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78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

第378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

第378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 (第1/2页)

章武八年,三月中旬。
  
  春寒料峭。
  
  寿春城外,旌旗猎猎。
  
  营帐如云,连绵数十里不绝。
  
  河北军、河南军、青徐军三路大军齐聚于此。
  
  刀枪如林,甲胄映日。
  
  中军大帐前,一面绣着“汉征南将军陈”字样的赤色大纛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帐内,陈登高坐帅位。
  
  他面容清癯,双目如炬。
  
  一袭玄甲外罩绛色战袍,腰间佩剑寒光凛凛。
  
  左右列席者,皆是当世名将——河北张郃、河南高顺、青徐臧霸。
  
  还有淮南本土将领甘宁、周泰等人,皆肃然待命。
  
  陈登环视众将,轻抚长须,缓声道:
  
  “……诸公远来辛苦。”
  
  “今伐吴大军已集,唯荆州军独攻西线。”
  
  “吴主孙权据江自守,负隅顽抗,不知诸公可有破敌良策?”
  
  帐中一时沉寂,唯闻帐外军旗翻卷之声。
  
  忽见徐晃起身抱拳,声如洪钟:
  
  “将军,晃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陈登微微一笑,抬手示意:
  
  “公明但说无妨。”
  
  徐晃目光炯炯,沉声道:
  
  “兵法云,攻敌为下,攻心为上。”
  
  “今我大汉国力远胜东吴,然水军战船不及吴军多。”
  
  “若能先夺其志,乱其心,则可事半功倍。”
  
  “哦?”
  
  陈登眉梢轻轻一扬,倾身向前,问道:
  
  “公明有何高见?”
  
  徐晃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指向长江沿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晃来时见淮南有大量工匠伐木造船,木屑堆积如山。”
  
  “不如将这些木屑排入江中,使长江上飘满木屑。”
  
  “吴人见此,必以为我水军战船无数,心生畏惧。”
  
  “届时,吴地百姓恐将不战自乱。”
  
  “吴人若乱,则必不助吴主孙权。”
  
  帐中诸将闻言,皆面露赞许之色。
  
  甘宁拍案道:
  
  “妙计!吴人素重水战。”
  
  “若见江面木屑如云,必以为我汉军水师已成气候。”
  
  说着,看向陈登,抱拳请缨道:
  
  “将军!末将以为公明将军此计可行!”
  
  陈登沉思片刻,忽展颜大笑:
  
  “公明此计大善!”
  
  “就依照此计办理罢!”
  
  话落,随即下令:
  
  “传令!”
  
  “即刻命人将伐木所余木屑尽数排入江中,并增派工匠日夜赶工,虚张声势!”
  
  军令既下,汉军各部立即行动。
  
  数千工匠日夜伐木,江岸锯木声不绝于耳。
  
  更有兵士将无数木屑倾入长江,随波逐流,浩浩荡荡向东飘去。
  
  不数日,长江之上,木屑如雪。
  
  浮浮沉沉,绵延数十里。
  
  沿江吴国百姓见此情景,无不骇然。
  
  “天哪!汉军竟造了这么多战船!”
  
  一渔夫站在岸边,望着满江木屑,手中渔网滑落水中而不自知。
  
  尽管吴国官方文件里,一直称刘备政权为齐国。
  
  但不论是蜀地百姓也好,亦或者吴国百姓也好,他们都知道刘备的江山得位极正。
  
  是正儿八经走的禅让流程,从刘协手中接过的。
  
  故只有领导层才称呼汉人为齐人,但民间百姓皆习惯称其为汉军。
  
  “听说汉军有百万之众,战船遮天蔽日。”
  
  “这江上的木屑,怕只是冰山一角啊!”
  
  另一名老者摇头叹息道。
  
  恐慌如瘟疫一般蔓延。
  
  当夜,便有数百吴民趁夜色偷渡投汉。
  
  此后数日,逃亡者络绎不绝,甚至有整村百姓集体渡江之事。
  
  消息很快传陆逊帐中。
  
  陆逊立马上书吴主孙权,安慰他的情绪,并提道:
  
  “大王勿忧,此乃陈登攻心之计也。”
  
  “臣观江上木屑虽多,却无相应战船出现。”
  
  “汉军水师初建,岂能短日内造出如许战船?”
  
