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退伍兵衣锦还乡
第935章 退伍兵衣锦还乡 (第1/2页)林三七招募的两广退伍兵,其实是以广西籍退伍兵为主的。
广西自古就出好兵,比如明朝著名的狼兵,打得倭寇那是哇哇大叫,用一句悍不畏死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等到了民国时期,以李、白为统帅,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为骨干的新桂系部队,在抗日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广西兵好用、好打、听话、勇敢,这军事长官最喜欢的兵源。
反而是富裕地区的兵难管,打仗也不行,容易出少爷兵。
结果今天没有少爷兵,却有一位少爷将。
在前往拉烈公社的路上,林三七一边撑着木棍艰难走在山路上,一边喘着粗气跟人说话。
王晋听到林三七说广西兵打仗利害的时候苦笑道:
“老板,你说谁不怕死呢?当年我们在朝战的时候,面对米军的飞机大炮不断轰炸,我们趴在地上也害怕,谁知道一颗燃烧弹掉到你身上,直接就被烤熟了。
但是没有办法啊,像他们江浙一带的读书人,家里有钱,可以读书,古代可以考功名,现代可以上大学做生意,这都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可是我们广西穷啊,你看看,这一路走来全都是山,就山沟沟里有一点地,穷山恶水就是来形容我们这个地方。
要粮食没粮食,要特产没特产,要钱没钱,要书院没书院,穷得那叫一个彻彻底底,根本不给我们一点机会。
因为穷,没办法读书,我们就失去了最大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同样也是因为穷,我们连做生意的本钱也没有,再加上语言不通,出门打工人家也不要。
所以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当兵,去打仗。打仗了有饭吃,哪怕部队吃得再差,至少不会饿死人。
古代打仗的时候,我们广西狼兵就是按人头收费的,一个人头多少银子,明码标价。
如果我们想要多挣银子,只能多杀敌人,所以一上战场,狼兵都是嗷嗷叫着冲向敌人,因为那都是一锭锭银子。”
林三七听了哈哈笑道:
“所以我才说嘛,道理都是一样的,古代杀敌多,赏银就多,现在我推广的赤脚医生计划也是一样的。
必须要让赤脚医生赚钱,做得多,钱就多;做得少,钱就少。你整天躺平不看病,那就没有收入。
这样不用上级催促,也不用什么思想教育,赤脚医生自然愿意天天加班加点给病人瞧病。”
王晋也点头道:
“大道理我是不懂,但老板你的意思我是懂的,吃大锅饭只会造成一个又一个懒汉。
像我们以前在农村种地,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反正你拼命种地,足劳力就拿10个工分。
有人偷偷坐在玉米地里,偷懒聊天扎姘头,放工了还是10个工分,那谁还愿意干活?
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这么一搞,粮食产量更低了,不是村里一个人两个人努力有用的。
尤其是我们去了香江,再看看那边的政策,至少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继续吃大锅饭,而是应该把田地分给农民。
农民有了自己的地,勤劳的人多打粮食,懒惰的人少打粮食,这样农民才会有积极性,整天扑在田里,像珍惜自己孩子一样珍惜自己的土地。
有了粮食才能吃饱饭,老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三七点点头,欣慰地看了一眼这个保安头目:
“老王,行啊,看来去香江这几年,你的眼界和格局也算是打开了。可惜呀,你所说的分田到户,起码还要,还要多少年来着?”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徽省小岗村18位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
上面写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