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独照
第六十一章 独照 (第2/2页)“这将会是那场胜负的延续。”
顾濯嗯了一声。
赵启往前,在滂沱大雨中走向那方高台。
他的脚步貌似缓慢,事实上却是瞬息十余里,硬生生在雨幕中拖拽出一串残影。
未待残影散尽,人已至。
顾濯静静地看着赵启。
赵启行恭敬晚辈礼,说道:“我会先行出手,还请前辈体谅。”
顾濯道了声好。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过,赵启五指紧握,成拳。
就在他出拳前一刻,远方忽有白光破空飞掠而来。
那是裴今歌的刀。
赵启对此视而不见。
顾濯握刀在手。
直到这时候,赵启才是挥出拳头。
拳出瞬间,似是有朝阳自拳中央升起,无限光明自指缝间溢出。
漫天雨水被蒸发成雾气,然后为拳势所席卷向前,再向前。
这一拳简单至极。
正因简单,故而强大。
面对这种纯粹的强,顾濯略有心得。
他出刀,刀锋径直向前。
赵启看着那把朝着自己拳头斩来的长刀,眼神骤然明亮,恍若大日。
轰的一声巨响。
刀锋与拳头正面相遇,未见鲜血四溅,真元率先卷起狂风涌向四面八方。
浓雾瞬间消散不见,重临世间的雨水被迫远行,再无一物存于此间。
紧接着,高台陡然下沉十余丈,连带着在今夜饱受蹂躏的荒原大地发出悲鸣,岩石砂砾在相互挤压中坍缩数十丈之深,硬生生凹陷出一座深坑!
顾濯开始往前。
赵启的拳头被刀锋斩开,鲜血还未来得及流出,便为炙热光明所蒸发。
与此同时,他眼中的光开始急剧衰竭。
那双瞳孔如若未被潮水带走的死鱼,奄奄一息地暴露在沙滩上。
片刻后,赵启在刀锋前松开拳头,叹息说道:“我败了。”
是的,他与裴今歌在最初的交锋中负了伤,状态不如最巅峰时的自己,但顾濯同样负伤,且经历了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
无论对方在这之后遭遇了什么,有了怎样的变故,这场战斗的胜负依旧是真实的。
顾濯收刀。
一声雷鸣响于赵启的身体里。
那是道生带来的余波。
顾濯没有说话。
赵启再次向他行礼,转身往高台外走去,身影消失在今夜的风雨中。
顾濯在高台坐下。
他知道,这将会是最后的片刻休憩。
裴今歌在远方,凝视着他,默然不语。
……
……
也许是此间无半点天光的缘故,大秦铁骑的到来并不突兀。
沉重的蹄声混杂在风雨中,就像是起于大地的密集轻微雷鸣,泥土与飞舟的残骸为之而颤动。
在最前方的那位将军把血战过后的惨烈画面收入眼中,藏在盔甲下的身体陡生寒意,紧随而来的却是自四肢百骸而来的狂烈炽热。
没有言语,无须鼓舞,更不必呐喊。
一切该说的话,都已经在行军途中被告知。
此时此刻,每一位手握缰绳的骑兵都已清楚今夜这场战争的真相,知晓自己是为何而战,知晓如何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杀死魔主。
荒原的地面突然开始震动,数不尽的石块突兀脱离大地,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当中,铺就出一条通往魔主所在高台的道路。
一座山丘就此出现荒原之上!
那位正准备出手轰碎高台让骑兵得以冲锋的大秦王将,不由神色错愕。
下一刻,号角声被奏响。
大秦镇北军最为精锐的骑兵们催动真元,加持战马,朝着那座山丘发起进攻。
纵是在这无光的漆黑暴雨世界中,这依旧是令人心悸的巨潮。
顾濯站起身来。
相隔十余里,他的目光准确地落在那位大秦王将的身上。
他对此人有印象,记得这位将军的姓氏是许,有过太多留名青史的胜利,并且是主帅。
那么,这人就值得一死。
顾濯冷静地得出结论。
然后,付诸于行。
他伸出手,一把铁剑自飞舟残骸中飞起,落入他的掌心。
没有下一刻,这把不知是哪位死去将军的佩剑,被他直接掷出。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太迅速,太急促,太过突然。
人们只见黑夜被无故划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半。
一道炽热如流星般的白线坠向万军从中,在刹那时光里无比精确地命中那位许姓将军的胸口,爆发出璀璨光芒。
许姓将军低下头,望向胸膛突兀出现的巨大伤口,眼中尽是困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待他回想起来,这破空而来的铁剑带起的光华,与前司主席厉轩死前颇为相似时……他终于意识到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这就是传闻中的道生道灭。
当许姓将军发现这个事实后,他连带着座下的战马,就此化作一团血雾,与剑光同消散。
剑起星奔万里诛。
……
……
剑出一刻,顾濯就再也没有往那处看过一眼。
他握着裴今歌的刀,伫立在风雨欺压的山丘之上,沉默地等待玄甲重骑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