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665章 心态爆炸【请假】

第665章 心态爆炸【请假】

第665章 心态爆炸【请假】 (第1/2页)

【心态崩了,原本已经马上写完了,结果不知道怎么弄的,写好的稿子一下子都没了,心态顿时爆炸了!】
  
  【心态爆炸!!!!!】
  
  【啊啊啊啊啊啊!!!!!!】
  
  【这本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瞬间心态炸裂。】
  
  【请假一天了,明天早上起来补,现在重新已经来不及了。】
  
  【真的崩溃了,晚饭前就开始写,马上就要写完了。】
  
  【哎...........】
  
  【下面内容无用,明天早上添加正文。】
  
  我,袁绍,字本初,生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幼时,父亲常抚我头顶,目光深邃如古井,低声道:“袁氏之兴衰,系于汝身。”我仰首望他,只见他眉宇间凝着沉甸甸的期许,仿佛千斤重担压在我尚未长成的肩上。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踏入袁氏宗祠。檀香缭绕中,先祖的画像高悬,威严的目光似能穿透岁月。我跪在蒲团上,指尖轻触冰冷的地砖,耳边仿佛回荡着历代袁氏子弟的誓言。那一刻,我攥紧衣角,暗暗咬唇,心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澎湃——我要让袁氏之名,响彻寰宇!
  
  及至弱冠,我入洛阳为郎。京华烟云,权贵如林,可我袁本初何曾怯场?每逢宴饮,我端坐席间,唇角含笑,眸光却如利刃般扫过众人。何进大将军常拍案赞叹:“袁本初,真豪杰也!”我微微颔首,心中却冷笑——这些庸碌之辈,岂知我胸中沟壑?
  
  那一夜,月光惨白如霜。十常侍的阴影笼罩宫闱,何进召我密议。烛火摇曳间,他额角渗出细汗,嗓音沙哑如磨砂:“本初,诛宦之事……”我倏然起身,袍袖带风,一字一顿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怔怔望我,瞳孔中映出我凌厉如剑的眉眼。
  
  董卓乱政,天下沸腾。我振臂一呼,十八路诸侯云集响应。盟誓台上,我按剑而立,远眺苍茫大地。风吹战袍猎猎作响,身后旌旗如血。曹操仰面大笑,递来酒樽:“本初兄,共襄盛举!”我接过酒盏,指尖相触的刹那,却见他眼底闪过一丝晦暗。
  
  酸枣会盟后,我坐拥冀州,帐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田丰跪坐案前,须发微颤:“主公,当速攻许都!”我摩挲着玉印,目光掠过地图上蜿蜒的黄河。许攸忽然闯入,衣冠不整,嘶声道:“曹阿瞒劫掠粮草——”我猛地拍案,茶盏震落,碎瓷迸溅如星。
  
  乌巢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穹。我立于高岗,喉间涌起腥甜。远处曹军铁骑如黑潮席卷,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逢纪拽住我的缰绳,老泪纵横:“主公,退吧!”我甩开他的手,长剑指天,却见苍穹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开长夜,照亮我苍白如纸的面容。
  
  败退黎阳那夜,我蜷缩在营帐角落。帐外雨声淅沥,仿佛万千冤魂呜咽。镜中之人鬓发斑白,眼角皱纹如刀刻——这竟是我袁本初?我狠狠掷镜于地,铜镜碎裂的脆响中,恍惚听见少年时宗祠里的誓言……
  
  病榻前,幼子袁尚伏地痛哭。我艰难抬手,想如父亲当年那般抚他头顶,却只触到一片虚空。窗外秋叶纷飞,似金戈铁马掠过眼帘。弥留之际,我望见案头那卷《春秋》,竹简已蒙尘。
  
  “若用田丰之言……”我喃喃着,忽然低笑出声。笑声渐弱,化作一缕游丝,消散在穿堂而过的风中。
  
  史书工笔,不过寥寥数行。可谁还记得,那个曾让天下侧目的袁本初?记得他纵马河山的豪情,记得他跌落神坛时,指尖抠进泥土的绝望?四世三公的荣光,终究随邺城的落叶,埋进了历史的尘埃。
  
  袁绍(?-202年6月28日[232]),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今属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34-235])人[56]。东汉末年军阀首领,汉末群雄之一。[234]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少时折节下士,知名于当世。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二人合谋诛杀宦官,后何进事泄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董卓专权,袁绍与其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渤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年),与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声势颇大。董卓畏惧,挟汉献帝西入关中,不久被杀。后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的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初平四年(193年),袁绍平定黑山军。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又消灭幽州军阀公孙瓒。至此,袁绍已跨据黄河下游的四州之地,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但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大败。[56]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忧愤中病逝。不久后,袁氏兄弟阋墙,相继兵败身死,河北尽并于曹操。[56][234]
  
  袁绍出生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231]。从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84]。袁绍的祖父是司徒袁汤,生母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婢女[91],生父不明(有五官中郎将袁成[85-87]、司空袁逢[88]两种说法,详见“人物争议”目录)。袁绍出生在京师雒阳,出生时恰逢父亲袁成去世,由养母(袁成正妻)等女子抚养长大[89]被叔父袁逢、袁隗所关爱[90]。
  
  袁绍幼年时做了郎官,由于容貌仪态出众,经常被人模仿。弱冠出任濮阳县长(一作濮阳令[247]),有清正能干的名声。[2]遇母丧而辞去官职[3],回到汝南,由副车从骑。袁绍将进入汝南时,不想让许劭看到他们,就打发走宾客,只乘着一辆车回家。[247-248]服完三年丧礼,袁绍回想感叹自己一出生便是无父孤儿,又为父亲(袁成)服丧礼。服丧期满后,他搬到雒阳居住。袁绍相貌俊美,举止威仪,为人仁爱,注重名声,加上袁绍降低身份倾心结交,士人全部抢着投奔他。来的士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与自己平等的礼仪相待,因此来访宾客的各种车辆挤满了雒阳的大街小巷。[3]
  
  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清流党人”。袁绍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吴子卿等人[95]。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过从甚密[92],袁绍很仰慕他[226]。在党锢之祸中,何颙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雒阳,听从袁绍的计谋策略,帮助党人避难:对一些穷困无助的人,帮助他们渡过祸患。对一些被追捕的人,出计使他们得以逃跑或隐藏起来,使不少人免于党祸[93]。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之徒,不知在干何事。袁隗听到风声后斥责袁绍,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94]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面对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不得已只能从命出仕[96]。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何氏(参见词条灵思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4]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赵忠、张让等并封侯爵。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竟被捕杀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