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40章 大军调动

第140章 大军调动

第140章 大军调动 (第1/2页)

秋老虎的余威尚在,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汾河谷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烦躁的热意。
  
  然而,在这酷热尚未完全消退的时节,山西境内的官军主力,却已经开始悄然调动。
  
  斥候往来,军令传递,一支支队伍趁着傍晚的凉爽或是漆黑的夜色,开始向预定的区域集结。
  
  之前的发生在吕梁山中的两场战斗,让官军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而处在汾河平原的各个州县,也在不停地求援。
  
  陕西新任三边总督洪承畴,在上任伊始,便展现出了他剿灭贼寇的决心。
  
  他先是将尤世禄,以及曹文诏部,都调回了陕西境内,准备集中力量,先行肃清陕西腹地的流寇。
  
  但这并不意味着洪承畴放弃了山西。
  
  他一面在陕西调兵遣将,一面从有限的机动兵力中,抽调了部分人马,增援山西战场。
  
  副总兵张应昌、参将艾万年、游击将军猛如虎等一批表现尚可的将领,被相继派往山西,协助山西官府剿匪。
  
  当然,洪承畴是不可能去山西的,他还得先镇压自己辖区内的贼寇,能够派往山西的兵力也十分有限。
  
  真正负责主持山西剿匪大局的,还是朝廷另外两位大员。
  
  宣大总督张宗衡,这位负责节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军务的封疆大吏,此刻已经亲自移驻到了平阳府城。
  
  他统帅部将白安,虎大威、贺人龙、邓阳等八千官兵,负责晋南、晋东南四十一州县的追剿事宜;
  
  山西巡抚宋统殷,则带着张应昌、苟伏威、史记、颇希牧、艾万年等一众将领,统领着约七千兵马,进驻到了汾州府城。
  
  这两位封疆大吏,面对着此刻遍布山西的各路贼寇,简直头都大了,感觉根本无从下手。
  
  根据各方汇总的情报:
  
  小股的贼寇不计其数,流窜于山林乡野之间。
  
  有名有姓的,张献忠、老回回、扫地王等部,主要活动在西面的隰州、蒲县、大宁一带的山区;
  
  而蝎子块、混天王等人,则盘踞在东面的太行山中,有向北直隶渗透的迹象。
  
  而最让他们忌惮、上山虎和王嘉胤两部,则是分别赶往了平阳府以及泽州、阳城一带。
  
  宋统殷和张宗衡推断,这两个贼头子南下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想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一旦让这两人,渡过黄河天险,进入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中原腹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地方卫所军队早已糜烂不堪,要是让这两个大贼进了河南,恐怕真的会动摇朝廷的统治根基。
  
  经过一番商议,宋统殷和张宗衡决定先不去管其他人,而是牢牢守住黄河天险,避免贼寇渡河。
  
  必须将战火限制在山西境内,等洪承畴平定陕西后,再调大军来围剿山西贼兵。
  
  本着一人对付一个的原则,两位大员迅速制定了分工:
  
  宋统殷率领七千人马,绕道沁州、潞安府方向,紧紧缀在王嘉胤大军的身后,监视其动向。
  
  一旦发现王嘉胤有渡河的企图,便在其渡河之时,予以致命一击。
  
  而张宗衡,则直接坐镇平阳府,调兵遣将,沿途布防,势必要挡住上山虎南下。
  
  他的策略是依托城池,层层阻击,不断袭扰贼兵,令其不敢绕城南下。
  
  一旦贼兵敢绕城继续南下,那就可以前后夹击,将贼兵歼灭。
  
  基于这个理念,张宗衡先是将汾州卫的两千卫兵给派了出去,令其分别进驻灵石县和西面的汾西县,巩固城防。
  
  随后,他又派遣悍将虎大威,带领一千五百名精锐秦兵,前往汾西县坐镇,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支援灵石县。
  
  而其他人则分散于霍州、赵城、洪洞等地、卡在关口要隘,层层阻击贼兵。
  
  不得不说,张宗衡的布防,确实有一丝滴水不漏的味道。
  
  但很可惜,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
  
  新任参将邓阳,在得知张宗衡的布防情况后,连忙派出探马,星夜兼程,将消息传到了江瀚手上。
  
  不得不说,把邓阳埋进官军内部,简直是江瀚最得意地操作。
  
  有了邓阳这个“内鬼”传递消息,张宗衡的排兵布阵、战略意图,都赤裸裸的摆在了江瀚面前,简直跟开了上帝视角一样。
  
  敌明我暗,趁着洪承畴还没腾出手,正好可以分而歼之。
  
  于是,江瀚把目光盯上了虎大威一部,一千五百秦兵,再加上两千卫军,正好可以当开胃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