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79章 秦以白起对赵括,我汉为何不能替换掉敌国的廉颇?

第379章 秦以白起对赵括,我汉为何不能替换掉敌国的廉颇?

第379章 秦以白起对赵括,我汉为何不能替换掉敌国的廉颇? (第1/2页)

晨雾初散,长江水面泛起粼粼金光。
  
  陈登立于楼船之上,远眺南岸。
  
  不计其数的汉军战船横亘江面,旌旗蔽空,声势浩大。
  
  “报——吴军战船已出濡须口!”
  
  陈登眯起眼睛,只见远处江面上,黑压压的吴军船队如乌云压境。
  
  为首一艘艨艟巨舰上,一员虎将单足踏在船头,声如洪钟:
  
  “吴将丁奉在此!齐贼谁敢来战?”
  
  青徐军阵中,臧霸眉头一皱,对身旁侄儿臧壎道:
  
  “此贼猖狂,你去会他一会。”
  
  臧壎抱拳领命,率十余艘战船迎上。
  
  两船相距百步时,丁奉忽然张弓搭箭。
  
  弓弦响处,利箭破空而来,正中臧壎咽喉!
  
  “壎儿!”
  
  臧霸目眦欲裂,却见丁奉已挥动令旗,吴军战船万箭齐发。
  
  青徐军不善水战,顿时阵脚大乱。
  
  “右翼陈表,左翼韩当,给我冲!”
  
  丁奉大喝。
  
  霎时间,两支吴军船队如利剑出鞘,直插汉军腹地。
  
  “传令蒋钦、周泰,速速迎敌!”
  
  陈登急令。
  
  楼船上令旗翻飞,汉军战船匆忙变阵。
  
  江面顿时杀声震天。
  
  蒋钦率淮南水师与陈表缠斗,周泰则迎战韩当。
  
  战船相撞,箭矢如雨。
  
  不时有士卒落水,鲜血染红江面。
  
  “放砲石!”
  
  陈登厉喝。
  
  汉军楼船上投石机轰鸣,巨石砸向吴军船阵,激起数丈水柱。
  
  陆逊立于吴军旗舰,见状冷笑:
  
  “雕虫小技。”
  
  他挥动令旗,吴军小船灵活穿梭,大船则结阵抵御。
  
  战至午时,烈日当空。
  
  江面上浮尸累累,残橹断桨随波漂流。
  
  陆逊环顾战场,虽占上风,却见汉军船队源源不断,心生忧虑。
  
  吴军的人数远不及汉军多,即便他打出了不错的战损比。
  
  可若跟汉军拼人数消耗,吴军依然非常吃亏。
  
  这便是数量理念的可怕之处。
  
  “鸣金收兵!”
  
  陆逊当机立断。
  
  铜锣声响,吴军战船且战且退。
  
  陈登见状,亦下令:
  
  “收兵!”
  
  他心中暗叹,虽拥兵力之优,却难破陆逊水阵。
  
  更知河北、河南诸军各怀心思,久战必生变故。
  
  同时,纵然汉军有人数优势,但又没有到完全碾压吴军的地步。
  
  吴国虽小,但也能动员十余万军队。
  
  这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不同。
  
  历史上曹操南征,动员了超过二十万军马。
  
  而当时的孙刘联军,总共只有四万八千人。
  
  其中刘备一万、刘琦一万、孙权三万。
  
  而到后来的西晋灭吴时,东吴本土已经能够动员出二十三万人了。
  
  由此,你便能看出孙吴在吴地种田也是一把好手。
  
  本位面的东吴由于没能拓展荆州、交州,所以至多只能动员出十来万军马。
  
  可饶是如此,面对汉军发动的灭国之战。
  
  肯定还是有不少吴人,打算为国捐躯,同仇敌忾的。
  
  濡须口一战,本就是陈登对吴军的一次试探性攻击。
  
  根本没打算和吴军全面决战。
  
  归营途中,蒋钦驾小船靠近楼船,高声道:
  
  “将军,何不乘胜追击?”
  
