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老美:难道我的PPT只能让老中来完成?我自己不行?
第525章 老美:难道我的PPT只能让老中来完成?我自己不行? (第1/2页)【哈哈,《独行月球》太搞笑了,不愧是沈藤!】
【不过藤叔是真的胖了,导致我看着他和电影剧情都有点油腻。】
【自从沈藤的喜剧路线定下来之后,他基本就这个造型了。】
【该说不愧是路神参与的科幻电影吗,《独行月球》的月球基地看起来跟真的似的。】
(《独行月球》的月球基地)
【哈哈,这不会就是咱们正在搞的载人登月后期计划吧?】
【说不定呢,毕竟路云不仅客串了电影里的月球计划科学家,还是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同时他还是现实中的载人登月计划的中流砥柱,搞不好就把载人登月计划后期的月球基地计划放了进去。】
【鬼鬼,太强了!】
【《独行月球》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吧,不知道它的票房能达到多少?】
【现在各个预测机构给的预测是50亿左右……】
这个倒是确实。
路云在关注梦舟飞船返回的同时也关注了一下《独行月球》,毕竟这是他参与的科幻电影。
上一世的时候《独行月球》拿到了超过30亿票房,这一世有路云的参与,并且还真赶上了国家的载人登月大项目执行期间,正好还是载人登月火箭首飞和奔月飞船绕月飞行的时间,确实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很多人都评论这部影片的科幻场景是令人满意的,从月球基地、月面环境、宇航服,到月球车、广寒宫空间站、返回舱、地底城市,这些都很有科学细节的真实感,让人能够沉浸其中。
此外,月盾计划基地所在位置、存在于柯林斯陨石坑里的机械狗、利用遗落在月球的阿波罗18号制造返回舱等设计,均符合现实科学的逻辑。
这得益于《独行月球》从筹拍阶段就邀请了科学顾问团队进驻,尤其是还有路云这个超级航天科学家和超级影视明星的参与,能让观众通过画面感受得到当初《流浪地球》一样的感觉,观众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所以这一世50亿票房妥妥的。
更同样成功的,还有平安归来的梦舟飞船。
相对于落在了海上的猎户座飞船返回舱,梦舟飞船的返回舱是落在了陆地上。
并且跟烧成黑炭的猎户座飞船返回舱不一样,梦舟飞船返回舱的隔热层被灼烧后反而有点金属炫彩色。
(梦舟飞船试验船)
两者的返回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外表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猎户座飞船返回舱的隔热层是一小块一小块拼接起来的隔热瓦。
梦舟飞船返回舱的隔热层是一大块一大块拼接起来的隔热板。
而当初航天飞机出事故就是小块小块的隔热瓦检查起来太过复杂,现在猎户座飞船返回舱还是用小块隔热瓦,之前的返回也被检查出了一百多处破损,这倒是一脉相承。
不知道洛马和NASA有何感想?
他们现在的感想很不好,尤其是在白房子知道老中的梦舟飞船返回舱成功进行绕月测试且完美着陆之后,白房子就对NASA进行了询问。
“我们的重返月球计划到底能不能走在老中前边?”
“而且我注意到他们的载人登月风向标路云参与了一部科幻电影,并在里边展示了月球基地,你们觉得老中未来的月球基地会是电影中那样的吗?”
要让白房子里的老登详细地了解登月计划和月球基地,他还真不一定能听下去,能听下去也不一定能了解,但是让他看看科幻电影,看看逼真的科幻画面他还是可以的。
所以才有会这么一问。
主要是老登知道,联邦才是最早决定建造月球基地的国家啊!
毕竟老登是上世纪四二年生人,他经历过上世纪的载人登月高潮时期,也知道联邦放弃载人登月之后的低落期,同时NASA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权力,就在八九年提出了新的太空探索战略。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老年痴呆,而是正年富力强的时候。
那个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在月球建立永久性设施,为深空探索及火星任务提供中转支持。
月球基地是“征服宇宙空间三部曲”的重要环节,分阶段规划包括基地建设、月壤制氧工厂及无人化工业生产等里程碑。
当时老登还不是联邦最核心的高层,只听说是要耗资1000亿美元建立月球太空城。
这一计划将分阶段进行,最初建立临时基地,人数从十几人逐步增加到几十人,他们将在月球进行矿物开采和冶炼试验,并为建造永久基地做准备。
等到零七年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人数增加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从开采、冶炼到运输的整套生产系统。
最后是在二五年左右,在月球上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各种类型的生产、生活、娱乐设施日趋完备。
物资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有余,甚至还可以“出口”地球。
他看过当时的月球基地蓝图,占地达到了8000平方米,是一座圆形3层建筑物,直径64米,每层高4.5米。
屋顶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2.5米。
墙壁分内外两部分,外墙6层,厚1.4米,内墙厚2.5米,内外墙中间夹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于防宇宙射线、太阳风,以及陨石的撞击。
另外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防空洞,一旦建筑物受损,大气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难。
为了建设月球城,联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准备,甚至还建造了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封闭式的地面生态系统模拟系统。
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在封闭环境下仿真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为以后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态做准备。
人类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但当时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有点少,认为上边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
这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联邦的科学家。
他们发现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们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制造淡水和氧气的设想。
这一设想是先用铲车自动挖掘月面的沙土,从中选出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氢使含氧铁矿物还原,便可制得淡水了。
有了水,通电使水电解,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
氧气经液化贮存,随时可向基地居民供应。
最初用作还原剂的氢可以从地球上运来,生产开始后电解水获得的氢即可循环使用。
据估计,190吨月球沙土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
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其次,人类要在月球自给自足系统中生活,还必须保证食物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