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有人眼红了
第319章 有人眼红了 (第2/2页)“这样好么?”许大茂是见官弱三分。
“没什么不好的,他们现在还要靠我们发展特区,该告诉你的一定会告诉你的。”
“好,我这就去确认。”
第二天许大茂的电话又打过来了。
“哥,我确认了,那些人根本不是厂里的人,介绍信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关系开的,他们那边也不告诉我。”
“特区那边你问了么?”
“问了,那边给的答复是,之前有一拨人想开跟我们一样的公司,特区没批,至于是什么人,那边好像有点忌惮,没有明说,对了,今天又来了两拨,更横,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可以为我们保驾护航。”
“呵呵,这是收保护费啊,黄河被人当成嘴边的肥肉了,你把名字传真给我,我去问问。”何雨柱冷笑。
“好。”
挂断电话,何雨柱想了想,这种事儿,避不开也绕不过,以后还会更多,必须正面应对,但硬碰硬并非上策,要讲究对策。
等传真过来后,他直接拨通了老方的电话。
寒暄几句后,何雨柱委婉提了特区这边遇到的“小麻烦”。
老方是谁啊,一听就明白了:“哼,总有这种人,想摘桃子、搭顺风车。”
“方叔,怎么处理好?”何雨柱道。
“你想怎么处理,这些人不好硬来。”
“您先帮我查查都是什么背景吧。”何雨柱道。
“这个倒是没问题,不过你可以不要冲动。”
“我明白,其实就是为了钱么,钱我不缺,可被人打劫您觉得我会给?”
“国内可不是香江,你别拿对付黑社会那一套对付他们,会吃大亏的。”
“行,您先帮我查吧,我考虑考虑。”
“好。”
之后何雨柱把名字报了几个给老方,就开始等消息。
几天后,老方的电话回了过来,语气带着几分了然和慎重。
“柱子,查清楚了。这几拨人,来头确实都不小。领头的几个,父辈基本都是.嗯,在那个圈子里有些能量的。他们应该是看到了特区政策的甜头,又知道你这条进口渠道利润丰厚,想掺一脚。吃相是难看了点,但直接硬顶,确实不明智。”
“怎么,方叔,这些人连你也忌惮?”
“忌惮个屁,他们见了我要忌惮才对,你别瞎想。”老方没好气道。
“嘿嘿,那方叔,您的意思是?”何雨柱觉得也应该是,部门太特殊了。
“堵不如疏,这些人,成事可能不足,但败事绝对有余。既然他们想要的是利益,那不妨给他们画个圈,定好规矩,让他们在规则里面玩。既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也能把你的麻烦变成某种助力。当然,前提是主导权必须在你手里。”老方点拨道。
何雨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我懂了,谢谢方叔指点。”
“你懂啥了,跟我说说?来我老人家也长长见识!”老方刨根问底道。
“那就,这样,这样,这样”
“行,商人这一套还真被你玩明白了,你自己处理吧,实在是有不开眼的我再帮你说句话。”
“希望别有那样的,大家都不好看。”何雨柱道。
“对。”
挂了电话,何雨柱思考良久,把刚刚跟老方说的又细化了一下,然后写了下来。
写完后他就联系上了许大茂:“大茂,下次那几位再过来,态度客气点,告诉他们,合作可以谈。”
“啊,哥,我们就这样妥协了?”
“不是妥协,这事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坏事。”
“那怎么合作。”
“让他们在各地建办事处,不就是想要好处么,等于过一道手,上门买货的,你该卖多少还卖多少,他们介绍的,你给个折扣价,几个点的事,至于他们卖多少,你别管了。”
“三道贩子啊?”
“管他几道贩子呢,计算机和元器件都可以卖,汽车不行,那个必须直营,因为有售后,我等下给你传真,你自己看看,琢磨琢磨。”
许大茂有些迟疑:“哥,这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万一以后不好做了,赖上我们怎么办?”
“你能进口的就这点玩意么?这个不好做了,再换呗,大不了关张。”
“好吧。”
传真过来后,许大茂看了一遍,就了然了,何雨柱没有说破,他也看出了,这是打破地方壁垒的一个办法,其实汽车也可以卖,不过只给介绍费。
反复看了几遍,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甚至嘿嘿笑了出来。
“高啊,柱子哥这招真是高!”他拍了下大腿,“明面上给了面子,划了道道,实际上主动权还在咱手里。行,就这么办!”
