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破城安民
第八百二十三章 破城安民 (第2/2页)很好,这很赵颢。
烽火乱世,胖子佳人,他们在硝烟中奔跑,然后相遇,拥抱,转圈圈,一圈又一圈,一共转了三圈半,画面定格,笑中带泪,好一场双向奔赴的奸情……
画面很美好,男主角锉了一点,没关系,寡妇的审美标准没那么高。
悠悠地叹了口气,赵孝骞道:“回去告诉我父王,让他藏好了,待我控制了汴京和宫闱,拿下赵佶和曾布后,再接他……们出来。”
愁死了,难不成以后真得管太后叫“后妈”?
后妈裙可以接受,甚至很喜爱,但后妈……有点抗拒。
“传令宗泽,率兵包围殿前司官署,先把曾布拿下,我麾下的将士包围皇宫,不准跑出一人,赵佶必须被活捉。”
…………
殿前司官署已是兵荒马乱,乱象比汴京城更严重。
就在一炷香时辰前,宗泽所部五千燕云兵马已将官署团团包围,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边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有着充沛的体力,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及骁勇剽悍的军队性格。
殿前司官署内,官员武将和差役们已是鸡飞狗跳,人人面色苍白,无力地堵在紧闭的大门内,扭头充满怨愤地看着正堂内端坐的曾布。
都是因为他,才害得自己如今身陷包围,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今日殿前司内所有的官员武将都将被朝廷定义为“叛军”。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所有人都在暗暗后悔,自己怎么就蒙了心,稀里糊涂跟着曾布反了呢。
你们大人物斗法,何必拿我们小人物当炮灰,天日可鉴,我从没想过谋反啊,打出生开始就不是那块料。
迎着殿前司官员武将差役们怨愤的眼神,曾布却坦然端坐,表情毫无波动。
曾布是典型的儒士,从不以成败决定正邪,赢了输了是一回事,正义与邪恶是另一回事。
直到现在,他仍坚持自己没做错。
按照祖制,赵佶理应是皇位的不二人选,太后和朝臣推翻赵佶就是谋逆,就是对大宋祖制的大不敬。
为了维护大宋祖制,曾布纵是拼了性命,也要将赵佶重新扶持上去。
大宋祖制,就是他心中“正义”一词的标准。
刚才闻殿前司军报,燕云边军已破金耀门,并且接管了汴京城防,这当然是个坏消息,但曾布还是那句话,成败与正邪无关。
他输了,只是输在军事上,而不是是非上。
“报——!燕云边军五千兵马已将殿前司包围,请曾使相定夺!”一名军士匆匆赶来报道。
曾布面无表情,道:“纵剩一兵一卒,也要誓死抵抗,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邪不压正!老夫自有大宋历代帝王列祖列宗护佑!”
话音落,曾布抬眼,赫然发现周围无数人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怨愤。
毫不掩饰的怨愤,殿前司内几乎所有人都仿佛在责怪他,怪曾布将他们强行拉入这场本不愿参与的漩涡中。
曾布呆怔住了,这一刻他突然察觉所谓的“正义”,不过是自己一人所坚持的信念,可别人呢?
在这些普通人的眼里,正与邪就那么重要吗?
风水轮流转,谁当皇帝对普通人来说,有区别吗?不管是谁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都是恭顺的臣民,都会双膝下拜表示忠诚。
至于这个皇帝是怎么上位的,是不是合乎祖制与礼法,这根本不是他们能掺和的事,问都不敢多问。
世间终究是实力大于道理的,谁的实力硬,谁便是道理。
呆怔之后,曾布的肩膀突然垮了下来,一瞬间已是意气尽丧,是非懒分。
输了就是输了,现在说什么善恶是非,有什么意义?
退一万步说,赵佶这个皇帝,果真值得自己扶持吗?
原本坚持抵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曾布,此刻终于软下了心肠。
他没有立场拉这些无辜的人垫背,死自己一人已够了。
黯然叹息之后,曾布无力地挥了挥手:“传令……打开官署大门,任贼直入,尔等放下兵器,不必抵抗,将来审问时,就说是老夫逼你们这么干的,朝廷必不会深究。”
说完曾布起身,朝堂外院子里神情复杂的殿前司官员武将们长揖一礼,曾布含泪道:“是老夫牵累诸位了,此仇此怨,只能来世报还,对不住了。”
殿前司的大门打开,如狼似虎的燕云边军将士冲入官署内,刚挥起刀剑,赫然发现官署内所有人皆扔了兵器,跪拜于院子里。
不远处的正堂内,曾布站在石阶上,他已脱去了官服,只着白色里衣,却捋须傲然而立,眼神轻蔑地注视着宗泽。
“你们赢了,但你们终归还是乱臣贼子,是篡逆的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