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参劾反扑
第八百九十六章 参劾反扑 (第2/2页)“这帮朝臣真是……脸都不要了!”赵孝骞骂道:“御史呢?朝中的御史干啥去了?他们不顾官员体面,如同泼妇一般,大庭广众之下跑到监察府工地上骂街,御史没看见吗?为何不见有人参劾这帮货?”
甄庆小心地道:“上午骂街的朝臣里,最少有十来个御史,臣料想应该是没人参劾的。”
“这帮道德伪君子,双标到了极致。朕平日衣角有一点褶皱,都要被御史们参劾,揪着鸡毛蒜皮的屁事不放,现在这么多人跑到外面骂街,御史又装聋作哑了,简直是一群混账!”赵孝骞骂道。
甄庆急忙道:“官家息怒,若是官家觉得应该惩治,可令监察府查办,皇城司已将今日骂街的朝臣一个不漏地记下了,监察府随时可问罪。”
赵孝骞冷哼道:“不必了,事儿倒是不大,就是很丢脸,丢了朕和整个大宋朝堂的脸,这帮混账是真豁得出脸面啊!”
“骂街这种事,朕脸皮这么厚都不敢干,他们的胆子比朕大,无妨,有本事下次骂街一丝不挂地骂,朕才真正服气。”
甄庆站在他面前陪笑。
赵孝骞沉默片刻,又道:“陈州官员一锅端了,皇城司可掌握了切实的证据?此事玩笑不得,若是没有证据,不仅是监察府和皇城司,就连朕都会被当成暴君,写进史书里,一千年翻不了身。”
甄庆急忙道:“皇城司收网之前,便已将证据搜集齐全了,被抓捕的所有官员皆有实证可查,不信他们不认罪。”
赵孝骞皱起了眉:“这么说来,整个陈州官场都烂透了?偌大的地面上就找不出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员来?”
甄庆无奈地道:“据臣所查,陈州及辖下几个县,主要官员几乎都不干净,只有一些小官小吏是清白的。”
“地方上的官员,宗族乡绅势力,还有商贾,地主等,这些人已经形成了一张严丝合缝的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正因如此,陈州辖下的百姓们才会民不聊生,告状无门。”
赵孝骞冷着脸道:“既如此,那就以重典治之,让天下的官员们知道,手握权力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做错了事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
“是,陈州官员尽数被拿入冰井务后,仅仅一个上午,便有半数的官员对自己任内做过的不法事供认不讳,供状也已签字画押,案子被定成铁案了。”
赵孝骞挑眉:“刘单那变态下手没轻没重的,有没有屈打成招?”
“绝无屈打成招,都是把证据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无从抵赖,不得不认罪。”
正说着,郑春和抱着一堆奏疏走进殿来,奏疏不少,分量不轻,郑春和抱得有点吃力。
“官家,这些都是政事堂送来的,大多是参劾监察府和皇城司的奏疏,也有……参劾官家的。”郑春和小心地道。
赵孝骞看着这堆奏疏,不悦地道:“政事堂还没受够教训?不经筛选便一股脑儿把奏疏扔给朕,他们是在示威么?”
郑春和急忙道:“禀官家,章相公解释过了,这些奏疏是经过筛选之后送来的,政事堂从昨日到今天,收到的奏疏不下数千份,他们送呈官家御览的奏疏已经很少了。”
赵孝骞嘿嘿冷笑:“满朝参劾,倒也是一桩荣耀,这说明他们害怕了,担忧了,而朕,做对了!”
“他们害怕现状被改变,害怕权力被分走,害怕从今以后当官不能再如往常般逍遥了,……他们害怕的事,恰恰是朕想做的事。”
“老郑,奏疏朕就不看了,全部送到御膳房,把奏疏塞进炉子里一把火烧了。”
“是,奴婢遵旨。”
赵孝骞阖目沉思半晌,缓缓道:“甄庆。”
“臣在。”
“明日是朝会的日子,你和监察府官员都参加,把陈州犯官们的罪证和供状准备好。”
“明日……又是一场恶斗。”
…………
第二天一早,大庆殿朝会。
时辰至,百官入殿。
文武朝臣班列整齐后,赵孝骞穿着黄袍,徐徐入殿。
接下来便是朝臣见礼,百官山呼。
赵孝骞如往常一般,面色平静地配合着群臣,走完了朝会礼仪。
礼仪过后,大庆殿内竟然诡异地陷入一片寂静,整座大殿数百名朝臣,竟鸦雀无声。
所有官员都低垂着头,仿佛在害怕什么,又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赵孝骞环视群臣,嘴角噙起一丝冷笑,目光锁定朝班首位的章惇。
“子厚先生,今日政事堂可有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