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牧后人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牧后人 (第1/2页)司马欣发现这个萧何的想法与自己一样,一个国家不能够只有严格的制度,还需要强大的臣子,现如今公子扶苏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对此,司马欣十分欣赏这位与自己想法一致的萧何,并且觉得他这样的人一定要在关中为吏。
余下的几天,司马欣开始让萧何与曹参负责一些潼关的事务,虽说不是正式的官吏。
有司马欣的赏识,萧何就可以出入郡丞府了。
萧何也从司马欣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中的治理理念,这些理念对他之后的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公子是爱民的。
因此想要在关中为吏,他自己也必须是一个心中为民的人。
但萧何内心里不用转变这种态度,他此来关中就是为了将来建设楚地,让楚地也变成像关中这样的地方。
萧何很喜欢渭南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勤劳且俭朴。
而今天,司马欣遇到了一件难事。
萧何在整理卷宗之时,也听说了此事。
让司马欣犯难的是一个人,此人如今已被带入了郡丞府内,萧何看了一眼对方交代的话语,此人名叫李左车,是当年赵国将领李牧的孙子。
萧何惊疑地观察着站在堂内的人,这人竟然是赵国大将李牧的孙子。
而此人,是来参加考试的。
说起赵国名将,不由让人想起了当初的廉颇与蔺相如,那时的赵国的确是能人辈出。
只不过如今的赵国已不在了,赵国的王宫旧址上,建设的是大秦郡守府。
司马欣翻看着对方递交的卷宗与沿途各郡县的记录,朗声道:“你可以参加考试。”
李左车行礼道:“谢郡丞。”
司马欣又颔首示意人可以离开了。
秦向来是善待当年六国的旧贵族的,李左车身为赵国的旧贵族之后,自然就一直留在赵地,关中也不能因他是李牧的孙子就紧张。
李牧才死了十余年,秦人的将士们对李牧此人还是有印象的。
李左车就这么离开了郡丞府,萧何虽有迟疑但也没有多想,公子扶苏说过只要不是罪犯,商人,反秦人士都可以参加考试。
这个李左车在赵地的记录中确实没有犯过罪,也不是商人,而是靠着祖业为生,甚至还用祖业照拂了以前的赵国旧宗室,也就是赵国公子歇。
尽管李左车的爷爷对秦人来说还是有些忌惮,但人都死了,李牧的孙子愿为公子扶苏效力,这并不是坏事。
萧何思量了片刻,这个李左车满足考试的所有条件。
待郡丞将文书送去关中之后,萧何就一直等着消息。
第二天,咸阳就送来了消息,也送来了这一次能够考试的学子名册,此番考试一共有五百人,人数比预想的还要多。
萧何在名册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也看到了曹参的名字。
两人都获得了考试的资格。
这也是近来潼关的司马欣所忙碌的事,他需要将前来考试的人整理出名册,籍贯以及各郡县的记录,确保这些人在各郡各县以及他们的父辈没有犯罪的事实,才能参加考试。
萧何也看到了李左车的名字,他果然能够参加考试。
如此说来,公子扶苏一直都是信守说过的话,什么样的人能够参加考试,什么样的人不能参加也都罗列的清楚了,甚至还写上了原因。
韩信从拥挤的人群中走过,终于挤到了人前,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告示,在这张巨大的告示上顺着郡县排列,找到了淮阴县,在淮阴县十余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韩信忽然一笑,心中也踏实了,这一趟没有白来。
赵国是当年列国争霸中的强国,赵国的人对秦一直以来都带着一些傲气。
他是李牧的孙子,在如今的秦人看来,李牧是一个值得忌惮的大将。
可惜李牧终究是死在了赵王迁手中,有不少赵人认为这是秦国的反间计。
李左车在潼关住下,并且被任职为打杂。
在潼关城任职书库看守的韩信向来是形单影只的,在这半年间几乎没有朋友。
早晨时分,韩信坐在书库门前,清点着今天要送入书库的书籍,在忙碌时韩信又看到了在书库外扫地的李左车。
李左车也是形单影只的,而且正在潼关城做着杂活。
因潼关城有很多学子读书,因此这里也是需要杂役最多的地方,每天往来潼关的人也不会都来城内杂役。
在潼关城做杂役是很辛苦的,听说有几个洗饭盆的人洗完之后三天抬不起手臂。
这个李牧的孙子,李左车明明身份尊贵却只能在这里做最苦最累的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