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讯,退美入港
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讯,退美入港 (第1/2页)半小时后,空军回城。
路上,陈学兵忽然接到辛梦真账号发来的星联信息。
【领导走了,好像有点搞砸了.〔委屈〕〔哭哭〕】
陈学兵看得一愣。
??
辛总可很少发这种表情啊。
要是真的搞砸了,她应该直接打电话过来才对。
迟疑了一下,他拨通了武平的电话。
那边接通时还挺热闹的。
“领导视察得怎么样?”他问道。
“哈哈.挺好的!领导对我们的技术发展很满意!刚把领导送走!”
“手机送到了吗?”
“送到了啊!正好辛总在场,作为使用者的角度发表了一下在上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体验!辛总还跟领导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企业!”
“那辛总说,有点意外?就是这个?”
“哦,哦!哈哈哈”武平又是一阵大笑,而后没了声音,似乎离热闹声远了一些,才道:“刚才演示的时候不小心打开了手机相册!第一张照片.是你和辛总的合照!不过没事,马上就划过去了,就领导看到了一眼,记者那边我们已经打招呼了,会剪掉,不会传播出去的!哈哈,陈总.艳福不浅。”
陈学兵嘴角抽了抽,随即想起他和辛梦真前几天是拍过一张合照,在上海家里抱着猫拍的,挺正经的生活照,就是俩人脸贴得比较近,角度也比较非主流。
能一眼看出情侣关系而已。
这个无关大碍。
他转移话题道:“领导还说啥了?改进意见什么的?”
“咝没有啊,哦,就是问了一下我们的团队情况,还有上市的情况,我们外籍人员是比较多,但我都解释了,股安是我们的绝对大股东,我们现在是一家中国人控股的公司,哦,领导还问了我们为什么没在香港上市,我也解释过了,香港主板要求公司必须有连续三年盈利记录,且累计盈利不低于5000万港元,这是为了顺利融资。”
陈学兵闻言沉默了好一阵。
“武总,展讯现在的三年累计盈利,10亿也有了吧,骗领导可不太好啊。”
“.”
“我没骗啊,这不是准备上市时的情况嘛!当时我们确实没到5000万啊!”
“.”
“武总,你有没有考虑过,在香港上市?”陈学兵忽然问道。
这个转折,让对面一惊。
“陈总,你答应过我们,不会干预展讯的上市计划的,展讯想在哪上就在哪上(见286章),现在离上市就几个月了,队都排上了,股东们都很期待,你可别这种开玩笑啊!”
“我没开玩笑。”陈学兵认真道:“美国明年的金融环境不会太好,不,是很不好,我们已经察觉到苗头了,并且有了一系列的做空计划,纳斯达克上市禁售180天,并且一年内限制公司内部人士和早期大股东大规模抛售股票,展讯的退出期,将会正好撞上美股的大熊市,到时候股东会一样会有很多怨言的,你要相信我的判断。”
“陈总,纳斯达克半导体板块平均PS为5.8倍,港股仅为3.2倍,我们在上市的前一年销售额很可能达到10亿美元,以后会更高,香港和纳斯达克上市,带来的差别至少在26亿美元以上!你持股51%,即使稀释25%,也在38%!对你来说,这是十亿美元的身价差距!你就不在乎?”