  “此必是虚张声势,意在动摇我军民之心。”
  
  在解释清楚缘由后,陆逊又向孙权提出了具体对应的解决措施。
  
  其一,即刻封锁长江,严禁百姓偷渡。
  
  其二,增派水军巡逻,示我吴军之强。
  
  其三,将沿江百姓内迁,既免战火波及,又可断绝汉军蛊惑之源。
  
  孙权览毕,即刻从之,命令陆逊着手操办此事。
  
  陆逊得令,立即调兵遣将。
  
  吴军战船昼夜巡江,沿岸设卡盘查。
  
  同时,官府开始组织沿江百姓内迁。
  
  一时间,长江南岸哭声震天。
  
  是夜,陆逊独坐军帐,提笔上书:
  
  “臣逊启:今汉军以木屑乱江,意在攻心。”
  
  “臣料其水师未成,不足为惧。”
  
  “然民心易动,不可不防。”
  
  “已依王命迁民内徙,沿江设防。”
  
  “唯汉军陆师势大,恐将强渡,请增调精兵驻守要津。”
  
  写至此,陆逊搁笔沉思。
  
  帐外江风呜咽,似有金戈铁马之声隐约可闻。
  
  他望向北方,仿佛看到对岸汉军营中,陈登与众将也在运筹帷幄。
  
  “……陈元龙,好一招‘江木疑兵’之计。”
  
  陆逊轻声自语,“可惜,我江东非无明眼之人。”
  
  与此同时,
  
  汉军大营内,陈登正与诸将议事。
  
  “报——”
  
  一斥候飞奔入帐,“禀将军,吴军已封锁江面,并开始迁移沿江百姓!”
  
  徐晃闻言,抚掌笑道:
  
  “陆伯言果然识破我计。”
  
  “然其迁民之举,正显心虚。”
  
  陈登含笑点头:
  
  “虽被识破,但已收先声夺人之效。”
  
  “吴人军心民气已挫,此战我军已占先机。”
  
  他环视众将,“传令三军,加紧备战,待荆州军在西线得手,即刻全面渡江!”
  
  帐外,春风渐暖,江水滔滔。
  
  春风掠过江面,吹皱一池春水。
  
  两日后,
  
  汉军大帐内,铜灯高悬。
  
  将诸将的身影投在帐壁上,如群雄逐鹿。
  
  陈登立于军事图前,手指轻叩案几,环视众将:
  
  “诸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运筹帷幄固然重要,然战阵之上终须是靠真刀真枪的。”
  
  他将声音陡然提高,“渡江在即,谁敢为先锋?”
  
  帐中霎时静默。
  
  河北诸将——
  
  徐晃、张辽、张郃三人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
  
  徐晃抚弄腰间剑穗,张辽低头整理护腕。
  
  张郃则盯着案上茶盏,仿佛上面有无限玄机似的。
  
  陈登目光扫过河北诸将,心中了然。
  
  又看向他人。
  
  河南军主帅高顺端坐如松,面色沉静。
  
  他身后关兴、张苞两个年轻将领跃跃欲试,却被高顺一个眼神制止。
  
  陈登眉头蹙起,又转向青徐军主帅臧霸,问道:
  
  “宣高兄,青徐儿郎骁勇善战,可愿担此重任?”
  
  臧霸浓眉一挑,拱手道:
  
  “陈征南明鉴,我青徐子弟擅马背厮杀,这水上勾当……呵呵……”
  
  他笑着摇摇头,“还是请淮泗精兵出马为妥。”
  
  话音未落,
  
  淮南将领席上,甘宁霍然起身,铁甲铿锵作响。
  
  “末将愿往!”
  
  身旁徐盛亦挺身而出,朗声道:
  
  “盛请与兴霸同往!”
  
  二人声如洪钟,震得帐中烛火摇曳。
  
  甘宁锦帆贼出身,此刻虽着汉军铠甲,眉宇间仍透着江湖悍气。
  
  徐盛则是淮南宿将,面容刚毅如刀削。
  
  昌豨在臧霸身后低声嘀咕:
  
  “淮南人明明擅水战,偏要等我们推拒才出头,好生奸猾!”
  
  他声音虽小,却足够周围几人听见。
  
  臧霸急忙以手按剑,沉声道:
  
  “噤声!!”
  
  “伐吴大军鱼龙混杂,我等还是莫要惹是生非,明哲保身便好。”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意有所指。
  
  对于臧霸而言,他对自己青徐主帅的身份已经非常满意了。
  
  且到了他这个年纪,也没打算继续往上升了。
  
  等伐吴成功之后,安稳落地便好。
  
  另一边,关兴与张苞也在那里窃窃私语。
  
  关兴冷声笑道道:
  
  “淮南人果然如传言般骄狂,既要争先,又故作姿态。”
  
  张苞拳头攥得咯咯响,咬牙道:
  
  “这帮淮南人如此,不就是欺我等不善弄潮玩水吗?”
  
  “若非高将军阻拦,俺定要请命,叫他们见识中原儿郎的水性!”
  
  “放肆!”
  
  高顺突然厉喝,声如雷霆。
  
  他转身怒视二将,丝毫不顾关兴乃关羽之子、张苞为张飞后裔。
  
  “军议重地,岂容尔等嚼舌?”
  
  “再有多言,军法处置!”
  
  二将顿时噤若寒蝉。
  
  高顺治军之严,朝野皆知。
  
  当年在吕布帐下,他统领陷阵营时,就连吕布亲信犯错也照罚不误。
  
  帐角处,监军梁王刘理轻抚玉带,嘴角含笑。
  
  一双凤眼似闭非闭,将诸将的明争暗斗尽收眼底。
  
  他指尖轻敲案几,却不发一言。
  
  唯有唇边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透露出洞悉一切的从容。
  
  陈登对各方暗流心知肚明,却佯作不见。
  
  他大步走向甘宁、徐盛,朗声道:
  
  “二位将军勇气可嘉!本帅予你三千水军,即刻出江挑战!”
  
