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31章 别了,约翰·摩根!

第431章 别了,约翰·摩根!

第431章 别了,约翰·摩根! (第2/2页)

他搞的那些都只能算‘擦边’——哦,就是看似会越界,其实没有越界——所以至少从现在的法律说,确实没办法把他怎么样。
  
  真正能对他造成打击的,反而是他自己内部。现在咱们自己舆论上放蔫儿炮,人家回去也有转圜的余地,写几页报告的事。
  
  所以我说这事不爽快、不痛快!”
  
  王蒙没想到张潮把这件事看得这么透,一时间也有些无语,但是工作还是要做的,继续安抚了几句,还约他回燕京以后要来找自己这个“老家伙”。
  
  另外就是提了一嘴年底的「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这也是委员会第一次颁出「茅盾文学青年奖」。王蒙道:“你不是要颁奖吗,记得早点回来,不少流程还要一起商量。”
  
  张潮自然听得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想让他不要再动用自己的关系和力量,再把这件事给炒热了——无论这太平洋这头,还是太平洋那头,都不要。
  
  要知道现在的张潮不仅仅是个作家,还是在中美两国都颇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同时也是各路出版商的心尖尖,手头还有两个用户数量庞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只要他想,一定能把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实际上昨天晚上他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才会有让王蒙这个着急忙慌的灭火电话,就是担心张潮炸毛。
  
  对于王蒙,张潮倒没有什么意见,也知道人家只是完成工作而已,还是勉强好声好气地应着说了声“好”。
  
  王蒙听到张潮答应得这么干脆,反而有些不太自信了,在他的印象里,张潮如果觉得自己“受委屈”了,一定会想办法要点什么好处。
  
  但是这一次张潮答应得很干脆,声音却充满了疲惫感。
  
  还没有等王蒙再多说什么,就听张潮在电话里道:“王老师,还有别的事的吗?”
  
  王蒙心里“咯噔”一下,但是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别的话来拖延,于是道:“没什么别的事了。你早点回燕京。”
  
  张潮“嗯”了一声,又说了声“到时候见”,就挂了电话。
  
  燕京那边,王蒙也把手机放了下来,对身边的铁宁抱怨了一句:“你说这叫什么事,从头到尾张潮一点错没犯,结果成了需要安抚的一方了。”
  
  铁宁脸色也不好看,但是作为协会主席,她要服从大局,于是安慰道:“时机特殊,时机特殊。”
  
  王蒙叹了口气,也不再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铁宁的办公室。
  
  铁宁没有听到张潮的声音,所以不知道张潮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但王蒙知道,这一次张潮心里一定和作协这边存了芥蒂。
  
  其实这个电话谁来打,都不该由作协这边来打——一来,张潮和作协的合作颇多,但始终没有加入作协,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二来,让人受了委屈,总要想点补偿给人家吧?但是无论名声还是金钱,好像张潮都不缺少,这就让王蒙这个电话打的很难受。
  
  远在深圳的张潮,在球场上挥洒了大半天的汗水,心里的郁闷才疏解了一点。
  
  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他翻了翻手机,发现一个和自己关系还不错的记者,给自己发送了一条“彩信”,是一段模糊不清的视频。
  
  不过张潮还是可以看出,这是约翰·摩根被两个身穿黑色工作夹克的人一左一右夹着,一路送上了一架即将起飞的客机。
  
  从客机的“体型”来看,应该飞往美国的。
  
  就像张潮预料的那样,约翰·摩根将永远地消失在中国——至于他在美国那边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就不是张潮能知道的了。
  
  送走一个美国“朋友”,张潮也迎来了另一个美国朋友。
  
  来自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大卫·米勒。如今他已经荣升出版社的国际部总编辑一职,在Simon&Schuster也算是最高层的几人之一。
  
  他来到中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和张潮谈一谈新书的合同。
  
  说起来张潮上一本在美国正式出版的已经是一年前的《原乡》,不过出版公司是「兰登书屋」。
  
  而《原乡》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在美国热销了超过了200万册,几乎成了华人家庭里必备的「圣经」,为「兰登书屋」赚足了利润,并且一跃成为今年美国最炙手可热的书商。
  
  不少书评人都盛赞「兰登书屋」是“最有眼光”“多元包容”的美国出版社。
  
  这让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高层大为恼火,尤其是《原乡》的灵感来自于他们为张潮筹备的「东方快车之旅」。
  
  这也被大卫·米勒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耻辱——他发誓要拿下张潮的新书,“一雪前耻”。
  
  张潮见到大卫·米勒是在他住的酒店房间的小客厅里。大卫·米勒不是“单刀赴会”,而是带来了公司的法律顾问。
  
  他不想要繁琐的邮件往来,只想在第一时间就让张潮把字签在合同上!
  
  看着对方的阵势,张潮问道:“怎么这么着急?上一本《大医》不是才出完一年多吗?”
  
  大卫·米勒摇摇头道:“对于其他作家,一年多、两年,甚至几年,我都不会感到着急,因为这是他们的创作节奏。
  
  但是你不一样……你是我见过最富有才华,也是创作速度最快的作家,我怕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你的杰作!”
  
  张潮笑道:“哦?杰作?上一本《原乡》,你们好像不是这么看待的。”
  
  大卫·米勒老脸一红,道:“上次……上次……我们不提上次了好吗?就说这一次。我希望你能把下一本书签给我们,任何条件我们都可以谈!”
  
  张潮讶异道:“我目前没有写新长篇的打算,恐怕你要失望了!”
  
  大卫·米勒却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掏出了几本杂志——《十月》《当代》《收获》《青春派》——他略带焦急地道:“那这些短篇呢?我已经知道它们都写了什么,也知道它在中国国内引发的影响。
  
  没有长篇,这些短篇也可以!”
  
  张潮仍然笑着道:“这些短篇……太本土化了,恐怕美国读者不太喜欢吧?”
  
  大卫·米勒语气坚定地道:“不!他们会喜欢!”
  
  这个态度倒真让张潮感到惊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