第二天,还真来了几位“有来头”的客人,许大茂一改前几次的推诿,脸上堆起了热情却不失分寸的笑容。
“几位,实在不好意思,前些天招待不周,多见谅!”许大茂一边散着刚从香江带过来的好烟,一边招呼人泡茶。
几人脸上一喜,“这老小子服软了?”
为首的人道:“没事,没事,之前大家都不了解,正常。”
许大茂笑道:“几位不介意就好,几位上次提的合作,我们老板非常重视,专门开了会研讨,这不,刚给了我指示。”
几人一听公司都开会研讨了,感觉倍有面子,身子也不自觉坐正了一些。
许大茂看着心头冷笑。
为首那位三十多岁接着道:“那你们老板具体怎么说的?”
许大茂道:“我们老板说了,黄河初来乍到,很多地方还需要内地的朋友们帮衬。合作嘛,我们欢迎,公司还给了合作方案,几位听听看?”
“那必须听听!”同来的一人心急道,被为首的瞪了一眼。
“那许总就跟我们说说?”
“好,我们黄河呢,主要负责海外采购、通关、以及核心的批发业务。内地市场广阔,我们一家肯定跑不过来。如果几位有兴趣,可以在你们熟悉的省市,帮我们拓展销售网络,相当于我们的特约经销商。”
“特约经销商?具体怎么说?”为首之人道,特约他倒是懂,其实他是不明白这个经销商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由你们去对接当地的企事业单位,拿到订单;然后从我们这里按批发价提货,至于你们最终卖给终端客户什么价,我们不管,赚的差价都是你们的;我们只保证货源和产品质量。当然,量大我们还可以再优惠一点点。”许大茂解释道。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光。
这模式听起来不错,不用他们投入本金囤货,只是利用关系网牵线搭桥就能赚取差价,风险极低,收益可见。
而且,批文、进口这些最麻烦的环节,黄河都搞定了。
“那,如果我们想做某个区域的独家代理呢?”为首的人探着道。
“这个嘛,我们老板特意强调了,目前阶段,为了更快地满足全国需求,暂时不设独家代理。大家都是合作伙伴,凭本事吃饭。谁有渠道,谁就能拿货。当然,同样的订单量,我们肯定优先照顾合作早、销量大的伙伴。”许大茂面露难色。
他心道:“我还能被你们几个小比崽子拿捏了,到时候你们打破头去吧,我们生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这话滴水不漏,既拒绝了他们划地盘的要求,又用优先照顾给了点甜头,更激发了他们之间潜在的竞争。
几人低声商议了几句。
虽然没拿到最想要的独家垄断权,但这个无本万利的生意也确实诱人。
最终,领头的人道:“行,许总,这个方案我们同意了。细节我们再敲定一下,比如预付款、交货周期这些.”
“没问题,细节你们先看看这份合同量!”许大茂拿出准备好的模板协议,当然还有一份报价单。
当然了这个协议只能签给个人了,这帮家伙可没有什么公司。
几天后,来的那些都签了合同后,才向何雨柱汇报。
“哥,按你的意思,谈妥了七八家。都挺高兴,拿着协议回去找销路了。”许大茂在电话里说。
“没有闹的吧?”
“没有,还是你这办法管用,我们化被动为主动了。”
“行了,你以后有更多时间做别的了,连销售都有人替你跑了。”
“我这还用跑销售么,都是上门求货的。”许大茂道。
“以后总会有那么一天的,这帮家伙现在看起来不咋地,说不定以后就有厉害人物呢。”
“那倒是。”许大茂也承认人不可貌相。
“还有个事,你要定期回访真实用户,尤其是那些企业,万一他们打着黄河的旗号乱来,以后都是麻烦事。”
“明白,这个事我会专门安排人做。”
“我估计过一阵子,你那的订单就会爆了,别小看他们的关系网。国内缺的不是需求,而是渠道。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正规且利润丰厚的渠道,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把东西塞到各个单位去。等着看吧,很快你的仓库就又该喊不够用了。”
“那我是不是该去租个更大的仓库。”
“对,要租。还有大茂,对于真实的客户,你也不能完全放手,尤其是那些有自己技术的厂子。”
“哥,这是为什么?”
“你觉得以后就会有我们一家搞进口的,香江那么多公司呢。”
“哦,哦,明白了,保证做到位,现在是我们的客户,以后也跑不了。”
“行了,别胡吹大气了,把活干扎实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