  “末将遵命!”
  
  甘宁抱拳应诺,眼中精光四射。
  
  徐盛亦肃然领命,二人甲胄铿锵,转身出帐。
  
  待二将离去,陈登环视众人,意味深长道:
  
  “诸公既无异议,明日全军备战,待先锋探得虚实,即刻渡江!”
  
  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但在这整齐的应答声中,暗藏着多少心思,唯有江风知晓。
  
  帐外,甘宁与徐盛并肩走向水寨。
  
  长江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战船。
  
  “兴霸兄,今日你我抢了头功,怕是要得罪不少人啊。”
  
  徐盛望着江面,低声道。
  
  甘宁哈哈大笑,声震夜空:
  
  “文向何必多虑?大丈夫建功立业,岂能畏首畏尾?”
  
  他拍拍腰间双戟,“今晚便叫吴狗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水战!”
  
  徐盛点头,却又蹙眉,叮嘱道:
  
  “我军人少,此役本就只为打探虚实,且大意不得。”
  
  “知道!”
  
  二人说话间,已有亲兵备好战船。
  
  三千水军整装待发,战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
  
  月色如银,洒在长江之上,泛起粼粼波光。
  
  甘宁站在船头,江风扑面,带着湿润的水汽。
  
  他身后,三百艘战船悄然划破水面,如同一条黑龙游弋于大江之上。
  
  “文向,你看。”
  
  甘宁突然压低声音,指向对岸。
  
  徐盛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吴军水寨灯火通明,巡逻战船穿梭有序。
  
  哨塔上旗帜鲜明,竟无半分懈怠。
  
  徐盛倒吸一口凉气:
  
  “陆伯言治军竟如此严整?”
  
  “我原以为经木屑疑兵之计后,吴军上下必是人心惶惶。”
  
  甘宁握紧双戟,眉头紧锁,沉声道:
  
  “早闻陆逊善练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罕见地流露出一丝凝重,“此人不除,必为我大汉灭吴之大患。”
  
  “今日便来试试他临阵指挥之能如何!”
  
  徐盛正要答话,忽见前方吴军巡逻船转向,当即低喝:
  
  “不好,被发现了!”
  
  “发现便发现!”
  
  甘宁眼中凶光一闪,“儿郎们,随我杀!”
  
  霎时间,汉军战船鼓声大作。
  
  箭如飞蝗,射向吴军水寨。
  
  吴军显然没料到汉军会夜间来袭,初时一阵慌乱。
  
  甘宁亲率艨艟冲在最前,双戟挥舞。
  
  接连砍翻数名吴军水卒,鲜血染红甲板。
  
  徐盛则指挥弓箭手压制寨门守军,眼见吴军第一道防线就要被突破。
  
  忽然,吴军水寨中响起一阵急促的金鼓声。
  
  紧接着,寨门大开。
  
  数十艘战船鱼贯而出,船头站着两员大将——
  
  左船贺齐,右船丁奉。
  
  “甘兴霸!休得猖狂!”
  
  “认得吴国丁承渊否?”
  
  丁奉大喝一声,手持长矛,战船直冲甘宁而来。
  
  甘宁狂笑:
  
  “某未曾听说过无名鼠辈!”
  
  两船相接,兵刃相交,火花四溅。
  
  徐盛正欲上前助阵,却见江面忽然亮起无数火把——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知何时出现了大批吴军战船,正快速合围而来。
  
  “兴霸!情况不对!”
  
  徐盛高声示警,“吴军早有准备!”
  
  甘宁一戟逼退丁奉,环顾四周,脸色骤变。
  
  原本空荡的江面上,此刻竟密密麻麻布满了吴军战船。
  
  大船居中,小船穿梭。
  
  进退有度,显是经过精心演练的。
  
  “这!!”
  
  甘宁咬牙切齿,“陆逊这厮竟然!”
  
  甘宁面对早有防备的吴军,也是十分诧异。
  
  看起来他们似乎是中计了。
  
  可吴军又是怎么知道他们今晚会来夜袭的?
  
  吴军旗舰上,
  
  陆逊一袭白袍,立于楼船高处,冷静观察战局。
  
  身旁吕范疑惑道:
  
  “大将军,汉军不过三千先锋,战船百十艘,何必调动全军围剿?”
  
  陆逊目光如炬:
  
  “……子衡先生有所不知。”
  
  “自木屑疑兵以来,我军士气低迷。”
  
  “今日若能全歼此部,必能振奋三军。”
  
  他转身下令,“再调水寨剩余战船,务必全歼来敌!”
  
  吕范恍然大悟,即刻传令。
  
  不多时,又有数十艘吴军战船加入战团,将汉军团团围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