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你打算投多少钱?
第324章 你打算投多少钱? (第2/2页)在大队任干部,担心被红旗生产队边缘化,真要没了大队长的职务,陈自强心里更慌。
生怕是自己犯了错误。
“你干的好好的,怎么会犯错误?不是这个事。”陈浩道,“公社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今花山公社在搞分田到户,这事搞成了,肯定要全国推广的。”
“分田到户了,土地给家庭承包,公社就没意义了,肯定会恢复以前乡镇的名称,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名称肯定也要改变。”
一般人,说话做事,小的细节方面可能不会纠结。
比方吃饭,肯定是代表着和菜一起吃,说不定还会弄点酒,而不是只吃饭,不吃菜。
但上升到国家层面,遣词造句,机构和组织的名称,肯定会朝着严谨的方向靠拢,失去了历史使命,名称就会发生改变。
“那大队的干部,生产队的干部,是不是就没啥用了?”陈自强更担心了。
刚刚还只是担心,自己任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离着红旗生产队太远,会被边缘化,被陈浩这么一说,又担心干部身份没了。
“干部人数多半是要减少的,但不可能全部都取消,村民还是得要有人管着,乡镇和村民之间肯定要有管理组织。”陈浩道,“多半是取消生产队,但保留大队。”
生产队改成村民小组,生产大队,则是居民委员会,以及村民委员会。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时候,生产队虽然比生产大队的级别低,但真正要做事的实际是生产小队,小队是实的,大队反而有些虚。
但等公社制度废除后,生产大队转变为村民委员会,名义上是村民自治组织,但在政治上,却是建制村,加上分田到户,村民小组的权力和功能降低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由生产大队转变的村民委员会翻身了,实权变高,而由生产队转变的村民小组,实权降低,变虚了。
“你的意思是,在大队做干部,干部的身份能保留下来,在生产队做干部,干部的身份可能没了?”陈自强脑袋挺灵光的,把握住了关键的地方。
跟陈浩说话,是真让人踏实,总能从陈浩这得到一些让他充实的东西。
“差不多吧,不过话说回来,生产队的干部本来也不是干部,没有脱产。”陈浩道,“也不拿公社的工资。”
“就是大队的干部,也是半脱产,不过公社真要改回乡镇,大队的干部肯定是优先留用的,毕竟能当上大队的干部,尤其是大队长和书记,本身能力不低,这样的干部留用,对村民也是好事。”
陈浩很清楚陈自强担心的地方,稍微的透露了点往后基层组织的变化,安定对方的心。
同时,也是更进一步,增加自己在陈自强心中的份量。
刘怀德是公社的领导,又有后台,过几年铁定是要调走的,说不定不用几年,过一两年就调走。
已经到公社的杨治平,再有如今任大队队长的杨自强,包括其他一些,可以拉拢为自己人的本地村民,都应该加深自己在其心中的份量。
“对了,木耳种植,你打算投多少钱?”陈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