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故人夜来
第八百六十四章 故人夜来 (第2/2页)但此时李清照举的两个例子,却实在是不妥,众所周知,这两句诗的出处,都是当时的帝王钓不上鱼,旁边的臣子为了宽慰帝王之心,而生出急智即兴作的两首诗。
也就是说,这两首诗只能用在帝王身上,若是用在普通人身上,那可是犯忌了,传出去有僭越之嫌,官府是要问罪的。
赵孝骞的嘴角却微微勾了起来。
不愧是华夏第一才女,这等信手拈来的才情,说实话,赵孝骞完全比不了。
两句诗也有意思,隐含了无限的人生哲理。
那就是……当皇帝的都是空军。
这下赵孝骞的心情好多了,刚才一度对自己的钓鱼技术产生了怀疑,没想到原来是自己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尊贵身份害的。
相比之下,赵明诚却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今日见面,心上人就没给过他好脸色,不但处处维护赵子安,而且还引经据典,不惜犯忌僭越也要挽住他的面子。
输得太彻底了。
一时间赵明诚脸色苍白,心如死灰。
我爱你妈卖麻花情……
“李姑娘,我……我没有恶意的。”赵明诚惨然道。
李清照叹了口气,道:“赵明诚,我知你心意,但……我已心有所属,心中容不下别人,你还是早早回头吧。”
赵明诚深深地看了赵孝骞一眼,明白李清照这句话的意思。
他已完全出局了。
“我懂了,李姑娘保重,告辞。”赵明诚转身,踉跄离去。
李清照转身看着赵孝骞,刚才冷漠的表情迅速一变,变得明媚灿烂。
“让你扫兴了,不要被他影响了心情,我们去第一楼吃灌汤包去。”
赵孝骞深深地注视着她,笑道:“好。”
…………
与李清照在汴京城痛快游玩了一日,赵孝骞的压力都小了很多。
但他与李清照的关系,仍然止步不前。虽然能感受到李清照对他的情意,可赵孝骞考虑到李清照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控制住了心中的念想。
过两年再说吧,他还是喜欢眼下这种互相暧昧,情愫暗生又不挑明的状态。
回到延福宫,换上黄袍,郑春和奉上茶水,赵孝骞翘着二郎腿品了一会儿。
没过一会儿,郑春和又匆匆入殿,看着一边品茶一边沉思的赵孝骞,低声道:“官家,刚接到奏报,许将回京了。”
赵孝骞一怔,喜道:“冲元先生回京了?他在何处?”
“许将正在宫门外,等候官家召见。”
“宣他进来,让御膳房弄几个好菜,朕为他洗尘。”
许久后,郑春和终于领着许将来到福宁殿。
赵孝骞亲自迎出殿外,看着许将那张熟悉的脸,笑道:“冲元先生,别来无恙乎?”
满身风尘的许将垂头朝赵孝骞行礼:“臣许将,拜见官家。”
赵孝骞没动,任由许将行完礼,才笑着上前。
君臣之礼不可废,毕竟他与许将太久没见,他也想看看许将的态度。
当初种建中调动燕云兵马南下,是夺了陈松龄的兵权,许将虽然没有阻止,但也没有赞同,他的立场算是比较中立的。
如今赵孝骞大事已定,急召许将回京,他想知道许将是否认可他这个皇帝。
所以,此刻许将行的臣礼,赵孝骞是一定要受的。
直到许将行完礼,赵孝骞才上前一把拽住许将的手腕,把他往殿内领去。
君臣刚坐下,郑春和便领着几名宫人送来了精致的酒菜。
赵孝骞屏退了众人,亲自为许将执壶斟酒,许将急忙起身,连道不敢。
“冲元先生不必拘束,别忘了你我当年一同戍边,朕为正,你为副,好歹也算有同袍之情,许久不见你,怎地对朕如此生疏了?”赵孝骞一边斟酒一边笑道。
许将叹道:“臣当年也没想到,官家竟有今日……”
二人抬眼,互相对视,良久,突然都笑了起来。
故人重逢,初时的些许拘谨和陌生,此刻一笑泯之。
二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边军大营,赵孝骞当着甩手掌柜,许将默默地忙前忙后,二人搭配非常默契。
笑了一阵后,许将悠悠一叹,脸上满是感慨:“官家是有大本事,大志向之真龙,大宋有圣君如此,盛世指日可待,臣为大宋社稷感到庆幸,幸好是官家,也只能是官家。”
赵孝骞如今已不忌讳这些敏感的话题,坦然笑道:“当初朕也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没见朕把老娘和妻儿都送出大宋境内了么,说明朕其实也没多大的把握能成事。”
许将不敢把这个话题说得太深,急忙端杯道:“臣敬官家,愿大宋在官家的治下尽早一统江山,万世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