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祝愿
第十一章 祝愿 (第2/2页)赵祯讲得自然是殷灵毓那改进的织机,但也的确是真心话,他现在还忙着想办法推广应用这新织机呢。
这近似于拉家常的话题,虽然涉及政务,却频频提及两个女儿,尤其是殷灵毓,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天佑大宋,降此麟儿!”
晏殊听后立刻由衷赞道:“小殿下聪慧仁孝,实乃官家之福,社稷之祥,臣……可否厚颜,请官家允准,容臣拜见两位殿下?一则为殿下安康贺,二则……臣亦好奇,是何等灵秀人物。”
赵祯闻言,更是开怀,笑道:“同叔何必客气?你乃朕之旧臣,亦是她们的长辈,见见何妨。”
随即吩咐内侍道:“去知会贵妃娘娘一声,去寻两位殿下过来,就说晏相公回来了,想见见她们。”
晏殊垂眸,指尖微动。
官家主动开始和他分享自己的家事,本身就是一种放下身段的亲近和看重,这他其实不意外,但官家却又频频提及那位小殿下……
是想给那位小殿下铺路?
还是这位小殿下确实有些本事?
但不管如何,他都应该及时得体的给出回应,所以他才接着官家的话头称赞,并顺势提出了请见。
那么,让他来看看,这位他未曾谋面,近月来却屡屡道听途说的“天命”小殿下,究竟是什么样子吧。
赵祯自然也高兴晏殊的知情识趣,抿了两口茶水,不多时,正在一起学丹青的两小只也被带了回来。
晏殊放下了茶盏,整理衣冠,起身肃立。
两个孩子都挽着双髻,点缀着简单方便的发带和珍珠,皆是让人一见便易心生喜爱的样子。
稍高些的更端庄贵气些,仪态出众,玉雪可爱,更小的那个……
孱弱,苍白,幼小。
可一眼看去,最先注意到的绝不是这些。
而是那双墨玉般的眼睛。
如寒潭清澈澄明,又似天光坦荡纯粹。
平静,坚定,耀眼。
晏殊竟一时忘了见礼。
赵祯并未计较,只是轻咳一声。
晏殊被赵祯的轻咳唤回神智,立刻收敛心神,深深一揖:“臣晏殊,参见福康公主殿下,灵毓公主殿下。”
赵徽柔代为回道:“晏相公不必多礼。”
晏殊直起身,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小小的身影上。
他宦海沉浮数十载,自诩阅人无数,却从未在一个谁眼中见过如此神采。
何况还是一个稚龄孩童。
那是一种……近乎洞明的沉静与辽远,却还带着执着和炽热,仿佛日月星河敛于眸底,偶一流转,便是光华灼灼。
因此,再注意到她的病弱,晏殊莫名有些……想要祝愿她。
赵祯见晏殊望着小女儿有些出神,只当他是惊讶于殷灵毓的年幼与病弱,正欲开口,却见晏殊整理了一下衣袍,竟是再次躬身。
“臣,晏殊,愿…二位殿下,此生前路坦荡,顺遂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