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楚云飞:苏联人在我这里没有面子!(求订阅)
第579章 楚云飞:苏联人在我这里没有面子!(求订阅) (第2/2页)他微微皱了皱眉,在即将走上发言台的那一刻,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举动。
他将那份发言稿,随手递给了身旁的赵鹏程。
“收起来吧。”
然后,他便两手空空地,走到了麦克风前。
众人略显惊讶的看向了楚云飞。
但楚云飞却没有看任何人,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台下那一片片朝气蓬勃的脸庞。
那些挺得笔直的、如同小白杨般的身躯,似乎因为楚云飞的目光而变得更加笔直。
楚云飞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
然后,他开口了。
没有官样文章,没有长篇大论。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孩子的耳朵里。
“同志们。”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台下便瞬间安静了下来:“我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十五年前的我自己。”
“那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怀揣着一个梦想。”
“那就是,让我们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今天,你们选择穿上这身军装,选择将自己的未来。”
“与蓝天,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楚云飞由衷的为你们感到骄傲。”
“我不想跟你们讲太多的大道理。我只想告诉你们三件事。”
楚云飞顿了顿,而后缓缓伸出了手指:“第一,好好吃饭,把身体锻炼强壮。因为我们都清楚,飞行员,需要钢铁一样的身体。”
紧接着,楚云飞缓缓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好好学习,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因为,广阔的蓝天并不会不会同情任何一个头脑空空的人,未来的战机势必会更加精密,更加需要一个聪慧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空战的胜利,才能更好的执行相应的作战任务。”
他伸出了第三根手指,目光,变得无比的锐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永远,永远记住今天你们站在这里的感觉。”
“记住你们胸中这股滚烫的热血,记住你们对未来的渴望,记住你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因为,当你们将来,驾驶着战鹰,冲上云霄,与敌人搏杀的时候。”
“唯一能支撑你们,战胜恐惧,冲向死亡的,不是命令,不是荣誉,而是你们心中,这份永远不会冷却的赤子之心!”
“我的话说完了。”
他向着台下那群已经被他这番话深深震撼的孩子们,郑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操场上,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些年轻的“虎仔”们,用他们最大的力气,为这位没有一句废话,却说出了他们所有心声的将军,献上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主席台上的汪强,眼中异彩连连。
而一旁的苏联大使彼得罗夫,则若有所思地,鼓起了掌。
随后轮到了汪强,此前准备好的手稿,此时也被他塞回了口袋之中。
汪强自信迈步上前,随后缓缓出声:“同学们,现代的战争,着重速力,元朝利用骑兵的速力,远征欧洲;英国人用蒸汽机的速力,傲视全球,建立了日不落帝国,飞机自发明以来,速度更大,威力更猛,可数天之内,亡人家国
本校集中全国最优秀的青年,施以教养卫并重的教育,目的在培养我空军伟大势力,和帝国主义者抗衡,我们不但要争取整个民族的自由,且要谋求其他民族的自由平等。”
站在身后的楚云飞静静的听完汪强的演讲,不住点头称赞。
难怪能当上空幼的校长。
在现如今国民政府空军部队几乎牺牲干净的今天。
这些虎崽子们就是将来的民国空军。
常瑞元用的放心,将领们也信任其能力,说明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开学典礼并未占用过多的时间。
典礼结束后的午宴,设在空军幼年学校的军官食堂里。
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觥筹交错。
长条的餐桌上,摆放的是和学员们日常伙食标准相差无几的几样菜肴。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炖土豆,一盘炒青菜,一盘麻婆豆腐,以及管够的白米饭和馒头。
菜色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但分量十足,香气扑鼻,充满了军队食堂特有的、朴实而热烈的烟火气。
楚云飞对此,非常欣慰。
他端起饭碗,夹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吃得津津有味。
他知道,汪强这是在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向他展示着空幼勤俭、务实的校风。
这种不搞任何“面子工程”的做法,楚云飞颇为欣慰。
然而,同桌的苏联客人们,脸色却不那么好看了。
苏联大使安德烈·彼得罗夫,看着自己面前那粗瓷大碗里盛着的普通饭菜,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用银质的叉子,有些嫌弃地拨弄了一下盘子里的土豆,然后,放下了餐具。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怠慢,一种侮辱。
他堂堂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特命全权大使,代表着一个世界强国的颜面。
中国人,竟然就用这种食物来招待他!
“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吗?”