【市销率x:公司总市值÷年营收,每创造1元收入,市场给出x元估值。半导体企业常常亏损,市盈率(PE)不如市销率(PS)更能体现技术含量】
整个展讯董事会看着销售额一天天庞大,纳斯达克的承销团队不断传来好消息,犹如看着自己的财富在翻滚。
展讯的上市团队,比阿里巴巴更齐全:大摩牵头,高盛、美林作为联合承销商,美国五大券商占其三。
且上市目标比阿里的200亿港元还要高一倍,目标总市值近60亿美元,融资25%,15亿美元。
别看奇点平时总以展讯为比较目标,可武平眼里真正的对手,是华为。
华为几年前曾差点以500亿出售,他也要做500亿市值的企业。
陈学兵却悠悠笑道:“我是炒股的,市值这东西在我眼里是虚的,尤其是作为大股东来说,我只在意企业真正的价值,展讯就算做到500亿,但绝不可能卖过300亿,甚至在我眼里,它的实际技术价值连100亿都卖不了,相对来说,港股的估值是个更能体现实际价值的数字。展讯如今的价值.是我给的,对吗?当初我入股的时候,我记得你们的上市目标是四亿美元,融资一亿美元,而且那仅仅是个目标而已,你们很睿智,请我进来,所以一切都变了。”
他的话锋并不跟随武平的狂热,给对方泼了一盆冷水。
展讯的市销率相对其他同行其实非常虚,因为销售渠道并不在展讯手里。
在他手里。
如果他想扶植一家同类芯片企业,分分钟可以吸走展讯的骨髓。
而且这个市场曾经是山寨市场,由于不合法,所以很不稳定。
不过,陈学兵正在把这个市场往正规军的方向打造,让它变得踏实,逐步夯实展讯的底层。
“武总,你应该更加在意底层的技术价值,而非销售价值,技术公司的核心价值是技术垄断,你们达到了吗?你们还远远比不上华为,没办法走出去和欧美企业相比,那就不要在乎这些虚名,如果在我的熏陶下你还不能看到这一点,那就让我有点失望了,股票市场很快也会让你大失所望。”
Turn-key,3GTD,都是短期价值,展讯的路如果接不上未来,市值很快就会消散如烟。
展讯技术目前是新的,也是骄傲的,但在陈学兵的冷语面前,被打回了原形。
“陈总,华为主攻WCDMA,我们走TD,是没法跟华为比的,你要让我们和欧洲通信企业相比,除非和他们在同一赛道!”
“天下始终会大同,LTE以后,会走到一条路上来的,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的性能差距会消失,仅是频谱使用方式不同而已,MIMO和波束赋形这样的关键技术在时分双攻的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实现精准空口控制上更具优势,别说什么不能比,以后谁跑得快,谁就是主路。”
3G时代,WCDMA像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上下行同时通车,车流顺畅,TD-SCDMA像一条四车道的普通公路,上下行轮流放行,放行速度慢,交警指挥慢,车一多自然就堵。
可到了4G以后,LTE把时分技术切换的时间缩短到了毫秒级,在放行的卡顿时间上,用户体感没有差距了,多载波又把一条大路拆成几十条小路并行跑车,堵车概率大减,MIMO技术在路边装多组天线,智能交警可同时指挥多列车队,运力翻倍。
当大家都能跑到一个车速,实际通行效率没差别了,两者区别只剩下管理模式,TD反而在堵车时更灵活,能把车道更多地分给下载或上传的那一边。
技术的比较关键在于,谁先掌握了更成熟的LTE,谁掌握了更多载波的技术,谁掌握了更好的MIMO。
在讨论技术时,陈总的思路越来越流畅了,武平反而开始有点卡壳。
因为他找不到理由了。
展讯和华为的合作,目的就是天下大同。
只要到了那一天,TD的频谱获取成本降低50%,那TD就是主流。
他若对此都没有信心,陈学兵这个最大投资人还怎么相信他?如何给他市场和利润?
“但是.展讯要搞技术研发,上市的时候,你总得让我们多融资吧。”
估值高,融资当然就高。
“香港上市,融资绝不会比纳指低。”陈学兵断然说道,“记得我说的通信商概念吧?如果按照原计划三个月后上市,以展讯目前对基站建设订单的掌控力,通信商概念炒得出来吗?香港上市交给我,给我六到七个月的时间,你们搞定通信订单自主建设能力,我来帮你们拿下更多的基站订单,重新组织展讯的香港上市,市值至少做到400亿,500亿也有可能。”
陈总异常自信,武平却宛如在听天书。
“陈总,恒生指数啊,可不是大A!香港股市可没有像大A那样的牛市!”
大A去年涨了两三倍,恒生仅从15000点到20000点而已,最近还跌了不少,到19600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