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北上而济汉,勤王以清君!
第二百六十三章 北上而济汉,勤王以清君! (第2/2页)这套路他们可太熟了。
只可惜自从先帝崩逝,这样的好日子就一去再不回来。
朝中职位,帝党、曹党,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不走,下面的人如何进步?
就在群臣心思各异之间,便听曹安民献策进言。
“陛下!
诚可效仿袁逆之策,白纸黑字,累功兑官,则朝中上下孰不殚精竭虑,以效死乎?”
然而对于曹安民这番话,刘协却是脸色难看,管你要袁营机密,这怎么要了个脏东西出来?
真以为他跟淮南那位一样,大权独揽,只手遮天,诏命下达,无有不从?
就今天商议的几件大事,哪个不是得经过帝党、曹党还有他这个天子来回拉扯,最终妥协?
白纸黑子,累功兑官?
他刘协的白纸黑字,曹党认吗?曹操的白纸黑子,帝党又认吗?
况且淮南那边才刚要领汉王位,三公九卿等位置空悬,反观洛阳,早已朝臣满座。
若行此策,那些已经在三公九卿位子上的重臣,老臣又怎么想?
诚如是,必使洛阳官场群魔乱舞,一片乱相。
念及至此,刘协当即斥此为淮南妖政,实乃乱政之根,圣天子所不为也。
然而望着曹安民讪讪收起的丞相功劳簿,在场不乏有渴求上进之臣,目光灼灼。
【若在淮南,连曹安民这等人,都能得一丞相功劳簿,那我上,我也未尝不可。
至于说累积功劳?却不知若将洛阳天子献上,又能得袁公之功劳几许呢?】
一张曹安民拿出来的功劳簿,虽说不能让众人当真为此而有所行动,但一颗想进步的种子,或多或少已在一些人心底埋下。
若是时机成熟,不得不走到这一步,在他们想来,这或许也是另有一条出路。
却说见曹安民一副真的已被掏空的架势,天子也没再逼迫于他,避免他又掏出什么祸乱人心的脏东西来。
而曹安民见没有人再针对自己,这才朝天子复行一礼,小心翼翼问之。
“陛下,小臣此番诈降,虽是借出使之名回来传递情报,但明面上的任务总得有个交代。
却不知那份奏疏,陛下的答复是”
刘协脸色一黑,这玩意你还好意思问?
“袁贼狂悖无道,自请汉王,视太祖高皇帝白马之盟于无物!
你回去告诉袁贼,朕不日便集结大军讨他,会盟天下诸侯共击之,他之死期将至矣。”
然而出乎刘协意料的是,曹安民似乎对此早有所料一般,竟再递上一封奏疏,上书:
【术深知陛下身陷囹圄,为人挟持,言语不能自主,诏命不出己心。
此臣之过也!
陛下放心,待朕为汉王,不日便提兵百万,北上而济汉,勤王以清君!】
刘协:“???”
曹安民笑着为他解释,“汉王精擅料事于先,特地多备了几分,让陛下三辞三让。”
三辞三让?
刘协:“!!!”
你管这个叫三辞三让?
正常不应该是我封你为汉王,你推辞不受,来回三次,以显三辞三让?
见鬼的,你强要汉王,朕不许,来回三次叫三辞三让啊?
“逆贼!狂贼!
朕安能坐受此辱!”
然而没等他说完,曹安民就又递上一封奏疏。
【陛下,臣知晓。
你被控制了,此前皆非你本意。
但请放心,诛杀曹贼,就在今日,陛下尽管动手!
曹贼若敢弑君,术必诛杀此獠,为您报仇。
陛下且在洛阳稍待,有臣这个汉王做您的靠山,我汉室复兴指日可待。】
刘协:“.”
他都弑君了,你给我报仇还顶什么用啊?
而且你都是汉王了,到时候复兴的汉室,到底是朕之汉室,还是你之汉室?
似乎沉默也是一种推辞,为了赶紧完成泼天大功的任务,曹安民已将最后一封奏疏,或者说这封已不再是奏疏,而是盖有传国玉玺的【汉王诏令】递上!
曹安民向众人露出一个苦笑,提前示意自己只是个送诏书的使节,其上如有狂悖言行,那都是袁贼所为,和他曹安民无关。
却见其上所书:
《汉王告天下以匡汉室诏》
【今汉室倾颓,祸乱已极!
自董卓乱政,国祚飘摇,现有国贼曹操,窃据神器。
胁持陛下,幽禁深宫,政令不出宫闱,言行皆非本意。
朝堂上下,尽是曹贼爪牙,所颁诏书,悉为矫诏乱命。
今天子欲封术为汉王,救黎庶于苦海,匡社稷以兴汉,不想却遭曹贼荼毒。
口不能言心,政不发乎己,此天理难容,天人共戮!
曹贼称帝之心,久已昭然,篡逆之实,路人皆知。
屠戮忠良,欺宗室如草芥,威逼天子,视苍生若敝屣。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天下之士,谁不闻而怒发?四海之民,孰不见而泪下?
朕,四世三公,大汉忠良,安忍见高祖、光武之基业,毁于奸佞之手。
今幸得鲁王、陈王、梁王、沛王,诸宗亲共襄盛举,聚义立诸王议会。
上怀匡扶之志,下存兴汉之念。
重开社稷,兴续炎汉之微光,定都寿春,承祀黄天之诰命。
自此,大汉九州,以议会摄政天下,四海八方,为诸王总领万机。
代行天宪,以安社稷。
术奉议会之命,以领汉王,兴义兵,诛国贼,厉兵秣马,相救陛下。
凡我大汉臣民,朝廷诸公、各州牧守、郡县长吏。
当辨明真伪,认清伪诏,勿为所惑!
须知洛阳朝廷之命,悉为曹贼逼胁之作,非出天子肺腑。
唯有诸王议会之令,方合天意,顺民心!
传朕诏令:天下州郡,皆当起兵响应,解救陛下,共讨曹贼,天下诸侯共击之。
有不从者,即为附逆,来日汉军兵至,勿谓言之不预也!
有能斩曹操之首而救天子者,计九个泼天大功,官职爵位,按功兑换,白纸黑字,金口玉言!
悠悠黎元,汉祚未绝。
朕与诸王,歃血为盟,攘除奸凶,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