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六十六章分封利弊,诸国戍边

第二百六十六章分封利弊,诸国戍边

第二百六十六章分封利弊,诸国戍边 (第1/2页)

纵观历代王朝,在制度设计上,张虞最佩服者莫过于刘邦。
  
  在刘邦称帝之后,汉帝国所面临的局势很差,几乎是看不到有两百年国祚的可能性。其中关键在于刘邦在有生之年,将齐、吴、赵等关东诸国收归中央,再封于刘氏宗亲的操作,极大强化了汉帝国抗风险的实力。
  
  莫看汉景帝时期出现了七国之乱,但正是因关东诸侯国的存在,帮早期的汉帝国渡过两次危机。
  
  首先刘邦病逝后,吕后专政朝野,但因关东诸侯国的存在,让吕氏子弟大为忌惮;其次,汉文帝登基前后,虽有受到关东诸侯国窥探皇位的威胁,但因关东诸侯国的存在变相帮助汉文帝稳定朝政,让陈平、周勃等高祖老臣不敢放肆,最终一一被汉文帝解决。
  
  故概述刘邦的政治手段,可用封诸侯镇抚六国旧人,以勋贵阶级钳制关东诸侯王,并用关东诸侯威胁关内的勋贵,形成互相牵制的政治格局。
  
  关东诸侯为何不与勋贵阶级合作,只能说因为利益不同无法合作,勋贵们的利益维系于皇帝,而关东诸侯自有手下。如果关东诸侯入主关中,新、老两派系会因利益问题无法共处。
  
  如群臣迎汉文帝入长安,事先就有考虑汉文帝的背后势力,见文帝母族弱,及属下实力不强,方才选择迎奉汉文帝,以保证勋贵阶级自身的利益。
  
  而汉文帝深知利害,为了表现出自己人畜无害,前往长安时,一共才带了六人。且第一时间封赏勋贵功臣,以确保勋贵们的利益。
  
  因此如从结果来看,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政治平衡机制。如果无刘邦的政治平衡机制,一连串的政治危机下来,汉帝国怕不是很难活到两百年。
  
  反面例子如曹魏,无远图的曹操父子既未建立起勋贵阶级,又没有分封宗亲,反而严格限制宗亲,最终方有司马氏篡位。如果将司马家换到西汉早期,即便司马懿熬死所有人,但有关东诸侯国,司马家便不敢滋生取代曹魏野心,而是乖乖为曹氏打工。
  
  当然了,分封不是没有反例,西晋吸取曹魏限制宗亲的教训,大肆分封宗亲诸王。然司马炎不得分封之精髓,或是说司马炎对反叛之事深度担忧,不仅将宗亲分封至诸州,更是将宗亲分封到统治核心区,遂爆发了八王之乱。
  
  然西晋虽因分封而亡,但至少渡江建立了东晋,得以延续国祚百年,勉强达到了司马炎的目的,封建亲戚,以延续国祚。
  
  分封制与郡县制争议之大,千古以来持续存在。故当张虞决意启用分封制起,诸卿多有欲劝谏者。
  
  殿内,张虞头戴冕冠,身着衮服,威仪坐于榻上。文武分列左右,各持笏板而立。
  
  “陛下,高祖分封诸国,故有七国之乱。世祖改制诸侯,封而不专兵,遂诸侯不为大乱。”田丰神情严肃,劝谏说道:“陛下封诸子为王,并予专兵之权,臣恐为后世之祸。”
  
  “望陛下慎行!”
  
  杜畿说道:“周行分封之制,乃因中原蛮夷多寇,为行制衡遂分封子弟。然此制非长久之政,两因废除诸侯,以郡县治国,方才令天下太平。而今陛下不以七国之乱为鉴,而复行古制,恐会扰乱法纪。若有不肖子孙触犯国家,将有手足相残之事。”
  
  张虞神情不满,沉声说道:“前汉之所以有七国之乱,非因分封之罪,乃因分封地域辽阔,大则专都偶国,小则跨郡连州。末大则危,尾大难掉,皆地广兵强积势之所致也。朕分封诸子,无跨州连郡之国,故诸卿勿以七国之乱而进劝!”
  
  说着,张虞环顾众人,说道:“至于郡国安世之语,朕以为不然。天下之广非一人能独居,故需与人共守之。是以为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衰一心。昔周之兴盛,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内有晋郑之辅,外有鲁卫之虞。故国祚悠长,有数百之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