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五)
第六十五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五) (第2/2页)这日,他来到一座名为“摩天岭”的大山脚下。摩天岭山势险峻,山路崎岖,很少有人来往。萧琰听说幽冥教可能在摩天岭上设有据点,便决定上山探查。
他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来到一个山谷中。山谷里长满了茂密的树林,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萧琰正想休息一下,突然听到一阵打斗声,他立刻提高警惕,朝着打斗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穿过树林,萧琰看到几个黑衣人正在围攻一个白衣女子。白衣女子虽然武功不错,但寡不敌众,渐渐体力不支,身上也受了伤。萧琰认出,那个白衣女子竟然是他在临安时认识的朋友,江湖人称“玉面仙子”的林月如。
“月如姑娘,我来帮你!”萧琰大喊一声,纵身跃起,拔出“寒川”剑,朝着黑衣人刺去。黑衣人没想到会突然出现帮手,顿时乱了阵脚。林月如看到萧琰,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立刻振作精神,与萧琰并肩作战。
萧琰的剑法高超,林月如的武功也很厉害,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打倒了几个黑衣人。剩下的黑衣人见情况不妙,转身就跑,萧琰和林月如紧追不舍。
酒令剑会的喧嚣散去,浣剑山庄的后厅里,烛火摇曳映着满架古籍。柳惊鸿从暗格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轻轻打开,里面铺着暗纹锦缎,放着一卷泛黄的古卷。“萧公子,这便是我所说的‘姑苏秘图’残卷,完整的秘图分为三部分,这是我柳家世代守护的第一卷。”
萧琰凑上前,见古卷上画着模糊的山水脉络,角落题着“寒山寺外,夜半钟声”八个小篆,字迹斑驳,似有千年沧桑。他指尖抚过古卷,忽然注意到墨迹中藏着细微的酒渍,像是有人曾以酒为墨补过笔画。“柳庄主,这古卷上的酒渍,莫非与酒令有关?”
柳惊鸿眼中闪过赞许:“萧公子果然细致。我曾研究多年,发现秘图的线索需‘以酒为引,以剑为钥’。方才你在酒令比试中对出‘寒川剑畔碧螺春’,恰巧与古卷上的寒山寺线索呼应,或许你便是解开秘图的关键之人。”
苏婉清也凑近查看,忽然指着古卷边缘的一处暗纹:“你们看,这花纹像是洞庭山的地形,而且这几个残缺的笔画,若用篆书补齐,倒像是‘明月湾’三个字。”萧琰心中一动,明月湾是太湖边的古村落,传说曾是吴王赏月之地,莫非第二卷秘图藏在那里?
正说着,门外传来阿苏的声音,她提着食盒走进来,见几人围着古卷,好奇地问:“你们在看什么呀?”柳惊鸿将古卷收起,笑道:“是关乎姑苏安危的要紧事。阿苏,你常去太湖边采碧螺春,可知明月湾有什么特别的去处?”
阿苏歪着头想了想:“明月湾有棵千年古樟树,树下有个石桌,传说是古人饮酒对诗的地方。还有个‘醉剑亭’,不过早就荒废了,去年我去采茶叶,还看到亭柱上刻着奇怪的酒令呢!”
“醉剑亭?酒令?”萧琰眼前一亮,“柳庄主,明日我们去明月湾看看,或许能找到第二卷秘图的线索。”柳惊鸿点头:“好,我安排人手随行,以防盗匪暗算。吴少恒今日受挫,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派人跟踪我们。”
当晚,萧琰回到客栈,将《剑酒谱》与古卷残卷放在桌上。他翻开《剑酒谱》,扉页上写着“剑随令动,酒映本心”,里面不仅有剑法图谱,还记载着数十种古酒令,其中“夜半钟声令”恰与古卷上的题字对应。他试着按照酒令的韵律轻叩桌面,竟发现《剑酒谱》的纸页间夹着一张薄如蝉翼的绢纸,上面画着与古卷相似的山水,只是多了一个剑形标记。
“原来《剑酒谱》也藏着线索。”萧琰喃喃自语,将绢纸与古卷对比,发现剑形标记正好指向明月湾的方向。他心中愈发确定,解开秘图的关键,就藏在酒令与剑法的交融之中。
次日清晨,萧琰、苏婉清与柳惊鸿带着两名庄客,乘乌篷船前往太湖明月湾。船行湖上,碧波万顷,远处的洞庭山如青螺浮水,岸边芦苇随风摇曳,偶有白鹭掠过水面,激起圈圈涟漪。阿苏站在船头,指着远处的村落:“前面就是明月湾了,那棵大樟树从湖边就能看到。”
船靠岸后,几人沿着石板路走向村落,古樟树果然矗立在村口,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枝叶繁茂如伞,树下石桌刻着棋盘纹路,桌腿上还留着酒壶的印记。苏婉清蹲下身,仔细查看石桌,忽然发现桌底刻着一行小字:“三碗不过岗,一剑定乾坤”。
“这是酒令的上句!”萧琰心中一动,取出腰间的锡酒壶,倒了三碗酒放在石桌上,“按照《剑酒谱》的记载,需以剑击碗,对出下句才能触发线索。”他抽出“寒川”剑,剑尖轻叩第一只酒碗,朗声道:“三碗不过岗”,酒碗发出清脆的声响,碗中酒液泛起涟漪。
苏婉清略一思索,对道:“千杯仍仗剑”,萧琰随即叩击第二只酒碗,剑声与对句相合,碗沿竟浮现出淡淡的银光。柳惊鸿见状,也来了兴致,对出第三句:“江湖任我行”,萧琰叩击第三只酒碗,三碗同时发出嗡鸣,石桌突然轻微震动,桌面缓缓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个小小的木盒。
就在萧琰伸手去拿木盒时,远处突然传来弓弦声响,三支冷箭直奔他而来!“小心!”柳惊鸿纵身跃起,玉笛一挥,将箭击落。只见树林中冲出十几个黑衣蒙面人,为首的正是黑虎,他手持大刀,面目狰狞:“萧琰,把秘图交出来,饶你不死!”
“又是你们!”萧琰握紧长剑,与柳惊鸿背靠背站好,苏婉清则护着阿苏退到古樟树下。黑虎挥了挥手,手下人立刻围攻上来,刀光剑影瞬间笼罩了古樟树下。萧琰使出“文心剑法”,剑尖如笔,在敌人之间穿梭,每一招都带着诗词的韵律,既化解攻击,又能反击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