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简单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简单 (第1/2页)一边吃饭,一边听程家老天爷絮叨的李言诚此时嘴里的动作微微一顿,心头涌现出了一股稍显怪异的感觉。
他没想到这位老爷子能跟他说这个,这是在为他……打气?鼓励?
“谢谢您的鼓励。”
“不用客气,我是你爷爷,我虽然没有从政,但你太爷爷、祖爷爷他们可都是当了几十年的官,我在一旁整日里听那些为官之道,也听了不少。
虽说他们那个年代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可我觉得这做人、做事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大诚你说对不对?”
“您说的对。”李言诚赞成的点了下头。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很多事情上,道理都是不变的。老爷子,以后在做人、做事上,还希望您能给我多讲讲。”
“哈哈,只要你不嫌我唠叨就成。”
程家老太爷显得十分高兴,他一直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跟这个大孙子拉近距离,培养感情,今天总算是让他给找到切入口了。
李言诚从来不会觉得自己二世为人就可以小瞧别人,像程家老太爷这种人精,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需要他认真学习的。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年人的很多观念也许确实会跟不上时代,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这些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却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兼听则明,多听听总没坏处。
他喜欢和那些老同志打交道,陪他们聊天,一方面是在关键时刻那些老同志们确实能帮上他的忙,扶他一下。
另一方面就是那些老同志在很多事情上的见解确实很独到。
他两世加起来活的年龄虽然比很多人都长,但在经验方面,尤其是政治方面的经验,他恐怕连那些老同志的一根小拇指都比不上。
……
爷孙二人的交流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随着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院儿里又只剩下了程家的爷孙二人,外加傅淑怡这个程家当代主母,以及两名安保。
“爸,我看您刚才和大诚聊的还不错?”
“嗯”程家老太爷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面色沉重的摇了下头。
“唉,大诚这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傅淑怡微微一愣,不明白公公为什么会突然间发出这样的感慨来。
“怎么说啊爸?”
另一侧的程见闻也有些诧异的扭头看向爷爷。
“我知道,你们想的是大诚有个那么厉害的老丈人,有他帮助,大诚的路应该走的很顺。”
难道不是吗?
傅淑怡和程见闻二人的脑袋上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问号,但他们两个都没说话,而是耐心的等着老太爷继续说下去,貌似这里边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程家老太爷端起放在面前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后才悠悠的说道。
“昨天下午我和小笑语说话,这小丫头跟我说,二楼她爸爸书房的书桌有一个抽屉里,装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奖章。
听到这里我都没太在意,就问她你爸爸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得的奖啊?结果小丫头摇了摇头,神色严肃的告诉我,太爷爷,我爸爸得的那不是奖,妈妈说,那是爸爸用鲜血换来的,每一块奖章上面都有爸爸的鲜血。
太爷爷,我偷偷告诉你,你别跟妈妈说啊,我见过好几次妈妈看着那些奖章流眼泪,每次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爸爸身上的这里……这里……这里……”
程家老天爷一边学着小笑语说话,一边抬手在自己的胸口、腹部、腿上,胳膊处,接连指了好几个地方。
“这些地方都有伤疤,妈妈告诉她,爸爸身上的伤有刀伤,还有被子弹打的伤。”
轰!
尽管在公公指那些地方的时候,傅淑怡就已经猜到了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可当真的确定后,她还是感觉仿佛是有一道闪电劈在了她的脑袋里,劈的她脑袋晕晕乎乎的。
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这些年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程见闻也听的目瞪口呆。
肉眼可见的,傅淑怡的眼圈红了起来。
“大诚……大诚怎么……怎么吃过这么多苦?”
“唉,他一个人,想要爬起来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拿命拼,也许还能拼出来一个未来,不拼?呵呵,不拼的话,可能我们现在还找不到他呢。”
程家老太爷这话说的没错,李言诚如果一直都在城东区第一医院工作,没调到社会局去,他的身世不会有人关注,程家尽管一直都在想办法找这个丢失的孩子,想找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偌大的京市好几百万人口,想找一个人不比大海捞针轻松多少。
傅淑怡沉默了,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对大儿子的愧疚之情也越来越深。
难怪哥哥能年纪轻轻就走到如今这一步。
程见闻在心底暗自琢磨道。
和爷爷以及母亲不同,因为在国内考察了不短的时间,又接触过大量的上边和地方上的干部,他对华夏干部当前的行政级别,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正是因为了解,他才明白自己那个便宜哥哥能这么年轻,就走到这个位置是多么的不容易。
先开始他还以为哥哥之所以能上来,完全是靠嫂子的娘家爸,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哥哥的前途是他自己拿命换来的。
当然,即便愿意拿命换,也少不得要有贵人的扶持,否则,那么多愿意搏命的,为什么就你上去了。
“淑怡”
程家老太爷看了眼大儿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琢磨了一下后开口叫道。
“爸”
正沉浸在情绪中的傅淑怡回过神来,抬起头看向叫她的公公。
“淑怡,不要想着该怎么去补偿大诚,他从小缺失了三十多年的父爱、母爱、亲情,这些补的清吗?补不清的。
他现在给你,给我治病,我的身体暂且不说,你的身体你自己很清楚,在丑国的时候医生怎么说的,即便做手术,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二三十,而且就算手术成功了,也不代表以后就高枕无忧,该吃的药还是得吃,情绪依然不能太激动,不能劳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