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新气象
第620章:新气象 (第2/2页)一条条奇怪的“铁轨”铺进厂区,冒着白汽的“铁马”(蒸汽机车头)拉着满载煤炭和铁矿石的车皮进进出出,汽笛声嘹亮又刺耳。
阿福经过培训,成了机械厂木工车间的一名老师傅,负责制作一些大型机械的木制模具和包装箱。
一开始他笨手笨脚,看不懂复杂的图纸,但厂里管吃管住,工钱比他自己开铺子时丰厚得多,还按月发放,从不拖欠。
慢慢地,他习惯了机器的轰鸣,甚至能从中听出生产的节奏。
更让他惊讶的是那片“工人新村”。一排排整齐的三层小楼取代了原来的杂乱平房,用的是水泥和砖石,结实又防火。
每户都有独立的厨房,楼下通了自来水(虽然刚开始时常断水),甚至据说以后还要拉什么“电灯线”。
阿福分到了一套两居室,虽然没了院子,但冬天暖和,下雨不漏,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来看他,都羡慕得不得了。
“这……这真是新时代了?”阿福有时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厂区林立的烟囱和新建的水塔,还是会觉得有些不真实。
…………
通州运河码头,往日千帆竞渡、漕运繁忙的景象渐渐变了味道。
老船夫赵老大靠在自家乌篷船的桅杆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
水面上来往的船只似乎少了,就算有,也多是些运煤运铁的大家伙,那种载客南来北往的精致客船少了许多。
“爹,听说京城到天津的‘铁马路’快修通了,那‘蒸汽火车’嗷嗷叫,跑起来比马快十倍,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儿子水生从岸上跑来,兴奋地比划着,“以后谁还坐咱这慢悠悠的船啊?”
“放屁!”赵老大没好气地呵斥,“老祖宗传下来的运河,还能让那铁疙瘩给比下去?那是国之命脉!”
但底气终究不足。他亲眼见过那“蒸汽火车”试运行,巨大的铁家伙喘着粗气,拉着几十节车厢,在两条铁轨上轰隆隆跑过,速度确实惊人。
官府的告示也贴出来了,要大力发展“铁道运输”,漕运可能要逐渐减少份额。
赵老大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和恐慌。他一辈子在运河上讨生活,除了撑船,别无他长。这船,这运河,就是他的命根子。
然而,没过多久,官府的人又来了。
这次是招募熟练的船工和纤夫,说是新成立的“内河航运公司”需要人手,负责操作新式的“蒸汽明轮船”,运输大宗货物,或者去新开的沿海轮船局工作,待遇从优。
赵老大犹豫再三,为了生计,最终还是报了名。
经过短暂的培训,他成了一艘小型明轮船的二副。
虽然一开始对那轰隆作响的蒸汽机和巨大的明轮感到陌生甚至害怕,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机械的力量——逆流而上也不再需要人力纤夫苦苦拉拽,速度和载货量更是远超他的老乌篷船。
他站在明轮船的甲板上,看着身后翻滚的浪花和两岸飞速倒退的景物,心情复杂。
古老的运河依旧在,但行驶其上的,已不再是完全依赖风力和人力的旧帆船了。
他失去了熟悉的营生,却似乎又踏上了一条更宽阔、更有力的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