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王喜东行医发财
第944章 王喜东行医发财 (第1/2页)但也有部份人反对:
“这样也不行呀,都是实物,赤脚医生哪来的钱去进货买药?”
“东西多了,赤脚医生也吃不完呀,像鱼这样的是会死的,死了就不值钱了。”
“以物易物,这算不算是社会倒退了?有没有违反国家政策?”
林三七听到大家不同的议论,站起来解释道:
“给物资抵医药费,这其实是一个无奈的折中办法。
刚刚如这位同志所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赤脚医生如果收不到钱,收到一大堆粮食或者野味、药材怎么办?
毕竟赤脚医生进药是要付钱的,加上他们也要生存,也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如何将收到的物资转变成现金、各类票证,这是一个难题。
安都县这里不成问题,因为都是少数民族,允许他们将自己的粮食或者野味拿到街上去卖,这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赤脚医生可以将物资变现。
但其他地区的赤脚医生如何变现,这需要国家给他们开个小口子,只要证明物资是老百姓抵扣的药费,就要允许赤脚医生上市销售变现。”
旁边的章副部长笑了,提醒道:
“三七同志,你这个担心不怕,你不要忘了,城里都有收购站,或者供销社。这些地方都是可以收购农民手里的物资的,虽然价格低了点。
另外,如果只是农民卖一些自家产的土特产,比如一把菜,或者两个鸡蛋什么,这个其实抓得不严。
现在抓的主要是投机倒把的小商小贩,职业做买卖的这批人,普通农民并不在此列,一般抓了也会放掉。”
林三七一听便放心了,心想天无绝人之路,好歹留了一个小口子。
其实还有一个变现的方法,就像很多同人文里那样,现在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采购部。
像易中海、傻柱他们的红星轧钢厂里就有“采购处”,因为计划物资紧张,允许工厂自己下乡去收购物资。
这种厂矿企业的收购,价格会高于供销社,同时还会给予农民一定的粮票布票火柴票之类的票证。
这其实也是赤脚医生得到变现的一个途径,一个想卖,一个想买。
李部长则想得更远,若有所思道:
“等我回首都,跟领导讨要一个政策,在全面推广赤脚医生计划的时候,在文件里正式写清楚,赤脚医生可以收取农民的各类土特产当药费。
同时,允许赤脚医生将收到的物资平价出售,可以出售给供销社,也可以自己出售给私人。只要限制赤脚医生,不准高价出售,不准投机倒把就行。”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第二个病人上去瞧病了。
就看到这个病人是被两个壮小伙抬上去的,右腿外侧用一件脏衣服包着大腿,一路走,一路滴血。
明显是个外伤,而且伤得不轻,病人脸色都有些苍白了。
“阿东大夫,快,我弟弟上山砍柴摔下来,割破大腿肉了。”
王喜东一听,赶紧脱了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就怕被污染了,然后直接徒手开始解病人腿上的衣服,也不管污不污染。
“赶紧躺下,我先看下伤口。”
本来这个环境医生应该是要载橡胶手套的,但赤脚医生哪有这个条件?
旁观的医生们还好,见惯了血淋淋的场面,但围观看八卦的群众们却激动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
脏衣服被解开,血涮一下流了出来,流得满地都是,大家看到了一个大约15公分的大口子血淋淋出现在大家面前。
村民有经验的人一瞧,一个个都扼腕叹息起来:
一个老头叹息道:“啊呀,这伤口太大了,愈合不了了。”
旁边有人无所谓道:“愈合不了就愈合不了呗,大不了留下一个疤,男的还怕难看啊?”
老头白了一眼:
“你瞧瞧这伤口,又大又脏,里面都是泥土和碎叶,这样的口铁定发炎,发炎了就是一个死。”
轰~~~周围听到这话的人,一个个都激动起来了:
“对呀,我爹当初就是伤口发炎,拖一个月就死了。”
“赶紧用清水洗呀,这群人没脑子。”
“你才没脑子,伤口用清水洗,越洗越会感染,咱们这水里据说都是细菌寄生虫。”
老百姓们议论纷纷,一个个当起了事后诸葛亮。
王喜东一瞧这伤口反而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初步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皮肉割开了,但里面的肌肉并没有损伤。
这种浅表伤口,他有信心处理。
但为了对病人负责,王喜东还是看向了一旁边的宝安县派过来的指导老师俞医生。
“俞老师,您给把把关?”
俞医生蹲下来,用钳子翻看了一下,这才点头道:
“小王,你的判断没问题,只要缝合起来就行。就算是里面的肌肉断了,一般也可以缝起来,至少有一半成功可能,不要怕。”
王喜东听了重重点头,然后开始准备工具了。
就见他拿出一瓶生理盐水,开始冲洗进病人的伤口来,痛得叫得死去活来,但伤口很快便干净起来,鲜血还在涌出来。
王喜东轻骂了一句:
“黄浩,忍着点,这还是盐水,后面的碘伏更痛。你想要活命就不要动。”
黄浩的两个哥哥也赶紧按住小弟,一边安慰道:
“小弟,你也是运气好,现场全国的名医生都来了,阿东处理不了也不会让你死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林三七听了心想,这农村人也聪明,知道有人保底,不怕治不好。
但今天是给赤脚医生的公开考试,旁人是不会插手的,否则这“地竹经验”怎么推广全国呢。
王喜东接着又拿出碘伏,拧开瓶盖,直接冲洗了上去。
旁边一个院长奇怪问道:“林部长,这个消毒液是什么?我闻了不像是碘酒呀。”
林三七解释道:
“这个叫碘伏,更先进,杀灭微生物更给力。不像碘酒里面有酒精,还需要脱碘,还不能用于破损皮肤。大家放心,我们以后会在全国推广的。”
另一个大院长自嘲道:
“我们大医院还没用到,赤脚医生先用到了,林部长为这个乡村医生计划真是煞费苦心啊。”
林三七回头看了这个院长一眼,心想你阴阳怪气啥呀,你的好日子也没几天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只见王喜东拿出一个圆针,一根线,开始串起针来。
到这一步,大家都知道,这是赤脚医生准备缝合伤口了。
在山外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大山里的老百姓看来,跟天方夜谭一样,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伤口,是可以跟衣服一样缝起来的?
黄浩的哥哥也是有点见识的,这时候看王喜东要缝合伤口了,于是问道:
“阿东,我去过省城,听说缝合伤口的话是要打麻药的?”
王喜东头也不抬道:
“麻药我有10支,不过一支麻药要5元钱,你们确定要,我马上用上去。”
嘶~~~
黄浩这时候也顾不得疼痛了,连忙喊道:
“不用麻药,太贵了,直接缝吧,阿东哥,我忍得住。”
王喜东四周看了几眼,发现旁边有一根小棍子,于是拿过来直接放到了黄浩的嘴里。
这一幕让众人都轻笑了出来。
然后王喜东低头,开始一针针的缝起伤口来了,疼得病人差点没被棍子给咬碎。
其实王喜东的缝合非常不符合无菌操作规范,医生自己双手没有事先消毒,也没有戴无菌手套。
伤口清创不彻底,没有放无菌巾,持针钳和血管钳、镊子都没有消毒。
甚至王喜乐这位医生直接用手去捏圆针和线,这要是被后世的质控科主任看到,非疯了不可。
但那又如何?这个年代就这样的条件,如果用正规医院的标准去要求赤脚医生,那就是掉书袋里去了。
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
在病人黄浩杀猪般的惨叫声中,伤口终于被缝合了,尽管缝得歪歪扭扭,很不美观,但好歹不流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