙、地主老财家的房子,或者村委办公室等等,只需要一两个房间,二三十平米就足够了。
大不了就是要配备一些血压机、体温计、纱布等医疗器械和小设备,这能花得了多少钱?而且这些东西上级部门会免费派发,不需要你们地方筹款。”
金县长一听,松了一口气,心想只要不让县里出钱就好,免费的东西嘛,多多益善。
林三七也明白,想让地方政府配合,那就不能损害地方利益,就是不要让地方掏钱,否则他们肯定会反对。
这钱其实是林三七准备个人掏了。
毕竟国内目前还不能量产血压计体温表等等设备,哪怕能生产,产量也很低,毕竟橡胶等物资还是管控的,完全依赖进口。
但这对2016年的华国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制造业大国不是说说的,到时几百万部血压计的定单砸下去,有得是厂家接手,还能拉动内需不是。
“另外,医生也你们也不用愁,这是我们宝安县编撰的《赤脚医生手册》。”
李育杰将两本红色小册子交到了金县长和单院长手里。
“这个手册就是为了培训乡村医生准备的,我们准备每个村里找一位识字的青年,经过1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上岗,给村民治病。
如果有不懂的疾病,可以翻翻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如果还有搞不定的疾病,这就需要你们县医院做技术指导。”
单光明翻了一下目录,又粗粗看了一上里面的内容,眼珠是越瞪越大:
“啊呀,这手册好,太好了,简单易学,里面全部都是干货啊。”
金县长做为行政领导,显然要考虑的内容更多:
“林部长,就算村卫生室都建立起来了,但药物问题怎么解决?你看这里,上面写着可以口服头孢呋辛,一次一粒,一天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