  陈登摇头:
  
  “陆逊退而不乱,恐有埋伏。”
  
  “且……”
  
  他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几支友军船队,“我军心未齐啊。”
  
  夕阳西下,江水如血。
  
  这一战,汉军折损八千,吴军伤亡五千,双方皆未得大便宜。
  
  但陈登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接下几日,汉军连续对吴军发动攻势。
  
  双方各有胜负,但汉军始终突破不了吴军的长江防线。
  
  陈登立于高台之上,远眺长江方向,眉头紧锁。
  
  “报——”
  
  一名斥候飞奔而至,单膝跪地。
  
  “将军,吴军仍坚守濡须口,我军今日攻势再次被阻。”
  
  陈登长叹一声,挥手示意斥候退下。
  
  他转身对身旁的谋士们道:
  
  “陆逊此人,春秋方壮,调度有方,实乃我军大患。”
  
  “若不能除此人,恐难突破长江天险。”
  
  众谋士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正值此时,一人排众而出,拱手道:
  
  “将军,干有一计,或可除陆逊。”
  
  众人视之,乃九江名士蒋干也。
  
  字子翼,现任淮南军随军主簿。
  
  蒋干此人虽在演义里被写成了小丑,但人实际上却是淮南名士。
  
  时任评价其为,“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历史上的蒋干的确去劝降周瑜了,但没有盗书的小丑情节。
  
  只是单纯回复曹操,“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蒋干是个有胆量的人。
  
  在两军对垒,周瑜杀了曹魏使臣的刀光剑影之中主动请缨,驾一叶扁舟去说降统兵数万的东吴大都督。
  
  他置生死于度外,据理力争。
  
  足见其是一个有才辩,有胆识的人。
  
  陈登闻得此言,眼中精光一闪,忙问道:
  
  “子翼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蒋干捻须微笑:
  
  “将军可知当年秦赵长平之战?”
  
  “秦惧廉颇之能,遂使反间计。”
  
  “使赵王以赵括代之,终致赵军大败。”
  
  “哦?”陈登若有所思,“子翼之意,莫非是想……?”
  
  “正是。”
  
  蒋干点头,“今孙权宠信中书吕壹。”
  
  “此人险狠阴毒,操弄权柄,诬陷忠良无数。”
  
  “若能从此人身上入手,使孙权疑陆逊而换将,则大事可成矣。”
  
  陈登闻言大喜,击掌道:
  
  “妙计!妙计啊!”
  
  “然此事需周密安排,子翼可有具体方略?”
  
  蒋干一拱手,从容说道:
  
  “干在吴地尚有故旧,愿亲往施为。”
  
  “只需两童子掌舵,再备足金银财物,用以打点关节即可。”
  
  陈登沉思片刻,决然道:
  
  “好!此事便托付给子翼了。”
  
  随即命人取来黄金百镒,明珠十斛,锦缎百匹,交予蒋干。
  
  翌日清晨,江雾弥漫。
  
  陈登率文武官员亲至江边送行。
  
  临别之际,陈登执蒋干之手,郑重道:
  
  “子翼此行,关系重大。”
  
  “若事成,当为我大汉灭吴第一功!”
  
  蒋干肃然拱手:
  
  “干必竭尽全力,不负将军所托。”
  
  小船悄然离岸,消失在茫茫江雾之中。
  
  ……
  
  建业,吴宫。
  
  却说孙权用吕壹为中书,主管审核各官府及州郡上报的文书。
  
  他性格苛刻残忍,执法严酷。
  
  仗着孙权的宠信,逐渐在朝中作威作福。
  
  甚至开始建置机构卖酒、再利用关隘征税牟取暴利。
  
  检举他人罪过时,细微的小事也要上报朝廷。
  
  然后再加重案情进行诬陷,毁谤大臣,排斥陷害无辜之人。
  
  一日,吕壹府中。
  
  “吕中书,这是本月酒税收入。”
  
  一名属官呈上账簿,谄媚道:
  
  “自中书建置酒坊以来,利润已翻了三番。”
  
  吕壹翻阅账簿,冷笑道:
  
  “……还不够。”
  
  “传令下去,民间私酿者,一律以违禁论处。”
  
  “这……”属官迟疑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醇醪之暴利,今禁止私酿,恐民间会有怨言呐。”
  
  “怨言?”
  
