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一条船
第187章 一条船 (第2/2页)问题是,类似于周总那种工抵房,是主动投入的,大家对项目都有信心,周总甚至因为投资工抵房大赚了一笔。而类似于这个项目的工抵房,是被迫拿的,关键是,没有人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这里,最要命的是,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并没有交付所有的土地出让金,所以就算是各大供应商来闹也没用。如果真的停工了,那么土地可能都没了,到时候银行往回收款的时候,在企业破产流程里,银行的抵押贷款肯定是要优先清偿的。到时候,所有的供应商必然血本无归。
“这家供应商玩的非常野,已经准备破釜沉舟了,他们说了,能够支持他们的供应商,在拿到预售许可证之后,获取的部分资金会优先结算,而且还可以支付银行贷款利息,估计就是一年6个点左右;如果不配合的,就等着最后再拿钱,而且还没利息。不服就去起诉,反正一旦起诉,房地产公司这边触发面对家乡那边银行的保护机制,先行保全所有资产,起诉方是绝对拿不到钱的,还要搭上时间和起诉费。”孙磊说了半天,可算是讲清楚了。
“问题是,一年的时间,拿到预售许可证又有什么用?”颜辉还是了解房地产的运行规则的,“这些钱拿到了,也会进入政府的监管账户,开发商不能全部用掉吧?”
这里就必须讲一个逻辑了。一般来说,土地拍下来之后,地基打好,盖了几层之后,开发商就可能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拿到这个证就可以卖房。
但是,问题是,这个钱不会直接进入开发商的账上,而是会放在政府的监管账户上,直到“主体结构封顶”才能允许开发商动用大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楼房是盖到封顶才烂尾,因为这个时候开发商就可以动用大部分房款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知识,那就是到了封顶这一刻,项目建设其实才完成了不到一半。
封顶前,最大的资金成本是钢筋水泥这些东西,而封顶后是重人工、重配套投入。
一般来说,在预售之后获得的钱,开发商只能用30%,而封顶之后,就能动用一大半,比如说80%。因此开发商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楼封顶。毕竟好一点的项目,到封顶的实话已经卖出去不少,那时候的80%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估计他们是想封顶,这个项目里,因为这个开发商现在想办法获得了所有的钢筋水泥,并且利用交付后两个月的账期大量进行使用、二次加工,以至于前期的资金成本变得非常小。他们预售之后,只要卖的多一点,就能先用来支付部分土地出让金和部分利息,甚至用来缴纳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滞纳金。然后我估计他们会继续拖着供应商的帐,一直拖到封顶。封顶之后,他们如果房子卖得不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孙磊解释道,“但是这个地方偏,房子能不能卖好,这些供应商也没底。所以,现在供应商们一个个都急死了,却也不敢说什么。就比如说朱总,他现在强行把没用掉的钢材拿回来,倒也是还行,但是起码损失一半,然后工地停工、开发商完蛋,剩下的一半他肯定拿不回来了。”
“明白了,强行把所有人拉上一条船了。”颜辉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