彼得罗夫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怒火。
他通过身边的翻译,冷冷地对楚云飞说道。
坐在他身边的几名苏联武官和外交人员,也纷纷放下了筷子,脸上露出了同样不满的神色。
开团就跟这件事情上面,老毛子一行人做的还算不错。
一时间。
餐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和紧张。
汪强和几名作陪的中国军官,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了楚云飞。
而楚云飞却仿佛没有听出对方话里的火药味。
他咽下口中的米饭,用餐巾擦了擦嘴,然后才抬起头,微笑着看向彼得罗夫。
“大使先生,您有所不知。”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还有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现在,是在一所军校里,是在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的战士。”
“而对于战士来说,最高规格的款待,就是让他们,吃饱,吃好,吃得有力气才能呢个训练,才能战斗。”
他指了指桌上的红烧肉:“这,就是我们前线士兵,在打了胜仗之后,才能吃到的‘庆功菜’。
今天,我们用它来招待你这位尊贵的客人,正是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解释了菜色简陋的原因。
又反过来,将这种“简陋”,拔高到了“最高敬意”的层面。
但彼得罗夫显然不吃这一套。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中国人惯用的、虚伪的客套话。
他冷哼一声,将餐巾扔在桌上,作势就要起身。
“很抱歉,将军。这样的‘敬意’,我恐怕无福消受。”
他这是要离席抗议了。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他做出了起身的动作。
但在场的中国人,从楚云飞到汪强,再到其他军官,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阻拦。
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看一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
这就很尴尬了。
彼得罗夫的屁股,抬起了一半。
是继续站起来拂袖而去,还是重新坐下,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就在这时。
他身边的随行武官和翻译,略显焦急,所有人实际上很清楚,这次会面的重要性。
彼得罗夫也更清楚,眼前这位看似温和的楚总顾问,在战场上,是何等强硬和冷酷的角色。
要是真的就这么闹僵了。
回去之后,莫斯科方面怪罪下来,没人担待的起。
“大使同志!大使同志!”那名武官连忙拉住了彼得罗夫的胳膊,用俄语急切地说道,“请冷静!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或许只是一种试探!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影响了后续的会谈啊!”
翻译也在一旁帮腔:“是的,大使先生,楚总顾问刚才的话,其实很有道理。”
“这或许,正是他们军队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两名下属的连拉带劝之下,彼得罗夫那张涨得通红的脸,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借着台阶,重新坐了下来。
虽然脸色依旧难看,但总算是没有把场面彻底搞僵。
他拿起餐具,象征性地吃了一口。
而楚云飞,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那副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场小小的午宴风波,就这样,在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
宴会结束之后。
苏联大使馆的武官,很快便派人前来通知。
原定于下午三点,在会客室举行的“非正式会晤”,因“大使先生身体不适”,临时取消。
这个消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汪强有些担忧地找到楚云飞:“总顾问,这苏联人是不是生气了?会不会影响到后续的会面和商谈?”
楚云飞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担心:“放心吧,汪教育长,他们不会走的,就算谈崩了,美国人也很乐意当虎崽子们的空军教官。”
他看着远处苏联代表团下榻的招待所,眼中闪过一丝洞察一切的精光,轻笑了一声,接着补充道:“这位大使先生,不过是在用这种方式,抬高自己的价码,想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争取一些更有利的条件罢了。”
“我们,不必理会。”
“苏联人在我这里,没有多少的“面子”可言,我们现阶段和他们仅仅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这会不会影响到后续的合作?”
楚云飞微笑着摇了摇头:“晾他一天之后,他自己,就会找上门来的,他们不会走的。”
彼得罗夫取消了会面,但并没有立刻离开空幼。
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一个“我还在等你来哄我”的信号。
楚云飞却偏偏不接这个茬。
他仿佛完全忘了还有苏联大使这回事。
楚云飞带着极大的兴趣,在汪强的陪同下,去探望了空军幼年学校第一期的那些优秀学员。
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锻炼,已经褪去了入学时的青涩和稚气。
他们的身姿,变得挺拔;他们的眼神,变得坚毅。
“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报告长官长官:我叫叶本健,空幼一期学员。”
楚云飞又问:“听你的口音,河南人?”
“报告长官,是河南人。”
“那你又是怎么来参军的呢?”
“前几年,日本人沿着平汉铁路线南侵,教国文的狄冈青老师知晓前线战况,当即让我们离开,他说如果我们被抓到东三省就会被施行奴化教育,强制训练,让我们中国人残杀中国人。”
“父母、奶奶集全家财力,交于我小叔并带我和堂弟离家,后来我们乘上了火车南下抵达汉口,后来我们经过了一番手续办理之后,被送往了战时儿童保育院。”
战时儿童保育院,是由宋庆龄、李德全、邓颖超、史良等联合社会各界爱国团体和人士创办的,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抢救沦陷区的儿童送往大后方安置以及教育培养。
“在逃亡陪都山城的过程之中,我们途径了宜昌,经历了日军的第一次轰炸,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在耳边轰鸣,我们吓的蜷缩起了身子,簇拥在了一起,女孩子禁不住失声啼哭,真叫人胆战心惊,那一次轰炸,我们一行一百余人最终只剩下了不足七十人。”
“乘船抵达山城之后,轰炸并未停止,敌机经常空袭,不知多少老百姓死于敌人的炸弹之下,正是敌机的暴行成为了我们“血的课本”.
两年前的夏天,空幼学校的第一期招生,我怀着要架铁鹰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志愿报考,最终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笔试,被录取,从此结束了流亡生涯”
楚云飞一脸认真的点头:“记住这份血债,把这份恨刻进骨头里,将来,等到登陆作战的那一天,我相信你会驾驶属于你自己的铁鹰,用它来向敌人十倍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