  吕壹猛地合上账簿,“本官执法如山,何惧小民怨言?”
  
  “况如今国家正在打仗,粮食有多宝贵,难道这些小民会不知?”
  
  “本官这也是为国家大计着想,不能让前线将士饿肚子不是?”
  
  “就照此令办理,再有迟疑者,与违禁者同罪!“
  
  属官吓得跪伏于地:
  
  “下官知错,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不久,吕壹又增设关隘征税,凡商旅过往,皆需缴纳重税。
  
  商贾苦不堪言,却敢怒不敢言。
  
  朝堂之上,吕壹更是变本加厉。
  
  他专事检举他人罪过,细微小事也夸大其词上报朝廷,再加重案情进行诬陷。
  
  不少忠良大臣因此被贬黜流放。
  
  “丞相,吕壹那厮又弹劾了张长史!”
  
  是仪匆匆走入顾雍府邸,面色凝重。
  
  顾雍放下手中竹简,长叹一声:
  
  “张公乃先主公旧臣,德高望重,吕壹竟敢如此!”
  
  是仪愤然道:
  
  “吕壹那厮,毁谤大臣,排斥陷害无辜,朝中已无人敢言!”
  
  “如今正奉国难,本就是人心不宁之时。”
  
  “吕壹这般弄权,必生祸患。”
  
  顾雍摇了摇头,沉声道:
  
  “大王信任于他,我等唯有谨慎行事,静待时机。”
  
  就在此时,鄱阳郡发生一事,彻底激化了朝中矛盾。
  
  吕壹的一名宾客在鄱阳犯法,被太守郑胄依法逮捕下狱。
  
  消息传至建业,吕壹勃然大怒。
  
  “好个郑胄,竟敢动我的人!”
  
  吕壹在府中摔碎茶盏,面目狰狞。
  
  “来人,备马,我要进宫面见吴王!”
  
  宫中,孙权正在批阅奏章。
  
  “吴王,吕中书有要事求见。”内侍禀报。
  
  孙权抬头:
  
  “宣。”
  
  吕壹入内,跪伏于地,声泪俱下:
  
  “大王,鄱阳太守郑胄目无王法,擅自逮捕国家官员,臣请大王明鉴!”
  
  孙权皱眉:
  
  “竟有此事?郑胄所捕何人?”
  
  “乃是臣府中一名宾客,为人忠厚,绝无违法之事。”
  
  吕壹信誓旦旦,“郑胄此举,分明是冲着臣来的!”
  
  孙权沉吟片刻:
  
  “郑胄素来刚正,此事恐有待调查。”
  
  “大王!”
  
  吕壹打断道,“郑胄仗着先主公旧恩,目中无人。”
  
  “此番举动,恐有不臣之心啊!”
  
  孙权面色一沉:
  
  “既如此,即刻召回郑胄,孤要亲自问罪!”
  
  数日后,郑胄被押解至建业,朝野震动。
  
  大殿之上,郑胄被五花大绑跪于阶下。
  
  孙权冷眼相视:
  
  “郑胄,你可知罪?”
  
  郑胄昂首道:
  
  “臣不知何罪之有!”
  
  “大胆!”
  
  吕壹厉声喝道,“你擅自逮捕国家官员,还敢狡辩?”
  
  郑胄冷笑:
  
  “吕中书所谓‘官员’,不过是一介犯法之徒耳。”
  
  “臣依法处置,何错之有?”
  
  “放肆!”
  
  孙权拍案而起,“来人,将郑胄下狱,交由廷尉审理。”
  
  “大王且慢!”
  
  顾雍突然出列,躬身道,“老臣以为,此事尚有蹊跷,请大王明察。”
  
  是仪也上前一步:
  
  “……臣附议。”
  
  “郑太守为官清廉,断不会无故抓人。”
  
  孙权眯起眼睛,沉声道:
  
  “二位爱卿这是要为郑胄求情?”
  
