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谈论
第四十二章 谈论 (第1/2页)谁寻思大宋这边的小公主也这么厉害啊?
左一句“体恤百姓不易”,右一句“全了贵国颜面”,羊毛是答应接着买了,岁币也没了呀!
偏偏说的又体贴大度,说什么“嗟来之食,大夏想来也不屑要”,“恐遭天下人非议”,他们要是拒绝,那就是“贪得无厌”“为人不齿”,再加上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大宋,硬是只能咬牙应了。
表面使团成员还在笑,实际上舌根都在发苦。
钱啊!他们的钱啊!
直到现在他们才恍然,那是大宋的钱!
只是以前太像是天上掉的馅饼了。
现在,人家不给了!
打仗?!
你打去吧!你跟那炸雷玩儿去吧!咱是本分牧羊人!咱接着卖羊毛总行了吧!
西夏使团灰溜溜的夹着尾巴走了。
大宋的臣子可是真真儿的扬眉吐气了。
既得了实惠,也得了面子,哪儿像从前跟交保护费似的憋憋屈屈的。
更别提现在虽然忙了点,但待遇好啊,像是什么免费的大臣宿舍啦,加班膳食啦,平时的茶水点心啦,过节的官员补贴福利啦……
太女殿下还是太体贴臣下了!
这要是一边享受着两位殿下的恩泽,一边反对殿下,他们自己都得觉得自己小人。
那还能怎么说?
干活吧。
年末的一场考核,殷灵毓从中捞了两个人才,但考核并未就此打住,而是通过各方要员再带了卷子往下分着考。
被为难过的大人们看着崭新的卷子,发出了发自内心的笑意。
来来来,下属一个都别想跑!
武将?
又不是不识字!武将也给我考!
地方官员们痛并快乐着。
好歹也算直达天听不是?
皇祐五年初。
王安石,柳永,沈括等人,陆续被殷灵毓靠考核捞到京中。
范仲淹这两年被殷灵毓看身体看的很紧,几乎要和两位殿下一样总是得吃药膳,喝汤药,但结果是好的,如今身体还算硬朗,看着陆续补充上来的务实官员们,也是干劲十足。
沈括擅长天文,地理,历法,物理,医药,水利,工械……几乎可以说是全才型技术官员,上京第三天,直接被殷灵毓请去了实验场地,一起折腾发明创造。
还没及冠的沈括简直像是掉进了粮仓里,看着殷灵毓和赵徽柔以前的实验笔记那叫一个如饥似渴。
众人已经见识过了殷灵毓那些发明的威力,又见这年轻人是考附加卷考的好才捞上来的,信服之外多少还有些敬佩。
就那题?什么假设重力算滑轮组的受力,什么假设化学元素算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做出来,多少也是能碰到太女殿下那个级别的边儿了,不可谓不厉害。
范仲淹倒是很欣赏那位叫王安石的官员,锐意进取,才华横溢,有直言的勇气。
比起尚且名不见经传的这位沈括,初露锋芒的王安石,众人更耳熟能详的,自然是柳永。
毕竟,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并不是玩笑而已,“柳七官人”的名声,至今可还是响亮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