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成立粮税司,改革税制
第210章 成立粮税司,改革税制 (第2/2页)他们创造性地采取了“寅吃卯粮”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花的钱先打欠条,年底核算,然后分配到各省府州县的都司卫所,明年加派。
这样一来,今年的亏空,明年就可以补回来了。
遇到像什么赈灾,修缮河道等大事,也有钱了。
可问题是,很多事情,不是一年就能解决的;而且新的一年,还会有新的突发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大明上下的给出的答案是,没关系。
今年的亏空,明年加倍从百姓身上摊派回来就行了。
这就导致大明的百姓,日子过得是一年比一年苦。
直到明末,万历三大征和辽东战事,彻底击垮了大明的财政,于是只能增收三饷。
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这个庞大的帝国,就此骤然崩塌。
并且,很多人印象中,江南地区才是大明的财税重地,北方几省的税收都不高。
但其实,就明朝的税收来说,南方和北方,在比例上是有严重问题的。
尽管苏松二府的亩均税粮在全国首屈一指,但其户均税粮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相近。
甚至收按照户均计算,北方还普遍高于南方。
(资料出自:《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末时期,陕西地方遍地都是反贼。
天灾频发,亩产极低,可到头来交的税,比谁都多,这谁受得了?
那陕西百姓能不造反吗?
所以,对于江瀚来说,组建一个专业、高效、且公平的税务机构,是其稳固根基、避免重蹈明廷覆辙的关键所在。
他需要规避明代税制的沉疴痼疾。
所以,江瀚打算把阿美莉卡的国税局体系,提前搬到这个时代来。
他并不打算使用什么,“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狗屁政策。
根据他的研究,这些政策,全是被野猪皮的后人吹出来的。
这些政策,本质上全都是野猪皮,用来奴役、剥削汉人的手段罢了。
就拿摊丁入亩来说,野猪皮的后人不断在各种场合宣称,摊丁入亩废除了两千年来的人头税,是天大的善政。
仅凭此一项,雍正就可以吊打无数汉人皇帝。
但严格来讲,雍正废除的是丁银,不是什么狗屁人头税。
而且并非废除,只是换个方式,转嫁到底层百姓头上了。
包括“火耗归公”也是同理。
至于“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就更不用说了,这玩意儿根本没有正式立法,推行全国。
江瀚看着李立远,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的想法,首先是轻徭薄役,免除所有苛捐杂税,以减轻百姓负担;”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免除一切特权!”
“在我治下,无论是谁,士绅也好,大户也罢,全都要交税,谁也不能免除。”
“我打算,让你来带队,成立这个粮税司。”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李立远沉思良久,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回大帅,属下认为,首先从长远来看,咱们需要改革税制,优化税赋结构,形成一种‘重商惠农’的模式。”
“自古只听说农民起义,还没听说过商人能造了反。”
“正税,可以暂时沿用明朝旧例,但商税,必须大幅度提高。”
“大明朝的商税,三十税一,简直是闻所未闻!”
“我听闻,泉州市舶司一年才有一万两进项,而沿海的豪族,通过海贸,赚得是盆满钵满。”
“想当年两宋之时,海贸商税,可是养活了大半个朝廷。”
“宋之疆土,远大不如大明,可钱粮却生生不息,就是依仗海贸商税。”
“所以,税制必须要改。”
江瀚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而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我等成立粮税司,主要是避免隐瞒诡报,提高收税效率。”
“依我看,隐瞒诡报的问题,不仅豪绅大户有,而且在百姓农户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咱们初来乍到,对于各地情况不甚了解,还需要提防百姓虚报瞒报。”
“粮税司现在的任务,就是实地探查,预估田亩的产量,才能保证粮税的公平征收。”
李立远很清楚,农民从来不全是淳朴善良的。
有的人或许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所以会习惯性的瞒报,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有的人,他就是缺管少教,想贪占便宜。
江瀚听完,心中已有了决断。
“行,既然你想清楚了,那我就把粮税司交给你了。”
“明年春耕之前,必须把架子给我搭起来。”
“粮税司独立于其他部门,由我和赵胜分管,账目要交叉核对。”
“其下设两曹一营,分别是,征榷曹、审计曹、以及税警营。”
“征榷曹,为行政部门,设主事一人,由你兼任,下设榷使十人,负责具体的征收事宜。”
“审计曹,为监察部门,设审计郎一人,算手十人,负责审计账目,防止内部贪腐。”
“税警营,为执法部门。”
“我会委派两百民兵给你,负责催缴税款、押送钱粮账册,以及镇压抗税。”
江瀚看着李立远,沉声道:
“去吧,先按这个法子办,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汇报,我们再做调整。”
李立远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他入伙以来,得到的最大的一次信任。
他当即跪地领命,眼中充满了干劲。
送走了李立远,江瀚又转身,对着赵胜叹了口气:
“唉,说到底,还是缺人手啊。”
赵胜劝慰道:
“大帅,慢慢来吧,咱们宁愿步子迈得小一点,也千万不能出了纰漏。”
“要是被有心之人混了进来,咱们可经不起内奸出卖。”
江瀚点点头:
“那这段时间,就要多劳你费心了。”
“咱们现在草创,也不用搞什么六部制度。”
“我看,先设两个部门就够了,一个户部,一个工部。”
“户部,就由你来全权操持,主管钱粮、民政。”
“工部,则主管营建、军械等事。”
“过段日子,我会从军中挑些有经验的匠户出来,划归工部。”
“趁着现在是枯水期,让他们先把龙安府境内的水利设施,都修缮一遍,免得耽误了明年的春耕。”
赵胜点头应下,随即准备离开。
但江瀚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了他。
“对了,咱们现在的兵力,还是不够。”
“明年春耕后,我打算往保宁府用兵,争取把整个川北,都拿下来。”
“我打算再征调一批民兵,主要负责守城和后勤。”
“你去把余承业和李定国那两个小子,给我叫过来。”
“是时候让他们带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