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强烈信号
第八百七十四章 强烈信号 (第2/2页)毕竟天下人才辈出,大宋的宰相并不是非章惇不可。
更严重一点说,皇帝也并不是非要推行新政,本来新政就是处处弊病漏洞,它与旧法还真说不上孰好孰劣。
若因为设立监察府一事,新党彻底与官家闹翻,那么元祐年的旧党复辟很有可能重演,章惇和新党这几年的努力皆付诸东流。
思及至此,章惇硬起心肠,转过身去,无视李邵和洪韬哀求的眼神。
见章惇都不出声了,政事堂内其他的官员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大家都不是瞎子,从李邵洪韬二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们是真犯了事,官家和皇城司定然掌握了铁证。
这时候若还无脑地站出来阻拦皇城司拿人,为二人求情,说不定会把自己都搭进去。
满堂寂静,甄庆却嘻嘻一笑:“李邵,洪韬,跟下官走一趟吧,官家有旨,此案由冰井务具审,最后交由大理寺和御史台发落。”
说完甄庆一挥手,身后几名禁军冲上来,出手便反扣住二人的双臂,将二人押出了政事堂。
办完了事,甄庆这才朝章惇和群臣躬身一礼,笑道:“惊扰诸位相公处理朝政,实在抱歉,诸位多包涵,下官这就告退。”
说完甄庆识趣地退出了政事堂。
堂内仍然死一般的寂静,章惇的双目却紧紧盯着韩忠彦和吕惠卿,二人也毫不示弱与章惇对视。
良久,章惇苦笑一声:“监察府还未设立,没想到二位已走马上任了。”
韩忠彦淡淡一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纠查监察百官,亦是监察府的职责所在,章相公,抱歉了。”
吕惠卿也沉声道:“以后对同僚下手的事,恐怕还会有,甚至不少,提前向章相公告个罪,您请多包涵。”
章惇浑身透出一股无力感,无奈地苦笑数声。
监察府,监察府……
果真是新朝新气象,今日章惇总算见识了。
被昔日的政事堂同僚们复杂的目光注视着,韩忠彦和吕惠卿却不卑不亢地朝众人拱了拱手,面无表情地告辞。
二人刚走,政事堂内一片窸窸窣窣的议论声,章惇还没来得及整理纷乱的思绪,又有脚步声传来,却是一名年轻宦官。
宦官很懂规矩,站在政事堂门外,也不进来,只是扬着尖利的嗓子道:“诸位打扰了,奴婢奉旨,请中书侍郎苏辙苏子由先生,赴福宁殿一叙,官家今晚赐宴,欲与先生畅饮叙旧。”
宦官说完,人群中一声不吭的苏辙缓缓站了出来,沉声道:“臣苏辙,领旨。”
说着苏辙便走出了政事堂,在宦官的带领下,朝福宁殿走去。
政事堂内一片沉寂后,突然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堂内群臣震惊了,新党官员惊讶地互相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寥寥几名旧党官员却面露欣喜,眼神透着极度的雀跃之色。
官家单独宴请苏辙,这里释放的信号实在太强烈了!
官家欲与子由先生“畅饮叙旧”,叙的什么旧,会聊到什么?为何只宴请子由先生一人?
相比旧党官员的雀跃,占据政事堂大多数的新党官员却神情惊疑,纷纷望向他们的主心骨章惇。
而此刻的章惇却脸色苍白,身躯微微摇晃,一手使劲支撑着身旁的桌案才没倒下。
单独宴请苏辙,又是官家的一次进逼!
它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胡乱猜测没有意义,或许真的只是“畅饮叙旧”,或许官家打算先说服旧党答应设立监察府,更或许……官家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最后一个可能,才是最要命的!
苏辙是官家的旧识,官家与苏家俩兄弟的私交向来不错,几乎是忘年知己般的深厚交情,这几年官家不仅救过苏辙,也救过苏轼,他们之间相差数十岁,却如多年的同龄老友般互相打骂玩笑。
但如今君臣这般紧张僵冷的情势下,官家毫无预兆地宴请苏辙,显然不可能是畅饮叙旧那么简单。
别忘了苏辙不仅是官家的好友,同时也是旧党的领袖,在设立监察府一事上,苏辙是立场最客观,思路最清醒的人。
昨日苏辙与章惇聊过几句,苏辙的每句话章惇都记在心里了。
现在看来,苏辙的话并没有说错,官家的耐心似乎真的快耗尽了。
若设立监察府一事成了导火索,导致官家的政治立场发生重大改变,决定废新复旧,那简直是新党的灭顶之灾。
想到这里,章惇心头愈发沉重,呆怔半晌后,突然发了疯似的跑出了政事堂,朝福宁殿拔腿奔去,六十岁的老头儿跑得健步如飞,丝毫不顾当朝宰相的风度与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