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29章 出人意料(月末求票!)

第429章 出人意料(月末求票!)

第429章 出人意料(月末求票!) (第2/2页)

这就是文学的魔法——它是感觉的‘放大镜’。它要求我们,或者说,诱惑我们,去重新打量生命中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琐碎。”
  
  讲座终于渐入正题,就连老师在内,所有人都期待着张潮接下来的内容。
  
  “而所有感觉的基础,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看’,‘看见’的。”张潮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大大一个“看”字。
  
  写完以后,他无意识地拍了拍粉笔灰——虽然他身上并没有——这个动作让现场的老师都觉得奇怪,因为这是上惯了课的老油……教师才有的动作。
  
  张潮虽然毕业于燕师大,但又不是老师,怎么会有这么个习惯动作,真是奇哉怪哉。
  
  张潮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然而然地接着讲下去道:“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手’,下面是‘目’。古人造字的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看’,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手——要去触摸,要去感受。文学就是这样一种带着温度的‘看’。
  
  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今天我是坐地铁来的这里,车厢里挤满了人。如果我只是用眼睛看,我看到的就是拥挤、疲惫、匆忙。但如果我用文学的方式去‘看’呢?”
  
  张潮身子微微前倾,仿佛真的回到那个车厢当中:“我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用自己的身体为怀中的婴儿围成一个小小的保护圈,任由地铁摇晃,他的脚步始终稳健。
  
  我看到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孩,在摇摆的车厢里坚持读书,书页在她手中颤抖,但她的专注丝毫不受干扰。
  
  我看到一个年轻人,默默地为身边站着的满头白发的老人腾出一点点空间,虽然他自己也在艰难地保持平衡。
  
  你们看,同样是一节地铁车厢,不同的‘看’法,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前者只是信息,后者才是文学。”
  
  这时候前排的一个男生举手了,老师连忙过去让他把手放下来,毕竟还没有到提问环节。
  
  但是张潮却阻止了老师,反而让工作人员把话筒给了那个男生。男生又惊又喜,同时还有点紧张,半天才道:“可是张老师,这样看不是太累了吗?什么都要想那么多。”
  
  张潮哈哈大笑道:“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像你这么大时候的想法。确实,最初接触文学的时候,会觉得好累,好像什么都要赋予意义,什么都要挖掘深层含义。
  
  但慢慢你会发现,这不是负担,而是礼物。”
  
  他走下讲台,走到那个男生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李峰。“
  
  “李峰同学,你喜欢打游戏吗?”
  
  李峰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你在玩游戏的时候累吗?明明要不断地思考策略,不断地做选择,不断地应对挑战,但你觉得累吗?”
  
  李峰摇摇头:“不累,很有趣。”
  
  张潮立刻接话道:“对了!因为你找到了乐趣所在。文学也是一样,当你真正爱上它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累,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突然变得立体了,变得有层次了,变得更加精彩了。”
  
  张潮一边说着,一边回到了讲台上:“去年我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是纽约的一个小街区。我每天下午都会去一个小咖啡馆喝个咖啡、吃个点心。
  
  几天后我就发现一个当地的老人差不多同个时间都会来,点同样的咖啡,坐在同样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街道。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个孤独的老人,在打发时间。
  
  “但有一天,我忍不住和他聊天,才发现他曾经是这个街区的退休邮递员。他告诉我,这条街上的每一栋房子,他都送过信。
  
  那个窗台上种满花的房子,住着一对从战争中走过来的夫妇;那个门前总是停着自行车的房子,住着一个单身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那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蓝色门,里面住着一个写了一辈子诗但从未发表过的老太太。”
  
  学生们听得很专注,眼前似乎真的浮现出这么一个和蔼的老头,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对着一个异国的年轻人轻声细语,诉说自己的故事。
  
  “他每天坐在这里,其实不是在看街道,而是在重温那些他曾经参与过的人生故事。每一封信,都是一段情感的传递;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生命的交汇。
  
  这个老邮差虽然不是一个作家,但在他身上,却有着文学最美好的品格——他关注的不只是门口的邮箱,也有门后的家庭,和其中的悲欢。
  
  我希望大家能记住一点——文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我们成为文学家,而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它教会我们同情,教会我们理解,教会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丰富和纯净。”
  
  周婉京用崇拜和敬佩的目光看着台上的张潮。
  
  客观讲,今天的讲座并不难懂,对她来说甚至有些“幼稚”了——可她知道,张潮不是为她或者学校文学社里的那些爱好者讲的。
  
  他是为学校里的所有同学讲的。这些同学中的绝大部分对文学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有些对张潮的兴趣显然大过文学。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不让讲座变成说教或者炫耀,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
  
  但显然张潮把握住了,甚至可以说极其出色,周婉京的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收放自如!”
  
  张潮的演讲到了尾声,进入了提问环节。
  
  台下立刻有好几只手举了起来。张潮指了指后排的一个女生。
  
  女生接过话筒,有些激动、又有些羞涩地问道:“张老师,您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太幼稚?”
  
  “幼稚?”张潮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才回答道:“我觉得这个词被误解了。什么是幼稚?是不成熟,是天真,是缺乏深度。但同时,幼稚也意味着纯真,意味着没有被世俗污染的直觉,意味着敢于表达真实感受的勇气。”
  
  “你们知道吗,很多成年人写作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顾虑太多,反而失去了那种天然的表达力。你们的‘幼稚’,恰恰可能是最珍贵的东西。
  
  当然,这不意味着你们不需要学习和成长,而是说,在学习技巧的同时,要保护好那份最初的真诚。”
  
  ……
  
  历经近2个小时,这场活动才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抗议声中结束了;张潮并没有留下来签售,而是直接送了一批签名版给学校。
  
  周婉京既没有提问,也没有拿书给张潮签名,而是听完讲座就默默离开了。
  
  她忽然觉得,2年前的张潮,和今天的张潮,似乎又站在了不一样的高度上……
  
  要想真正在“路上”与他相遇,恐怕要加倍努力才可以。
  
  张潮在学校领导、老师的环绕中,并没有察觉周婉京的消失。
  
  这时他接到一个电话,听对面说了一会儿后,张潮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道:“啥?作者是个外国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