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杀得好,杀得解气
第259章 杀得好,杀得解气 (第2/2页)哪怕蔡太师心中觉得还是有蹊跷之处,如之奈何?
难道还能不打党项?
“那我走了,明日入夜,你就动身,一路上,当不能碰到一个游骑斥候!”姚平仲再交代一语,便是也知,这鄜延边境之地的游骑斥候,精锐非常,那不是玩笑,不能有丝毫侥幸。
若真碰上,即便不是当场来盘查,但凡记录在案到处禀报一番,破绽就出来了。
“你速去就是,放心,我知道如何调度!”刘光世心中有数,这事不难,只管以防备党项的名义,四处抽调游骑斥候往北来就是。
“多谢!”姚平仲拱手一礼,转身就去。
“不说此语,既是苏帅之事,我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光世也回礼。
只看得姚平仲再吊下城池去,上马消失在黑夜之中。
刘光世已然来呼:“快,令兵都随我来,门外守候,我写军令,四处去传,兴庆府细作来报,党项果然有兵马异动,当再加游骑斥候往边境来,不可有失!”
刘光世显然故意如此来呼,呼得许多人都听得见,明日也要动身,带着蔡攸的尸体赶紧回延安府去面见父亲,集结兵马,调兵遣将。
便是此时,刘光世一点都不慌了,什么大学士,死就死了吧!
死得还算有点作用,死得其所,定是在党项皇城里大言不惭了,得罪甚多,出口之语必也是教人难忍,汉家使节之风范也!
死得好!
死得人心情舒畅!
更死得有利家国!
也问问使团里的那些官吏差役,见西夏国主的时候,定也不是蔡攸一个人去的,旁边肯定有官员陪同,且也问问这位大学士说了点什么,最好真说了点什么……如此也好印证。
果不其然,一问之下,便也说党项人当堂要殴打宋使之事。
刘光世岂能不是奋笔疾书来,军令写完,就写奏疏,把事情始末先作一个第一手资料的汇报。
那边姚平仲,还得在浑州川的沟壑里再躲一日,休息是其一,主要是等着刘光世先把前路扫清,不必着急。
只待躲到再落夜,众人只管沿着河川小路一路往南。
只待过了延州城,姚平仲还要写信,信就一个字,有。这是约定的暗号,有就是成了,无有就是不成。
信也是快马去那燕京城。
只管再过鄜州,入坊州,安然回到耀州。
一切,仿佛都未发生过一般,回到耀州,只管再忙,招募士卒,操练新兵,一切忙忙碌碌。
不得多久,便也听得风声来,说使节在党项被刺杀身亡,姚平仲不免也要在官员同僚之间,当作惊骇非常,还要几番破口大骂,骂党项蛮夷……
消息如风,风随快马,不得几日去,又入东京城内。
朝堂之上,满朝文武,无不悲戚,那老太师更是哭得两眼通红,天子连忙赐座,也怕他站不住脚了。
却看天子,也是一脸悲伤,只问:“党项何以敢如此行事啊!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
也听得王黼来说:“那定是蔡学士言语铿锵,蛮夷之人不思天恩,反而恼羞成怒,如此做下这般丑恶之事!”
天子听来,也是点头,他心中岂能不恼党项,这二十年来,心腹大患就是党项,打来打去打了好几番,这朝堂之上骂党项的事,也不知多少回了,就三年前,刘法兵败身死,岂不更是骂得不停?骂着骂着,那党项自就是蛮夷之辈,不可救药。
却听太师忽然一语来:“当查,细查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王黼点头来:“查定是要查,但此事定是党项,查清楚一些,也教那党项蛮夷不可辩驳!如此,我大军若是要出,那就是师出有名,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定能大胜!”
童贯也是皱眉,他对党项之了解最深,不免也觉得此事多多少少有点蹊跷,与党项打交道不是一日两日了,党项何以忽然要杀宋使?