  顾雍正色道:
  
  “非是为谁求情,只为公正二字。”
  
  “若郑胄真有错,自当严惩。”
  
  “若有人诬陷忠良,也请大王明鉴。”
  
  吕壹见状,急忙道:
  
  “大王,顾丞相与是侍中此言,恐有包庇之嫌!”
  
  “吕壹!”是仪怒目而视,“你休得血口喷人!”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
  
  孙权看着争执不下的群臣,眉头紧锁。
  
  良久,孙权挥手道:
  
  “……罢了。”
  
  “郑胄,念在顾卿与是卿为你求情,孤今日饶你一命。”
  
  “但鄱阳太守之职,你就不必再担任了。”
  
  郑胄重重叩首:
  
  “臣谢大王不杀之恩。”
  
  退朝后,吕壹追上顾雍与是仪,冷笑道:
  
  “二位今日好大的威风,连吴王都要给几分面子。”
  
  顾雍淡然道:
  
  “吕中书言重了,老朽不过是为国尽忠而已。”
  
  “为国尽忠?”
  
  吕壹阴森一笑,“顾丞相最好记住今日之言。”
  
  看着吕壹扬长而去的背影,是仪忧心忡忡:
  
  “丞相,吕壹此人心胸狭窄,今日之事,他必不会善罢甘休。”
  
  顾雍仰望苍穹,长叹一声:
  
  “乱世之中,忠奸难辨。”
  
  “值此国难之计,只愿吴王能早日醒悟,否则……唉!”
  
  自此之后,吕壹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
  
  他广布眼线,监视百官,稍有不满便罗织罪名。
  
  时值五月初,
  
  建业城内,梅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吕壹从吴王宫中归来,宽大的官袍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在背上。
  
  他刚踏入府门,便察觉府中气氛有异——
  
  仆人们神色慌张,眼神躲闪,似有大事发生。
  
  “府中可有事?”
  
  吕壹皱眉问道,随手将官帽递给身旁的侍从。
  
  老管家快步上前,躬身道:
  
  “回禀家主,江北来了一位贵客。”
  
  “自称是九江蒋干,已在偏厅等候多时了。”
  
  吕壹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九江名士蒋子翼?他怎会来我府上?”
  
  略一沉吟,又道,“可曾查验过身份?”
  
  “已查验过。”
  
  管家低声道,“来人手持汉……齐国文书,确系蒋干无疑。”
  
  “他还……还带了许多贵重礼品,其中不少是江东罕见的珍品。”
  
  吕壹眉头微挑,心中疑窦丛生。
  
  他与蒋干素不相识,如今两国交战正酣,此人突然造访,必有蹊跷。
  
  思索片刻,他整了整衣冠,到底还是决定见上一见。
  
  “备茶,我亲自去见。”
  
  偏厅内,蒋干正负手而立,欣赏壁上悬挂的吴地山水图。
  
  他身着素色长衫,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若非腰间佩剑,倒更像一位游历四方的文人雅士。
  
  听闻脚步声,蒋干转身,见吕壹入门,当即拱手作揖:
  
  “九江蒋干,冒昧造访,还望吕公海涵。”
  
  吕壹还礼,目光却在蒋干身上细细打量:
  
  “子翼先生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只是……”
  
  他顿了顿,示意侍婢上茶。
  
  “如今吴齐两国兵戈相见,先生此时来访,恐有不便。”
  
  蒋干接过茶盏,淡然一笑:
  
  “……吕公多虑了。”
  
  “干此来,非为国事,实为私谊。”
  
  “哦?”
  
  吕壹轻啜一口茶,眼中警惕不减。
  
  “我与先生素昧平生,何来私谊之说?”
  
  侍婢悄然退下,厅内只剩二人。
  
  蒋干放下茶盏,直视吕壹:
  
  “吕公在吴国位高权重,干虽在江北,亦久闻大名。”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吕壹不动声色,沉声道:
  
  “……先生过誉了。”
  
  “吕某不过吴王麾下一介臣子,安敢当‘位高权重’四字?”
  
  蒋干轻声一笑:
  
  “……吕公过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