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37章:罗马使者在大汉

第537章:罗马使者在大汉

第537章:罗马使者在大汉 (第1/2页)

中央之国带给他们的震撼总是一波接一波。
  
  当船只沿着黄河进入洛水,再停靠在洛阳附近时,
  
  张扬四周的使者又在心底默默想到。
  
  洛阳,
  
  这是中央之国的都城,
  
  它强大、富裕,高大、威武。
  
  其他的城市在它面前,都只能成为俯首的晚辈。
  
  曾经在罗马史籍中记载,获得无数吹捧、夸赞,仿佛无限荣光垂下之地的西秦安都城、玉壁城,可能也无法与之相较量。
  
  也许只有那前汉的都城长安,才能于这座庞大却整洁,人流如织往来的城市面前,保持傲然挺立的姿态。
  
  “这里的人口有多少?”
  
  使者忍不住发问,“一想到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都有着诸夏的血脉,我总会为此生出一些惶恐的感觉来。”
  
  在初次经过坐落于中原的城邑时,
  
  使者便好奇的指着街道上的人群,询问大汉朝廷接收国书后,为其派来的向导,“这里面有多少公民?”
  
  向导理解了“公民”的含义后,便哈哈笑了起来,对使者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大汉没有你们那样的区分。”
  
  即便是在古老的商周之时,也只有“国人”和“野人”的区别。
  
  而后者在接受了足够教化,承担起为国家纳税效命的责任后,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诸夏的一部分。
  
  即便远在西海、新夏、泰西,乃至于大洋彼岸的殷洲,
  
  只要大汉的国力足以支撑它将军队派遣过去、将官吏安排过去、将政令传达过去,
  
  那么,
  
  那里的百姓也会成为理所当然的“王臣”。
  
  更别说本就是诸夏一部分的西秦和夏隋之国了。
  
  可惜,
  
  路途遥远,艰难不断,
  
  在域外很多地方,
  
  大汉只能以“天子”的身份,先册封承认一些诸侯,对之进行管理了。
  
  使者听到这样的话,又想起自己东行经过的西秦故土、隋杞之国,便对自己的同伴说:
  
  “难怪先人的笔记里,会将诸夏称之为‘吞噬世界者’。”
  
  “几百年后,阳光照耀下的土地上,只怕都要迎接‘天子’的统治了。”
  
  罗马见证了西秦的兴起,也见证了西秦的毁灭。
  
  他们还记得在诸夏人到来之前,西海的模样。
  
  而如今,
  
  在那里打得肝脑涂地的,又有谁不自认为是嬴秦的继承者呢?
  
  至于那些想要趁机起事的蛮夷?
  
  则是刚刚冒出头,就被诸夏君子们精准点杀了。
  
  同伴听到他的话语,便怀抱着希望说道:
  
  “诸夏做过的事,奥古斯都也正在效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不然的话,我们又何必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寻求更多的智慧和恩赐呢?”
  
  罗马一定会像诸夏一样长存不衰。
  
  而当其所创立的伟业得到继承,其国人的血脉不断繁衍,
  
  “罗马”必然会迎来再一次的升格。
  
  从一座城市,变成一个国家。
  
  最后,
  
  则会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得到永恒。
  
  使者点了点头,因直视了洛阳这座都城繁荣,而显得有些低沉的神色又昂扬起来。
  
  随后不久,
  
  他们来到了诸夏天子的面前,并为之献上了奥古斯都精心准备的,那带着满满地中海气息的礼物。
  
  天子对之很是喜欢。
  
  虽然早已通过西秦和丝路的关系,对罗马有所了解。
  
  但位于大陆东西的两个大国像这样的直接交流,还是第一次。
  
  “朕应该回些礼物,来向你们的君主表达友好。”
  
  他这样说着,下令让臣子从自己的宝库中挑选一批宝物,让使者们沿着来时的道路,再带回大陆彼端的罗马。
  
  随后,
  
  他又给予了罗马使团很多优待,哪怕听到后者提起,希望拜访一下大汉的“有道之士”时,也未曾变过脸色。
  
  太平道固然为今汉带来过不小的麻烦,
  
  但那终究是过去的事了。
  
  头脑一直很清醒的天子明白,有些东西不会因为自己的厌恶排斥而消失不见。
  
  所以,
  
  他从未下达过弃绝大汉道派的旨意,只是像隋国那样,一再加强对那些道士的管控,并扶持沙门与之对垒。
  
  那占地广阔,漆面还没有干透的白马寺,
  
  总不能真的是因为天子信佛而兴建起来的吧?
  
  有时间派人到处抓道士,愚弄民众禁锢他们的思想,镇压各地的反抗,
  
  还不如将这样的精力用在培养继承人上。
  
  毕竟前朝之事已经证明了,
  
  哪怕父祖留下的江山再怎么壮美,但只要落到不争气的子孙手中,崩坏的速度便是超乎想象的。
  
  “……随他们去吧!”
  
  “一群异乡人,即便能说一口流利的诸夏雅言,可又能在大汉见多少人,学得多少智慧呢?”
  
  接见完使者,天子回到后宫之中,并对皇后这样说道。
  
  后者认同他的观点,并认为这样的磊落,才符合明君的气度。
  
  若对着几本经书摘文斥句,大兴文字之狱,连慕其文明而来的贵客请求都不通过……
  
  难免会显露出刻薄阴冷的气息。
  
  而这样的统治,
  
  也许可以通过愚弄民众的思想,禁锢百姓的口舌,实现一段时间的稳固,
  
  可终究无法长久,并会为后世留下深深的伤痛。
  
  ……
  
  “接下来,你还是好好休息吧,不必再为这样的事情而忧劳心神。”
  
  静静的听完天子今天在朝堂上做的事,
  
  皇后看着丈夫脸上那淡淡的病容,颇为萎靡的神情,便伸出手臂,为其摘下头冠,散开发髻,轻轻按揉起了头上的穴位——
  
  就在罗马使者靠岸之时,
  
  诸夏的天子,大汉的皇帝,伴随着一场暴雨后的凉风,忽然晕厥倒地。
  
  他像他的父亲那样,中风了。
  
  好在医治及时,并没有让他留下太多的病症。
  
  皇帝很快又坐到了桌案之后,处理起那时刻存在的政务。
  
  想要成为一位明君,不付出辛苦是不可能的。
  
  皇后因此很担心他。
  
  但皇帝的意志总是那样坚定,他告诉皇后:
  
  “国事是不能有任何疏忽的。”
  
  “我这里一旦有所放松,那蔓延到地方,就可能生出一场灾祸来。”
  
  “些许的病痛而已,你不用如此为我的身体担心。”
  
  长寿的父亲在前,他不觉得自己会出什么问题。
  
  不然的话,
  
  罗马使者可见不到这位尊贵的天子,世间毫无疑问的万王之王。
  
  皇后拿他没有办法,只能趁着下朝闲暇之时,为之按揉一阵常有紧绷肿胀之感的头脑,捧来医者熬煮的疗养汤药让他服用。
  
  奈何这些举措,都没有发挥太大的效用。
  
  就在罗马使者前往川蜀之地,访问那里声名鹊起的几位有道之士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