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文豪 > 第241章 你们现在就是监生了

第241章 你们现在就是监生了

第241章 你们现在就是监生了 (第2/2页)

到现在的仁宗朝倒是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招收平民的太学崛起后,国子监广文馆已经没人了
  
  所以,陆北顾和程颢、程颐,光荣地成为了国子监广文馆仅有的三名学生。
  
  杨安国把他们三个拉了出去,来到外面空旷的庭院角落里说话。
  
  深秋的风卷着几片枯黄的银杏叶打着旋儿,寒意更甚。
  
  杨安国搓了搓手,脸上急切的神色丝毫未减,甚至因远离了讲堂而更显迫切。
  
  “三位贤才!”
  
  杨安国再次拱手,姿态放得很低,全然不顾自己一身紫袍与翰林侍讲学士的身份。
  
  “方才情急,有些话在堂内不便明言胡瑗那老匹夫,今日在经筵之上,是当着官家的面,指着我的鼻子说我国子监‘空有馆阁之名,实无育才之实,所养者皆膏粱纨绔,文章不通时务,策论不达民情,与太学诸生相较,如朽木比之栋梁’,官家当时虽未言语,但神色.唉!”
  
  杨安国重重叹了口气,脸上半是羞愤,半是焦虑。
  
  “胡瑗最后提出比试,美其名曰‘切磋’,实则就是要当着更多人的面,彻底坐实我国子监无人!这口气,老夫如何咽得下?国子监的招牌,难道真要砸在老夫手里?”
  
  对方把话又说了一遍,都到这份上了,程颐也不好拒绝。
  
  程颐沉声问道:“敢问学士,三日之后,比试如何章程?考校何项?对手又是何人?”
  
  程颐深知太学人才济济,尤其是那个刘几,据说已连续数年在太学内部的考校中独占鳌头,更是明年状元的热门人选,绝非易与之辈。
  
  杨安国见程颐问到了关键,精神一振,连忙道:“因为诗赋和论题评判标准难以确定,所以只较量贴经、墨义以及时务策这些好判定的。”
  
  “至于对手,依老夫看,太学近来风头最劲者,便是那刘几!他必是太学派出的头号人选。”
  
  他目光扫过程颢、程颐,最后落在一直沉默旁听的陆北顾身上,似乎觉得光靠大义名分还不够,又压低声音补充道:“三位如今已是国子监广文馆生员,若能在此次比试中扬我国子监之威,挫太学锐气,老夫必当重谢!”
  
  “除了在国子监内,衣食住行均可享受直讲待遇,藏书楼可随意阅览,若有疑问,任意一位国子监博士本官都可以给你们找来解答,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只要本官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况且,不仅国子监上下感念,便是老夫在官家面前,也定会为三位贤才美言!”
  
  程颢与程颐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哪怕是最不值钱的“衣食住行享受直讲待遇”,也意味着得体的棉袍、免费的吃喝、独门独院的住所、出门随叫随到的骡车。
  
  至于其他的奖励,就更有价值了。
  
  比如国子监那从开国积累到现在的海量藏书,以及那些领着国子监俸禄根本不来上课的大儒们。
  
  所以从他们兄弟二人的角度来讲,为老师周敦颐正名这个理由已经足够有力,参与这等高规格的比试与太学顶尖英才交锋本身也是极好的历练,而杨安国开的价码也确实有诚意。
  
  程颢看向陆北顾,眼神带着询问。
  
  陆北顾心中念头飞转,随后微微颔首,示意程颢自己并无不可。
  
  毕竟,国子监的藏书楼,以及那些从来都不上课大儒,其实都是极其珍贵的应试资源。
  
  哪怕自己有着宋庠的教导,这些也是他考进士所需要的。
  
  程颢得了陆北顾的默许,又见弟弟程颐虽面色严肃,却也未出言反对,便对杨安国作揖一礼,沉声道:“学士言重了,既是切磋,又事关濂溪先生清誉,我等三人愿尽绵薄之力。”
  
  “好!好!好!”
  
  杨安国闻言大喜过望,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愁云惨雾瞬间消散了大半。
  
  “有三位贤才出手,老夫心中大石落定矣!这几日,国子监藏书楼三位皆可随意阅览。”
  
  “宋助教!”
  
  他转头对着宋堂喊道:“这几日便先由你全力辅佐三位贤才,务必做好万全准备!”
  
  宋堂走了过来,对杨安国这番“临阵抱佛脚”的操作显然不以为然。
  
  不过杨安国不在乎这些。
  
  他环视了一圈讲堂,目光掠过那几个依旧懵懂的监生时,嫌弃地哼了一声,随即又对宋堂和陆北顾三人勉励几句,这才带着两个吏员,风风火火地离开了“明辨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