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亲善会
第一百四十章 亲善会 (第1/2页)南铁附属地,平安通广场。
街上依旧热闹,广场西侧有一栋三层红砖大楼,拱顶高窗,石质花雕,很标准的“和式洋风”建筑。
这里是“满蒙文化协会”奉天支部,也是“日支亲善会”的临时举办场所。
时间刚过十点,旭日东升,冰消雪融,难得的暖阳高照,晒得大街上南流北淌。
大楼外停着一排黑色汽车,平民百姓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时不时就能听见窗棂里传来一阵阵掌声雷动。
“我谨代表在场的华人商民,感谢东洋友邦出兵援助,稳固奉天局势,愿我们两国永世交好、和谐共荣!”
“哗啦啦——”
会场内,讲台上摆着一排长桌,十几个人正襟危坐,其中多半都是东洋人,偶有几个华人会员,也都坐在边边角角。
众人身份各异,有大陆浪人,有财阀代表,也有东洋学者。
为首那人,则是南铁株式会社的总裁,其身边坐的是调查部理事武田信。
讲台后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条横幅,上书八个大字——日满一体,东亚共荣!
台下像是一间教室,梯形环绕,满坑满谷,足有几十号人参会,绝大多数还是小东洋,华人全都坐在末尾。
亲善会如期进行。
初始阶段,华人代表逐次发言,说的都是感谢东洋出兵、平定郭乱的事儿,日籍翻译同声传译,捧臭脚的奉承话,说来说去,万变不离其宗,听起来总归是有点沉闷。
孟铎坐在会场末尾,歪斜着身子,努力辨认台上的几个华人。
目前为止,秦怀猛还没发言。
等不多时,司仪却将发言的机会让给了一位老者。
此人姓庞,据说早年中过举人,精通孔孟之道,自诩为奉天一代鸿儒。
民国十几年了,老登至今还留着辫子,舍不得铰,如今眼见着轮到自己发言,简直是如沐天恩一般,连忙起身作揖。
等他那套礼数做完,大家好悬没昏睡过去。
末了,庞先生才沉吟叹道:“满洲乃太祖皇帝龙兴之处,承蒙东洋友邦屡次援助,方才得以保全,免受沙俄荼毒,实乃不幸中之万幸!日中两国,睦邻友好,和谐共荣,指日可待……”
老登的发言,冗长琐碎,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听得众人无精打采。
孟铎听了,也忍不住直打哈欠。
没想到,正在烦闷的时候,耳边却突然传来一声轻唤:“老同学,你也来啦?”
孟铎一惊,扭头就见一张笑脸,不觉有些诧异:“诶,是你?”
谁呢?
这人名叫侯传言,是他在同文商业学校读书时的同窗。
念书那阵儿,两人虽然认识,但并不算是好友。
毕业以后,一个去了市政公署当差,一个去了南铁地方事务所谋职,彼此间各自忙于生计,平时也没什么往来,不想今天却在这里又碰见了。
侯传言猫着腰,从会场后头绕过来,笑呵呵地问:“咋的,毕业几年,你就不认识我了?”
孟铎笑了笑,轻声说:“怎么会呢,刚才怎么没看见你?”
“我刚到,从后门进来的时候,一打眼就认出你了,寻思过来跟你打个招呼,你给我挪个地方?”
“行啊,快坐快坐!”
孟铎也没多想,顺着长凳往里挪了挪,就让侯传言在自己身边坐下。
这时候,庞先生的发言也终于将近尾声了。
老登站在讲台上,相当诚恳地拱手道:“冯基善祸国殃民,擅自废除‘清室优待条例’。兹事体大,有损国信,如今当务之急,万望友邦能够鼎力相助,恭迎清帝东归,稳固三省大局,早日实现东亚共荣!”
情之所至,颇感动容,又在台上抹了几把眼泪。
然而,会场内却应者寥寥,几乎是鸦雀无声。
过了好长一会儿,才有人带头鼓掌,稀稀拉拉的,听起来也不太诚恳。
侯传言不禁笑道:“清帝东归,说的好听,但以老张的性格来看,又怎么会把皇帝接到奉天来呢,你说是不是?”
“嗯?”
孟铎没听清,注意力全都放在讲台上,眼见着就快轮到秦怀猛发言了,立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说:“你先等会儿,等散会了我再跟你聊。”
紧接着,就见台上的司仪介绍起了秦怀猛。
众人的目光也随之投向了讲台角落。
秦怀猛三十多岁,含蓄内敛,仪表堂堂,身穿黑色长衫,坐在那频频点头,说起话来也是相当低调且慎重。
“承蒙石原先生的介绍,我本人学识有限,说不出什么道理,也不懂什么主义,我只知道,二十年前,如果不是东洋友邦出手相救,我脚下的这块土地,现在应该在俄国人手里。在满洲三省,但凡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毛子对咱们有多狠。庚子俄难,西方列强没一个来帮我们,只有东洋人出手相助,到底是同文同种,所以我信东洋人,感谢东洋人,只有早日实现东亚共荣,才能抵御外辱,免得让东三省再受沙俄蹂躏!”
相比于刚才那位庞先生,秦怀猛的话,似乎才说进了东洋人的心缝儿里。
会场内顿时掌声雷动。
秦怀猛接着说:“我只是个商人,不懂怎么共荣,但我觉得共荣的前提是互相信任、互相交融,先从商业文化做起,促进两国交流。为此,我决定以身作则,亲自带头说服奉天商户,争取早日实现商业互通。目前,我已经帮忙联络了不少商绅,大家一致决定,将八卦街和雪街周边十七家商号铺面,转租给东洋友商,共同促进奉天商业繁荣。”
此话一出,讲台上的财阀代表立马鼓掌庆贺。
东洋人觊觎奉天的土地租赁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虽说按照《民四条约》的规定,东洋侨民理应在南满地区享有杂居权和商租权,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受限于奉张集团的重重阻碍,总是无法完全兑现,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东洋侨民大多还是只能在南铁附属地居住。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
老张为了平定郭乱,跟东洋人签下密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落实《民四条约》中的杂居权和商租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