自也知道,那使团百十人,一个个亲眼所见,言之凿凿。
童贯虽然有些疑惑,便也轻易不会出言来说……
天子大手一挥:“那就派人去查,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都一并派人去看看,派精干之人去,拟讨贼檄文,速拟!”
童贯来问:“陛下定计,要发兵去打?”
“这般何以还能不打?我天朝之宋,若是被蛮夷所欺,何以有脸面对天下之人?”天子着实悲戚,这么一个亲近之人,出发的时候,还亲切称之为“居安兄”的人,感情岂能不好?
童贯点头:“那就当速速将燕云之精锐班师而回,西北各军自归,京东之兵归乡修整一二,如此也好再来征发!”
“未想竟会至此,真如唐太宗所言,蛮夷也,畏威而不怀德,好言不听,唯有兵威,枢密院的事,枢密院速速去做,此番,发兵三十万,定要有个交代!如此朕才有脸面对天下人!”
天子如今,胜得太多了,自信着实不少。
童贯也愣了愣,三十万……这是个什么数目?
童贯去看王黼,王黼心下也是虚的。
那童贯自己来问:“陛下,此番不知三司能筹措多少钱粮?”
天子也去看王黼。
王黼硬着头皮来答:“二……三百万贯,三百万贯现钱。”
童贯一脸为难,抬头去看天子。
天子不必说,只管来开口:“三百万贯,何以动得了三十万军?中书门下与三司,再去筹措,两三月内,当要……”
天子看向童贯……
童贯来接:“六百万贯才好征发!”
“那就六百万贯,无论如何,也要凑到开战之六百万贯钱往枢密院去!”天子着实伤心不已,这么好的一个朋友死得这么惨,岂能不气?
“陛下,枢相,六百万贯……怕是……”王黼无奈非常,他一个宰相,权柄都在别人的手上,但干活得他来干。
关键是,六百万贯,王黼着实是变不出来。
却听童贯直接来问:“这是征发开拔之资,那粮草调度之事,中书门下也当有个章程才是!”
王黼便也来答:“粮草之物,可沿途调拨,关中之地,地也不贫,粮草可多出关中州府,如此就近,少了靡费!”
自就是大手一挥的事,关中平原,长安所在,算不得穷,但三十万大军靡费,何其多也?
这般之事,越是富贵人家,自越出得少,越是底层百姓,自越要多出。
童贯倒也不管,只要有明确的来路,他自点头:“如此不差,就这般。”
王黼皱眉不止,六百万贯钱,他得去弄,抬头看看,讲价也是没有余地了,说不定还要恶了此事悲伤的天子,那就去干吧,到处去抠,且看怎么抠。
童贯这边也难,三十万兵,上哪里去找三十万兵?莫不真把京畿调拨一空?
关键是京畿调拨一空又有什么意义?
得想法子了,至少账面上要有出兵三十万的模样。
这位天子,虽然好拿捏,但只能哄着拿捏,顶着拿捏是万万不行的……
三十万兵,也不是不可,至少听起来就吓人,先声夺人之势,多少也有点用。
朝堂上一番来去。
苏武那边,也收到了消息,有,就是成了,不免也喜,也知道大战不远,只看朝廷准备,只看童贯准备了。
便也知道,自己要不得多久,就要回京东了,再出征之前,定要让军汉们回去一趟,住一些时日,不能连番去打,否则军中也要起埋怨之言。
眼前事情就多起来了,吴用的事要更快更狠辣一些,给百姓发粮发布的事,也要加快速度。
乃至燕云之兵马整编,里里外外,也编出了个五六万军,驻在州县各地,其实不够用,也要招募,这事就看谭稹的了。
怨军郭药师,也在扩编,他麾下,驻扎在燕京城与周近州县,扩到一万五六千之数。
苏武自己,怕是要先走了,那些京畿之兵,多还要留驻一段时间。
苏武还想一件事,去西京看看,侦查地形地貌是其一,走一走太行山路是其二。
其三,还是要与女真人再见见,若是有可能,与耶律大石也见见。
苏武也听得东京城使团带回来的消息,枢密院发到燕京来了,那就是西夏人当真要出兵去救援大同。
这也是个外交筹码,要与金人谈一谈,利益最大化。
乃至,也谋一谋,是不是让女真也提前出兵与党项人打一打,若此事能成,那伐党项之事,自是事半功倍。
苏武也知道,一旦宋与女真起了纠纷,党项与女真,就自动成一路人去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此时此刻,是时间差,苏武一定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操作一二,若是这个时间差浪费了,往后悔之晚矣。
国际局势,风云突变,苏帅俨然是个政治动物,闻风就要动。
只管把燕京城的事安排好,千余快骑,几千匹马,赶紧往西去赶场子,这场子必须赶上。
那西京大同,不可能不破,只是苏武知道,有耶律大石从燕京带去的数万军民,这个大同城破的日子,理论上会拖后许多。
这个时间差就更充裕了!
