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头万绪
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头万绪 (第2/2页)鸡,每户一只,都是二斤以上的,供应时间和鱼一样。
牛肉,这个只给回民供应,每人三斤,大肉是每户三斤,时间也是整个一月,从这两种的肉的供应就能看出来,比前些年确实好太多了,去年过年的时候也不过给每户一斤半,今年足足翻了个跟头。
白糖,每户三斤,如果是单身的话只有一斤,粉丝是每人二两,豆腐每人两斤半,大葱每户两斤,这些的供应时间都是截止到二月四号,也就是腊月三十。
专为春节供应的这些东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凭本、票购买,超过日期就算有票也作废了。
接下来是食用油,每人一斤,其中花生油四两,香油一两,菜籽油半斤,这也比以前好的多,以前都是按户走的。
麻酱每人一两,梗米,每人在定量内调剂供应六斤,富强粉同样是在定量内调剂供应三斤,黄豆、蚕豆、江米,每人调剂供应一斤,花生是每人六两,葵花籽是每人半斤。
最后就是烟酒了,这两样逢年过节的都不会少,但也都需要凭票购买。
烟酒还分档次,前门就属于甲级烟,而更便宜的战斗烟则属于乙级,两种烟的烟票也不一样,酒也是这样,茅台、五粮液、汾酒、西凤等都属于优质酒,各地小酒厂酿的则属于普通酒。
现在虽然对比前些年已经好了很多,但总体来说还是物资匮乏,这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物资,只能用这种定量的手段来进行调控,以保证每家每户都能过上一个差不多的春节。
也有家里实在困难的,在领到单位或者街道办发的春节物资专用票后会卖掉,好去买点家里更急需的东西。
所以每到逢年过节前,鬼市都会热闹非凡。
想到鬼市,李言诚不由得就又想到了那个老同学朱永扬。
九月的时候,在他的劝说下,他这位老同学,道上有名的“朱爷”就已经开始全面转型了,其实在更早一些,朱永扬就已经有计划的开始逐步安排手下的兄弟撤出那些鬼市。
这家伙要是真的听话,没有搞阳奉阴违那一套,那么这次的大行动,他还可以平稳度过,可要是做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把戏,那肯定跑不了。
朱永扬会搞那种小把戏吗?
当然不会,是非好歹他还是能分清的,昨天联合行动一展开,他就无比庆幸自己的听话,同时,他还特别庆幸自己早前只是倒腾物资,而没有去搞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说,他控制的鬼市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固定了,这些年他因为去倒腾大件物资,没再指挥手底下的兄弟去和侵占别人控制的地方,这也免了很多的打架斗殴。
而这次联合行动,主要针对的就是社会治安,铲除的就是那些已经形成规模,七搞八搞的小团伙。
老朱下面的兄弟虽然多,说起来也算是有组织的,但那些兄弟跟他之间更多的算是一种合作,就相当于这个鬼市是他开的,那些人是市场里的摊主,按时给他缴纳摊位的租金。
所以,那些人就算被抓,也找不到他头上,鬼市这个东西,并没有明确规定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打击的一直都是倒腾票据的那些人,对于普通老百姓以物易物的行为,其实是不管的。
将报纸放到一旁,李言诚伸手拿过需要他过目签字的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叮铃铃……”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喂,我是李言诚。”
“领导,财务处的江处长有事儿要向您汇报。”
电话是秘书小杨打过来的。
听到说财务处的江处长要向他汇报工作,李言诚挑了下眉头。
财务处一般都是由常务副协助一把手分管,但他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还兼任着刑侦总队的总队长,刑侦工作本就是公安局众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他根本就没精力再分管其他处室,只能是协助戴局长处理一些局里的日常事务。
现在这个江处长要找他汇报工作……
他不记得财务上有什么紧急工作啊,半天时间都等不了吗?戴局长下午就回来了。
不过既然来了,那还是见一下,听听这位江处长要说什么吧。
“你让他过来吧。”
“好的领导。”
很快,财务处的江处长就过来了,小杨紧随其后跟进来给倒了杯水,又退了出去。
“老江,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局长上午在总部开会下午就来了。”
李言诚拿起桌上的烟抽出一根给江处长丢了过去。
“李局,事儿,我还真说不上来是不是着急。”接住烟点上后,江处长紧皱着眉头说道。
“哦?”
闻言李言诚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你说,到底怎么了?”
“我听说,只是听说啊李局,市里好像要给咱们局今年的经费砍掉一部分。”
!!!
江处长的话让李言诚瞬间就瞪大了眼睛。
什么鬼?
“你听谁说的?今年拨款的额度,上个月不是市里召开会议都已经决定下来了么,怎么可能又要砍掉一部分?”
“李局,我是听市财政局宋副局长说的,他跟我说,市里好像临时决定今年要搞一个什么大项目,上边给拨一部分款,剩下的要市里自筹,可市里也没那么多钱,所以……
不只是咱们局,据说是各单位都要砍掉一部分,只是有多有少,我就琢磨,这事情宜早不宜迟。”
李言诚理解江处长说的宜早不宜迟是什么意思。
每个月的财政拨款本就捉襟见肘,各单位都一样,这要是再被砍掉一部分,估计很多单位给汽车连油都加不起了。
他们公安局汽车、摩托车多,这些要跑起来就需要加油,没钱就买不到油,没有油,车就没法跑,总不能让一线的同志出门办案都骑自行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