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那就来场二打二
265 那就来场二打二 (第1/2页)F1车队指令这个词汇并不陌生,可是“跨队指令”这个词汇,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简单点来形容,就是A车队的管理层或者策略组,直接向B车队的车手下达指令!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在于两支车队或者车手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关系。
比如说联合运营,像是红牛车队跟红牛二队这种。
另外一种则是引擎客户车队,诸如雷诺阵营、梅奔阵营、法拉利阵营等等。
历史上被怀疑存在跨队指令的赛事数不胜数,那些消极防守跟莫名其妙的让车都有嫌疑,只不过这种违反FIA规则的行为,相信也没有哪支车队或者车手会承认。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承认了,他就是梅奔车队领队TOTO(马桶狼)。
18赛季摩纳哥站,印度力量车手奥康把跟在自己车后的梅奔车手汉密尔顿放了过去,直接决定了那场赛事的领奖台归属。
事后面对媒体采访,梅奔领队托托非常“骄傲”的宣布,就是自己对奥康下达了跨队指令,从而帮助汉密尔顿收获更多积分,以达到车队五连冠的成就。
并且就在同年的巴西站,印度力量车手奥康再度放过去汉密尔顿,还顺势在套圈过程中把头车维斯塔潘给撞出赛道,从而引发了称重台推搡动手的名场面。
也正是奥康的举动,让汉密尔顿趁机超到第一,并一直领跑到比赛结束。
当然,这一次跨队指令托托没有承认,毕竟当年布里亚托利的“撞车门”处罚历历在目,马桶狼可不敢保证自己能推翻FIA的禁赛令。
只是外界基本上确认,这绝对有梅奔车队背后暗箱操作的嫌疑。
至于为什么印度力量的车手奥康,会听从梅奔领队的指令,就在于双方属于同一个阵营。
印度力量使用的是梅奔动力单元,同时奥康还是梅奔青训出身,并且托托给了对方加入梅奔厂队的暗示。
能一跃加入顶级厂队,甘当工具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迈凯轮跟梅奔关系有些特殊,理论上梅奔提供动力单元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迈凯轮这支车队车队占据着主导地位。
甚至于梅奔想要把动力单元卖给围场内其他车队,都要经过迈凯轮的允许,否则双方无法达成交易的程度。
很明显这种地位关系,大名鼎鼎的豪门梅奔肯定无法长久忍让,这也是两支车队关系破裂的导火索之一。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还是“新军”的梅奔,依旧跟迈凯轮关系紧密。
目前处于排名第四的罗斯伯格,听到了来自于车队工程师的指令。
“罗斯伯格,挡住后面HRT车手北,给汉密尔顿创造时机。”
听到这道车队指令,罗斯伯格首先是意外,紧接着他就明白了车队意图。
身为一名车二代,罗斯伯格对于围场政治再熟悉不过,况且车队方面对于跟迈凯轮的合作早有暗示,双方存在着跨队指令的秘密渠道。
只是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机其实就是帮助汉密尔顿超车。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罗斯伯格跟汉密尔顿关系很差,两人队内竞争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赛后采访会互相阴阳指责的程度。
但事实上他们两个曾经关系非常好,还谈论过未来成为F1队友的话题,认为如果能实现的话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就如同陈向北跟星野义约定的顶峰相见。
结果“梦想”成真,面对的却是现实残酷。
F1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你的队友!
哪怕竭尽全力将比赛跟生活分离,可在充斥着的利益纷争的F1大染缸里面,竞争着只有一个的世界冠军头衔,童年跟少年时期的友情经不住考验。
数年之后罗斯伯格不会执行这道指令,去帮助汉密尔顿提高名次。
却并不意味着他现在会拒绝。
没有触及底线的利益纷争情况下,儿时友情的价值更胜一筹。
“收到。”
简单的一声回应之后,罗斯伯格把目光看向后视镜远处的HRT赛车。
其实除了跟汉密尔顿的友情,罗斯伯格还有跟陈向北的恩怨,他绝对不会让中国小子轻易提升名次!
陈向北自然是听不到其他车队的指令,他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在阻挡汉密尔顿进攻的同时,尽可能的去追击前车罗斯伯格。
一圈、两圈、三圈……
没有全速推进的情况下,车手之间的巡航速度其实差不太多。
直至比赛来到了二十五圈,罗斯伯格才进入到陈向北的攻击范围。
只是还没有等启动攻势,前车罗斯伯格就做出不合常理的操作,他刻意放慢了些许速度挡在陈向北的车前,开始进行减速压车!
陈向北是个新人,却并不意味着他是个菜鸟,见到这一幕瞬间就明白罗斯伯格举动背后的含义。
他要帮助汉密尔顿超车!
说实话,陈向北是有些惊讶跟意外,哪怕这个时间节点两人还没有翻脸,可身为不同车队的车手,做出这种跨队合作依旧非常罕见。
历年类似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年度冠军争夺中,否则谁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汉密尔顿,抓住机会超车!”
迈凯轮车队指令同步传递到汉密尔顿的耳中,现在就是最好的超车时机!
其实不用惠特马什强调,汉密尔顿也明白发生了什么,更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F1的世界冠军,从来都不是什么坚守体育道德的正人君子,相反他们可以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别说是跨队指令超车,就算是跨队指令把陈向北撞出赛道,汉密尔顿同样能心安理得的笑纳胜利成果。
只可惜他低估了陈向北的防守意志,面对自己的超车动作,陈向北毫不犹豫的变道挡在前面,颇有一种玉石俱焚的架势。
如今是汉密尔顿占据着优势,他成为那个穿鞋的车手,陈向北则是光脚的!
见到这种情况,反正都已经做了,罗斯伯格不在乎明目张胆。
只见他再次踩下刹车把速度给慢了下来,然后死死的挡在陈向北前面,同时抢占更好的切弯路线,让陈向北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