从燕京往大同去,若不往南去绕,就两条道,一条是北路,走宣化出张家口。
一条是南道,进太行山脉,走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过蔚州,进大同盆地。
走北道,其实就是出塞了,也就是到草原边缘了,这条路苏武不准备走,一来是不想此时与女真发生什么误会。
二来是苏武就想走一走太行山,过太行山,其实就是山西,山西也是一个狭窄的盆地,也是来日苏武真要与耶律大石做交易的依托之地,换句话说,耶律大石如果真进入草原了,山西就是钱粮物资去换耶律大石马匹的重要之地。
千余骑,说出发就出发,当然,也提前与女真通个信息,便说他苏武要到大同来拜见一下友邦金国的天子,乃至也说,所带之骑一千,从西南边来。
大同城池,自是被女真之兵围困得水泄不通。
其中,女真五万上下,多为骑兵,乃至女真之兵,下马可战,上马也可战,全能一般。还有归降的耶律余睹的辽兵,三万左右,实打实也在八万之数。
而大同城内的辽军,着实不好算,若论兵来算,当在四万出头,加上青壮之类,那就有六七万人。
若是真说打仗,女真面对坚城,这么多守军,纸面上,应当是攻不下来的。
奈何辽人就这一座孤城了,且只有困守这一条路,野战之下,五万女真骑,那真是碰谁谁就碎,辽国百万披甲,已然不知碎过多少次了。
历史上的宋军,那更是碎了又碎。乃至历史上,党项人一度发狠,起了三万兵马东来,一碰也碎,史实如此,苏武岂能不是谨小慎微以对?
所以这大同城,只在早晚,城内之粮草,想来也支撑不得多久,耶律大石的归宿,还是入草原去。
太行八陉,古往今来都是军事要道,并不好走,但隐秘非常,从春秋战国到秦末逐鹿,再到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险恶之战。
历史上但凡大名鼎鼎的将帅之人,无不与这太行八陉发生各种故事,秦赵也好,韩信也罢,乃至李世民……
苏武此番也入太行来,倒是不战,真就是路过,走完太行,就入一个小小盆地,大同盆地。
再去,大同城也就在眼前,眼前是营寨连绵,一眼望不到边,更是沟壑纵横,拒马无数,这座历朝历代都是重镇的大同城池,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战争,数都数不过来。
却也是中原、或者山西,与塞外草原最重要的贸易之处,乃至中原王朝出击草原,草原兵马南下中原,这里永远是战火交接所在。
苏武此来,还要与女真确定一点,大同是云州,属于燕云十六州,是那海上之盟的盟约上说得清清楚楚的宋地,也就是说,女真哪怕破城了,这座城池,要确定好,最后要交到宋人之手。
谁来此处?苏武想好了,还是王禀,王禀兼任此处,太原大同,本就是在一个防御体系之内,都给王禀!
如此心安,哪怕来日燕云打成一锅粥,只要大同不失,就有反击之力,兵出大同,是可以直接通过草原去切女真老家的……
苏武这段时间,谋得太多太多……
大同就在眼前了,远方来了一支女真骑兵,自是来接人的……
(兄弟们,本月最后一天了,看一眼月票,不要浪费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