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二十四章 烈焰焚阙(八)

第六百二十四章 烈焰焚阙(八)

第六百二十四章 烈焰焚阙(八) (第2/2页)

诚然,如果是传统的军事会战,那么辽军无论如何都会占据巨大的优势以至于让这里成为无可撼动的铜墙铁壁,可问题就在于魏国的火枪实在太适合阵地攻防,那种武器分明就是为了这种血肉磨坊一般的厮杀而打造的,换做以往的大军团会战,在极宽广的范围铺开大军,一次冲锋或者反冲锋或许就能直接导致整个战场形势压倒性地朝着一方倾斜,任你火枪成林,也难以对抗大势;然而换成这种被打造成五步一拒马十步一壕沟,望楼堡垒铺天盖地的阵地,那么可以以各种角度、编队覆盖战场的火枪就成了让人打心底发寒的凶器。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辽卒,你听到鼓声,这代表着又一场厮杀的开始,你的上司要求你跟几十个同袍一起越过阵地攻击对面的敌军--别问为什么是几十个,因为人多了就是给对面的火炮当靶子,你提着刀小心翼翼地借助地势起伏或者夜色摸过半片战场,然后准备跳下壕沟抹掉对面魏卒的脖子,然而你发现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把泛着黑光的火枪(当然也有可能是好几把),随着一阵硝烟,你眼前一黑,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部分辽人都是这么还没摸到魏军就死在半道上的。
  
  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让魏军夺下了一段防线,有了防线作为依托,就不再是必须消耗人命的仰攻,而是各自占据地形后的拉锯,辽军这些天不知道吃了多少亏,虽然多少总结出来这种仗该怎么打,却怎么也做不到像守城一样灵活--只能说辽军野战无敌的固有印象和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定下的依托老哈河谷地防守的策略实实在在地让前线辽军踩进了大坑。
  
  当然,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形势还是乐观的,起码双方都折损了不少精锐兵力,再这么耗下去,先撑不住的肯定是魏军,这场仗是魏国的北伐,主动权在魏国手里,只要能把魏人打退,对于辽国来说就是胜利--所以耶律培咆哮归咆哮,但也还没完全失去理智,直到。
  
  他听到了从屁股后面突兀响起的喊杀声。
  
  “怎么回事?”大帐中不少人都纳闷抬头,这可真够稀奇的,来自前方防线上的喊杀声这些天都快听吐了,可来自身后的还是头一次,无论怎么想魏军都不可能越过防线飞到身后,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还会在这里死啃这么多天?那他娘的身后到底哪儿来的敌人?
  
  谜底很快就揭晓了。
  
  “将军!魏人!防线后方出现好多魏人!”
  
  众所周知,一道从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人命消耗器敌我绞肉机的防线,最脆弱的地方一定不是前方或者侧翼,而是囤积后勤粮草乃至伤兵民夫的后方,对于一道用意在于阻拦魏国精锐中军北上路途的防线来说,后方是完全不设防的,毕竟辽国防线绵延数百里,魏军小股兵力越过来没用,可大军--有斥候巡弋大军怎么可能飞过来?
  
  所以耶律培一开始还以为是小股敌军准备放火烧大营或者粮草,而这两点在开战之初他就早有准备,定然不会让魏人偷袭得手,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甚至错得离谱,因为每一个成熟的将领都可以通过喊杀声判断出敌军的大致兵力--而来自屁股后面的厮杀声音明显说明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小股敌军,而是他娘的大部队在进攻防线的后方!
  
  当耶律培和一众将领火急火燎地登高远望时,看到的便是几乎半个大营都陷入混乱的场景。
  
  此时唯一还能给耶律培安慰的,大概就是正面的魏国中军并没有发起进攻,这很诡异,只能说明两面魏军的信息并不互通--这可能是因为敌军主帅在等待自己露出破绽,但更有可能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两边的敌军不能互相传递讯息,而这也就能让耶律培有机会先压制身后的敌军,然后再稳固防线,避免同时被两面进攻的命运。
  
  而事实也如同他预想的那样,为了麻痹正面的敌军,耶律培甚至没有抽调太多兵力,他亲自带兵在大营中与李正然部厮杀,一点一点稳定混乱,安定士气,眼看着就要将乱象遏制,并且将敌军赶出大营,但很快正面防线的喊杀声就当头泼了他一盆冷水,让他在暑日里如堕冰窟。
  
  正面魏军也进攻了。
  
  这不能说耶律培的决策是错误的,毕竟光靠大营内的兵力与李正然部接战绰绰有余,他不想纠结这些敌人到底是从哪儿飞来的,只要稳住后方,且正面敌军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那么一切都还能挽回,然而顾怀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只是前线的些许骚乱,只是几处晴空下明显的烟柱,再加上之前得到的右路军的军报,就让顾怀意识到,他一直等待的时刻,来了。
  
  防线正面和背面的魏军都发起了最为猛烈的攻势,尤其是顾怀的中军,几乎是舍弃了火枪在阵地上的防御优势,借助火炮的覆盖拼命向前推进,因为顾怀和李正然都很清楚,当顾怀的中军推进到辽军的大营,与李正然的右路军完成夹击,那么老哈河防线的这八万辽军,就算是完了。
  
  这一场厮杀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正面魏军的进攻三次被打退,又三次卷土重来,当黎明即将破晓的那一刻,辽军的抵抗意志似乎终于丧失殆尽,还活着的辽卒借着夜色开始溃败,逃离了这片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辽国最佳选择的战场。
  
  等到天明之后,除了尚在大营中负隅顽抗的数万精锐,外围的辽军几乎都逃光了,显然耶律培是认为这里毕竟是辽国的国境,只要占据大营死守,他总能撑到援兵到来,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魏军的进攻停止了,得以恢复交流的右路军退出大营,而正面的中军也不再进攻。
  
  是放弃了么?答案是接下来整整半日没有间断的火炮轰炸大营。
  
  辽军的士气彻底崩溃,耶律培舍弃大营率军突围时又遭魏军骑兵反复冲杀,尸体堆积如山,西拉木伦河为之断流,辽军主将耶律培被俘,押至中军大帐时,魏国靖王亲自劝降,然而耶律培却始终不发一言,最后只能被推出斩首。
  
  在辽人眼中固若金汤的老哈河防线,这片吞噬了数万性命的河谷,被魏军踏平了。
  
  正面十余万辽国精锐兵力先后在阵地上填命,被右路军中军围攻,最后活着逃出去的不足三万人,且多半意志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大胜后魏军并没有休整太多时间,李正然奉命继续率领右路军沿着被突破的防线快速行军至大庆府东南地域,卡住东线大军回援的关键交通节点,而左路军陈平部则是趁着中军大胜的契机佯攻泽州,实则切断泽州与大庆府的联系,等待中军从正面压上,就此三路大军形成直径一百七十余里的包围圈,将辽军中线、东线溃败后的五万七千兵力,以及西线紧急驰援过来的三万辽军,合计近九万辽人压缩包围至大庆府南部地域,只待一声令下,便从三面发起进攻。
  
  谁能想到,只是短短数天,原本以为能彻底挡下魏军的防线,居然就变成了这个模样?正面完全被捅穿,东线已经处处漏风,西线虽然尚且完整但泽州已经不再是魏军必攻之地,只要吃下这剩余的九万辽国败军,摆在魏军面前的,就只剩一个大庆府了!
  
  而越过大庆府,三路大军会师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通往上京的宽广大道。
  
  上京的门户,就要被打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